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雨停了,徐明正站在陽台檢查帆布的固定情況。
玻璃上殘留的雨痕已凝結成細密的冰花,用手指輕輕一刮,便能感受到刺骨的涼意。
他打開陽台門,一股寒風瞬間灌了進來,讓他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掏出手機點開天氣軟件,屏幕上的室外溫度顯示為2c,且仍在以每小時1c的速度下滑。
“怪不得這麼冷。”媽媽裹著厚毛衣從廚房走出來,搓著凍得發紅的雙手,“不開空調的話,屋裡也就三四度的樣子,比昨天冷了快五度。”
她剛說完,客廳的空調突然自動啟動製熱模式。
徐明早就在手機上設置了溫度低於8c自動開機的指令,此刻暖風吹出,才讓室內的寒意稍稍緩解。
爸爸坐在沙發上刷著新聞,突然皺起眉頭,把手機遞給兩人:“你們看,市氣象局發橙色預警了,說今晚到明天會有強風暴雪,局部地區積雪可能超過半米,氣溫還會斷崖式下跌,最低能到18c!”
徐明接過手機,屏幕上的預警通知格外醒目,還附帶了緊急提示:“請市民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儲備足夠的生活物資和應急用水,防範低溫凍害導致的供水、供電設施故障。”
他心裡一緊,轉頭對父母說:“供暖靠空調暫時沒問題,但供水必須提前準備。”
“這麼低的溫度,水管很可能凍裂或者凍堵,咱們現在就把所有容器都裝滿水,尤其是浴缸,能存不少水,注意分區域存放,彆都放陽台凍成冰了。”
父母立刻點頭響應。
媽媽從廚房翻出所有的鍋碗瓢盆、保溫桶和塑料水桶。
爸爸則找來平時用來儲米的大缸和閒置的礦泉水瓶,逐一擺放在水龍頭下方。
徐明打開廚房和衛生間的水龍頭,冰涼的自來水源源不斷地流出,一部分注入各類容器,另一部分則引向浴缸,看著清澈的水流緩緩填滿浴缸底部。
“慢點接,彆灑出來了。”媽媽一邊扶著快要滿水的臉盆,一邊叮囑道。
她把接滿水的鍋具搬到廚房角落,又將裝滿水的保溫桶和小水桶挪進臥室靠牆的位置,用抹布擦乾地上濺落的水漬,防止結冰滑倒。
爸爸則專注於填充大缸,將大缸放在客廳通風但遠離空調出風口的區域。
時不時走到衛生間查看浴缸的水位,嘴裡念叨著:“這浴缸裝滿了起碼有一百多升,加上其他容器,夠咱們用一陣子了。”
徐明負責分類存放,將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擰緊蓋子,一部分整齊堆放在客廳沙發後側的空隙處。
另一部分則搬到陽台內側靠近玻璃門的位置,這裡雖在陽台,但有室內暖氣的微弱滲透,且能避免被風雪直接侵襲,他還在上麵蓋了層舊衣物保溫。
“陽台就放這些,夠應急用就行,大部分都放屋裡,浴缸的水留在衛生間,溫度相對穩定,不容易凍住。”他一邊擺放一邊解釋。
又特意留了幾個空桶放在水龍頭旁,打算等第一批容器裝滿後輪換著接,爭取儲備更多應急用水。
窗外的風漸漸變得狂暴起來,嗚嗚地嘶吼著拍打窗戶,像是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極端天氣。
幾片細小的雪花夾雜在風中飄落,雖然還未形成規模,但落在玻璃上瞬間就凍結成了冰粒。
徐明走到窗邊望去,樓下的行人都裹緊了衣物,步履匆匆地往家趕。
街道上的車輛也比平時少了許多,偶爾駛過一輛,車輪碾過路麵殘留的積水,濺起一片片水花,很快又在寒風中凝結。
“浴缸滿了!家裡能裝水的容器也都用上了。”媽媽擦了擦額頭的汗珠,看著衛生間裡滿滿一浴缸的水和滿屋的儲水容器說道。
徐明大致清點了一下,浴缸的一百多升水加上客廳的大缸、臥室和廚房的各類容器,再加上陽台的礦泉水瓶,總共儲備了將近五百升水,其中八成放在室內保暖區域,兩成放在陽台應急。
這樣的分配既避免了水結冰,又能在緊急情況下快速取用,足夠全家正常使用2個月以上。
他關掉水龍頭,看著最後一個臉盆裡的水麵平靜下來,終於鬆了口氣:“暫時夠了,這些水省著點用,應該能撐到寒潮緩解。”
此時,空調的暖風仍在持續供應,室內溫度穩定在15c左右,與窗外形成了鮮明對比。
但徐明知道,這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當強風暴雪真正降臨,更大的生存挑戰還在等著他們。
喜歡全球雪災之我靠囤物資苟活請大家收藏:()全球雪災之我靠囤物資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