諳、苧、恂、歲,安寧順遂。
怎麼安寧就這麼沒了呢?
再次睜開眼睛,子女皆侍立在旁。
“朕……睡了多久?”
“三日。”
“朝中……可有異動?”
“兒臣已封鎖消息,暫無異動。”
“……做得不錯。”
簡單的幾句問答,嬴炎心中已大致有數。他看了一眼明顯憔悴了許多的兒女,揮了揮手:“朕已無大礙,你們也下去歇歇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似乎是感覺到了自己大限將至,嬴炎正式開始了權力交接。
以及——冊封三十六賢臣,並以此賜姓三十六郡。有姓的無所謂,但是無姓的黔首皆冠此姓。
冊封的人選之中,有的已經離世,有點垂垂老矣。
並不局限於嬴炎自己麾下的,而是將範圍擴大到了秦非子起到現如今。否則按照嬴炎的標準,根本湊不齊三十六位。
朝野動蕩。
嬴炎靠在榻上,聽著嬴渡彙報著外界的反應,臉上帶著一種看透世事的平靜與疲憊。
“父皇,此舉……是否過於……恩重?”嬴渡小心地措辭。一次性賜下如此多的殊榮,他擔心會打破朝堂平衡。
嬴炎緩緩搖頭,聲音雖弱,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朕時日無多,這是最後能為他們,也為這天下做的事。將這些賢臣之名與郡縣相連,是要告訴後人,大秦的江山,是無數能臣誌士拋灑熱血、竭儘智謀鑄就的!更要讓天下子民知曉,隻要忠於大秦,建功立業,便有一步登天,福澤子孫之機!”
他頓了頓,目光深遠:“至於平衡……渡兒,等你坐穩了這個位置,自然會有新的平衡。舊的恩賞,有時反而是新君施恩立威的基石。”
嬴渡深深拜下:“兒臣……受教。”
冊封大典在嬴炎身體稍有好轉時舉行,莊嚴肅穆。
一位位或蒼老或英武,或已故或健在的功臣及其後代,身著隆重的禮服,依次上前,從帝王手中接過那象征無上榮光的詔書。
許多老臣泣不成聲,幾乎無法站立。
以此,嬴炎同時宣布了覺得退位的消息。萬幸,他登基至今沒有什麼太過昏庸的政治舉措,也當得起一聲明君。
算了,後事之事,也不重要了。
朝堂為未來帝王的登基大典重新開始忙碌,民間卻是另一幅場景。
三十六郡之地,官府張貼告示,宣布本郡對應的“賢臣之姓”,並言明,境內無姓之黔首,可自願冠以此姓。
田間地頭,村落集市,人們議論紛紛。
“王姓!咱們郡是王姓!是武成侯王翦將軍的姓!”一個老農激動地對兒子說,“以後咱們家就有姓了!是王姓!”
“爹,咱們以後就叫王家了?”兒子也一臉興奮。
“對!王家!好好乾活,可不能辱沒了這個姓!”老農挺直了腰杆,仿佛憑空多了幾分底氣。
也有謹慎的老人嘀咕:“這……祖宗會不會怪罪?”
“可咱們祖宗也沒姓。”
……
嬴渡登基前夜,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嬴恂這個老四敲響了嬴渡的房門,還提著一壺酒:“喝兩杯?度數不醉人,就是喝個氣氛。”
嬴渡挑眉:“還是我最喜歡的味兒。”
兄弟兩個爬上了屋頂,冷白的月光撒下來,給兄弟二人鍍上了一層光暈。
嬴恂說:“我做好決定了,老大,帝王需要可以直通最底層的眼睛。而我,最適合做這個眼睛。”
這是他許久之前就和大哥提出過的設想。
嬴渡不說話,悶頭喝酒。
嬴恂笑道:“不要露出這種表情啊。”
“新官上任三把火,我這把火怎麼用,你看著辦就好了。反正、就隻是被貶為庶民而已,又不是要死。”
嬴渡眉眼中都帶著落寞:“你也要走了?”
嬴蓉四處經商,除了提前給她打招呼,她根本就不回來住;嬴歲效仿自己外家的先祖扁鵲,也極少回來。
隻有嬴恂會幫他,現在,連他也要走了。
“不是要走,”嬴恂更正:“我會成為你的喬木,大秦的喬木。”
他月下舉杯,望著長兄。
月景與人,在那一瞬間,成為了文帝心中的永恒。】
喜歡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請大家收藏:()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