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時,遠處破冰車的轟鳴漸漸被更清晰的引擎聲取代。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小區門口就傳來了嘹亮的集合哨聲。
擴音器裡傳來士兵沉穩的聲音:“各位居民請注意,救援車隊已抵達,請大家攜帶身份證件,按樓棟有序到小區廣場領取物資!”
群裡瞬間炸開了鍋,留守的居民們紛紛湧出家門,臉上滿是久違的笑容。
徐明一家也拎著空麻袋和水桶下樓。
隻見小區廣場上停著四輛軍用卡車,士兵們正有條不紊地組織秩序。
第一輛卡車上堆滿了袋裝煤炭和捆紮整齊的柴火。
負責發放的士兵喊道:“按人頭領取,每人半噸煤,柴火每戶兩捆,按需登記!”
居民們排著隊登記信息,徐明爸爸報了家裡的人數,領到了一噸半的煤炭和兩捆柴火。
幾位年輕士兵主動幫忙搬到樓道口。
“這些煤夠咱們燒一陣子了!”爸爸擦了擦額頭的汗,臉上露出踏實的笑容。
之前儲備的煤炭雖還夠用,但多了這些補給,心裡更有底了。
第二輛卡車上是糧食和藥品。
大米、麵粉、食用油按每人五十斤的標準發放,還有包裝好的方便麵、壓縮餅乾和應急飲用水,足夠每戶支撐半個月以上。
藥品區則擺著感冒藥、退燒藥、凍傷膏等常用藥。
士兵們耐心地講解用法,讓有需要的居民登記領取。
張嬸領完物資後,特意找到老楊一行道謝:“多虧了你們等這一天,這些物資可真是及時雨!”
老楊他們也領了六份物資,暫時堆在車旁。
他們的目光卻時不時瞟向五樓的方向,第三和第四輛卡車正是轉運屍體的專用車輛,一輛大型冷藏車,一輛小型轉運車。
很快,一位肩上扛著上尉軍銜的隊長走到老楊麵前,問道:“你就是之前聯係我們,說已經將逝者集中安置的居民吧?麻煩帶我們過去。”
老楊點點頭,帶著隊長和四名士兵往五樓走去。
徐明好奇地跟在後麵,想看看後續的轉運情況。
走到停屍房門口,老楊打開鎖鏈推開房門的瞬間,隊長和士兵們都愣住了。
臉上的嚴肅表情瞬間凝固。
十具屍體整齊地躺在地上,清一色的寶藍色清朝馬褂配月白色長袍,領口的紅綢盤扣在昏暗的光線下格外紮眼。
這種本該出現在影視劇中的服飾,此刻穿在逝者身上,透著一股詭異又荒誕的氣息。
隊長的嘴角不受控製地抽搐了幾下,下意識地揉了揉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見。
“這……這是你們統一準備的服裝?”隊長憋了半天,才擠出一句話,語氣裡滿是震驚。
老楊有些尷尬地解釋:“之前屍體都是光裸的,實在不體麵。”
“我之前是做影視道具的,正好有這批現成的衣服,就給他們換上了,也好方便清點轉運。”他補充道。
士兵們也都忍不住嘴角抽了抽,麵麵相覷。
其中一個年輕士兵沒忍住,肩膀微微顫抖,被隊長瞪了一眼才收斂。
“咳,準備得很周全,清點起來確實方便。”隊長清了清嗓子,恢複了嚴肅的神情。
他對士兵們下令,“動作輕一點,把逝者抬到小型轉運車上,注意保護好衣物,彆弄破了。”
士兵們立刻行動起來,兩人一組小心翼翼地抬起屍體。
或許是衣服的緣故,原本肅穆的轉運場景,竟透出幾分滑稽。
徐明站在樓道口看著,忍不住想笑,又趕緊憋了回去,畢竟是逝者,總得保持尊重。
半個多小時後,十具穿著寶藍色清朝服飾的屍體被順利抬上小型轉運車。
隊長再次叮囑老楊一行:“你們準備出發去東北是吧?路上注意安全。”
“我們已經將路況信息同步給沿途的救援點,遇到困難可以隨時聯係他們。”他補充道。
老楊連連道謝,轉身和同伴們一起將物資搬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