所以明明知道曆史,嬴炎用起趙佗來,雖然提防,卻還算順手。
最後他得出總結:無論如何,那幾十萬軍隊,不能再毫無保留地掌握在章邯手上了。風險太大。
隻是讓嬴炎萬萬沒想到的是,局勢的變化如此出人意料——
不久之後,一份緊急軍報呈送至嬴炎案頭。
“破釜沉舟”的經典戲碼,這一次沒有被項羽用在巨鹿對付章邯,反倒是讓項羽用在了與韓信指揮的軍隊對決之上!
嬴炎看著軍報,麵色古怪至極,第一時間追問:“誰贏了?”
對比項羽,韓信的優劣點可謂極其鮮明。
優勢在於:韓信善於奇謀,用兵如神;精通陣法變換和地形利用,能將戰場環境化為己用;性格冷靜理智,能根據瞬息萬變的敵情靈活調整戰術,極少犯錯。
劣勢則在於:個人武勇遠不如堪稱萬人敵的項羽;許多精妙戰術需要足夠的兵力和資源來支撐執行;
在極端情況下,如果士兵士氣不足、訓練不夠,他那些大膽迂回的計策可能麵臨較大風險。
當然,以上的劣勢,在嬴炎毫不吝嗇的兵員和物資支持下,很大程度上被彌補了。
韓信的軍隊,最不缺的就是人和糧草。
前來報信的小將撓了撓頭,表情有些複雜:“回主君,算起來是韓將軍險勝。但是……那西楚霸王著實凶猛,硬是帶著殘餘的親兵精銳突圍成功,看方向,似乎是退出戰場,想往回撤來重整旗鼓的意思。”
旋即,他壓低聲音補充道:“正因為讓項羽主力突圍走了,韓將軍覺得此戰未竟全功,算不得勝,估摸著……請罪的軍令狀已經在送來的路上了。”
嬴炎頓時無語:“……所以,項羽現在是往我們這邊趕了?”
他所在的這支主力,正麵對的是被南秦軍打得節節敗退的楚地軍閥雜牌軍,若項羽一到,以其威望,自然能瞬間整合這些散兵遊勇,獲得最高領導權。
小將連忙點頭:“是的,主君。不過韓將軍已經率軍在後麵緊追不舍了。主君可以放心。
那項羽不過是會耍一些小聰明,憑一股蠻力,成不了大氣候的!”
小將在韓信麾下待久了,耳濡目染,對韓信的崇拜近乎盲目,此刻恨不得項羽馬上暴斃,那語氣裡的偏袒簡直毫不掩飾。
嬴炎聽著這充滿個人感情的彙報,嘴角微抽:總覺得這傻孩子嘴裡說的“隻會耍小聰明”的特征,安在韓信自己身上好像更合適點?
對比起韓信那鬼神莫測的詭譎謀略,項羽戰場上更多的是霸烈直接的陽謀和碾壓式的勇武,跟“小聰明”實在不沾邊啊。】
<項羽小聰明……噗哈哈哈!好!!這評價要是讓項羽聽見,非得氣得再破一次釜沉一次舟!>
<項羽有能力和兵仙打的有來有回,甚至還能突圍,已經非常不錯了。咱們不能要求太高。畢竟對手是天花板。>
<我提名!韓信不在戰場上的時候,那腦子還真不一定有項羽好使!!至少項羽不會在人生抉擇上連續踩坑!>
<兵仙:小嘴巴!不說話!人艱不拆啊!>
<兵仙的政治方麵真的是硬傷中的硬傷,他做的離譜的事,我記得……
好像是用自己一身彪炳軍功,跟太宗皇帝換了一個恩典——養濟院成績前一百名得以直接進入朝堂為官?還是世代延續的那種特權?>
<這不算硬傷!這一看就是太宗和兵仙早有默契,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雖然這在當時那個時候確實是驚世駭俗,打破了察舉征辟的常規,被不少儒生和老臣罵得狗血淋頭來著。>
<罵得我們後世的人提起韓信,想到的除了他是兵仙、戰神之外,差不多都會聯想到這個‘養濟院科舉’的創始者身份。>
<錯覺嗎?總感覺關於他的記憶還差了些什麼。>
<弱弱舉手,在軍方已經聲望頂峰、足以封神的前提下,還一個勁的想要在文治方麵搞大動作,硬是要往朝堂裡塞自己認為對的‘寒門’雖然那時候還沒這概念)子弟,
算不算政治敏感度低?>
<得了吧,樓上的,後來證明兵仙那是替太宗、乃至後來的文帝擋了大部分火力和罵名,不過好在人家根基在軍方,穩如泰山。
那些自認為高人一等的世家清流,手再長也插不進去軍營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臣子們:“?”
養濟院裡麵一百名直接進入官場當官?甚至不是當小吏???
大秦其實是有選拔考試的,十幾年前對比其他國家已經算得上公正。
選拔的是吏。
雖然都是在官場上為陛下辦事,但是官和吏是兩種定位。
不過伴隨著大秦領土的暴力擴張,不少吏都被提拔成了官,直接被派往各處。
可以說是大秦百年內難得的福利了。
王綰心裡的小算盤打得劈啪響,麵上卻依舊是一副老神在在、見慣大風大浪的模樣。
瞥了一眼周圍那些或震驚、或不解、或暗自盤算的同僚,內心嗤笑一聲。
這群人,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養濟院是什麼地方?
那是太子殿下親自督辦,投入了海量資源,明麵上收養孤寡、撫育孤兒,暗地裡卻是為太子培養絕對忠誠的班底和人才的地方!
那是太子的嫡係中的嫡係!
太子的嫡係不進朝堂,誰進朝堂?
難道指望他們這些各有山頭、心思各異的老臣,或者那些靠著祖輩蔭庇、皓首窮經卻不通實務的勳貴子弟嗎?
蠢貨!
王綰暗自搖頭。這製度看似驚世駭俗,打破了常規,實則……對他們這樣的頂尖勳貴而言,門檻並非不可逾越。
不就是送家中子弟進去“鍍金”麼?
養濟院又沒規定隻收貧寒子弟,他們這樣的人家,想要塞幾個人進去,有什麼難的?無非就是……
王綰想到那明文規定的“膳宿學雜費”,一天一人一金!注意,是正兒八經的黃金,而不是市麵上流通的那些價值較低的黃銅錢!
哪怕是對他這樣位極人臣、家資頗豐的老丞相來說,一天一金,一個月就是三十金,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金!這還隻是一個人的費用!
若想多送幾個資質不錯的家族子弟進去,那開銷……
王綰光是想想,就感覺心肝脾肺腎都一起抽抽著疼。這哪裡是讀書,分明是拿金子堆人玩!
好吧,他承認,他還是有點肉疼,非常肉疼。
喜歡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請大家收藏:()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