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見都沒見過的父親犯了事,他難道不應該背著父親逃跑嗎?
雖然觀影上麵說是很收斂,但是誰能猜不到霍仲孺肯定不止是說了什麼,人家肯定做了什麼。
在孔子疑惑的目光下,孟子氣的臉色通紅:“惠施!休得胡言!老夫何時說過可以不辨是非,一味包庇?情境不同,豈可一概而論!”
惠子孟子二人當即唇槍舌劍的吵了起來。
一直在聽的孔子越聽感覺越不對勁。
什麼叫做“我的想法一定是正確的”?
什麼叫做“先賢說親親相隱”?
什麼叫做“這霍去病如此對親父就是不忠不孝”?
先賢本人.孔子:瞳孔地震!!
不可置信的環視左右,一圈儒家的大賢。有的點頭認同孟子的話,有的皺著眉頭欲言又止,但是終究沒有說什麼。
孔子靈魂拷問:“誰……誰告訴爾等,老夫昔日所言、所行,便一定是對的?便是萬世不移之真理?”
惠子這時候還有精力插一嘴:“六十而耳順,夫子不會真的覺得不會有人再反駁你吧?”
“如若真的這麼想,您老人家六十的時候怎麼不去周天子那裡說服他以仁德讓晉國臣服?”
“或者說服晉國放棄到手的權柄而臣服周天子,然後被周天子亡族滅種?”
實權之間的流逝,從來都是你死我活。晉國當時內戰嚴重是一回事,但是真的威脅到周的權柄又是一回事。
周隻要還想保持威嚴不可侵犯的上位者姿態,一但晉真的被孔子說服,那晉定公一定活不下去。
都等不到後來三家分晉,當時的王族就會滅絕。
孔子:“周天子以仁德治天下,自然以德服人。更何況天子如若真的如此做,其他諸侯必然群起而攻之,對周無益!”
惠子:“您瞧,您也懂人心與人性。那您來評評理!孟軻這老東西這竊而負逃到底對不對!哪裡有父親犯了錯,兒子就必須無條件包庇的道理?”
“若那兒子是守土安民的將軍,是斷案執法的官吏,難道要他為了一個罪孽深重的父親,置千萬將士的生死、一方百姓的安危於不顧嗎?!”
名家的代表性人物,最會的就是查找漏洞。這種重視邏輯的人最頭疼的事之一就是和儒家那些隻會說“子曰”的家夥辯論。
鬼知道那些家夥有多難搞。
怎麼會有人拿死去人的話做論據?你不應該拿事實做論據嗎???
惠施不理解!他真的不理解。
本來就累積的一肚子火氣現在他就要找這個“論據”本身好好說道說道。
這回總不能再說什麼“先賢曰”了吧?
孔子:“……”
孔子陷入了沉思。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孔子思忖良久,終究是長歎一聲。並未立即回答惠施連珠炮似的詰問,而是緩緩站起身。
目光深沉地掃過在場每一位儒家弟子,最後落在孟子那依然因激動的臉上。
“丘,非生而知之者。”孔子的聲音不高,“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昔日所言,多乃針對當時禮崩樂壞之弊,欲以仁、禮挽狂瀾於既倒。然,時移世易……”
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詞句,也像是在反思自身。
喜歡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請大家收藏:()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