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正午,徐明特意帶著改造好的鹿皮遮陽傘外出測試。
他把支架插進沙地裡,調整好傘麵角度,站在傘下頓時感覺熱浪少了大半,鹿皮厚實,能擋住大部分陽光,傘麵傾斜還能兜住偶爾吹來的風,比直接暴曬舒服太多。
他用手摸了摸傘下的地麵,溫度比周圍低了近十度,就算在零上四十度的高溫裡,也能勉強待上一個時辰。
灰影也湊到傘下,吐著舌頭蹭了蹭他的褲腿,顯然也覺得涼快。
徐明笑著拍了拍遮陽傘的支架:“以後咱爺倆出門,再也不用怕曬了。”
徐明坐在遮陽傘下,看著遠處沙丘上被曬得扭曲的空氣,手裡摩挲著剛拆下來的鹿皮傘麵,心裡忽然冒出個念頭。
這段時間物資漸漸多了,熏好晾乾的鹿肉、攢下的水囊、還有撿來的工具零件,每次搬運都得跑兩三趟,要是能做個能拉貨的東西,再配上遮陽的地方,就不用再怕正午的暴曬。
可他低頭看了看剩下的小半張鹿皮,又摸了摸遮陽傘,就這點料子,連覆蓋拖車的台麵都不夠,更彆說再做個遮陽棚。
他想起之前遇到的馬鹿群,心裡有了盤算:既然這片沙漠裡有馬鹿,肯定還能再遇到,多捕幾頭,攢夠鹿皮就能開工。
接下來的幾天,徐明沒再急著外出找水源,反而帶著灰影在馬鹿出沒的沙丘附近進行觀察。之前的捕獵方法雖然也可行,可是這樣容易驚擾鹿群,徐明怕鹿群被驚走後就會換地方,這樣就不足以讓徐明獲取足夠的鹿皮了。
經過三天的蹲守觀察。
發現經常有馬鹿在一片乾涸河道中泛白的沙地上停留很久,徐明猜測那或許是片天然鹽堿地。食草動物都有舔鹽的習性,沙漠裡鹽分稀缺,所以馬鹿會特意找這類地方補充鹽分。
徐明立刻行動起來。他先從岩洞裡翻出之前收集的粗鹽,這是上次在廢棄村落的鹽罐裡找到的,一直省著用。又帶著灰影去河床附近探查,果然在一處背風的窪地,發現了泛著淡淡白霜的鹽堿層。
徐明蹲在鹽堿地旁,指尖拂過地麵新鮮的馬蹄印,這些印記沿著一條相對規整的路徑延伸,顯然是馬鹿常走的“鹿道”。
他先沿著鹿道,選了塊土質相對堅硬的地方,用之前做的鐵皮鏟挖坑。坑要挖成兩米見方、深約兩米的方形,這樣馬鹿掉進去後,僅憑自身很難跳出來。灰影在旁邊幫忙,用爪子刨開徐明鏟出來的細沙,偶爾還會叼來小塊石頭,像是在幫著標記坑的邊緣。
坑挖好後,徐明把從信號塔拆來的粗鋼管截成短節,牢牢釘在坑壁四周,防止坑壁坍塌,也能避免馬鹿掙紮時爬上來。接著在坑口上方,用細沙棘木搭了個稀疏的框架,框架上鋪了層之前在廢棄屋舍中收集的薄薄的木板,再在木板上蓋滿浮土和乾草,偽裝成和地麵一樣的模樣,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異常。
最後一步是布置誘餌。他在陷阱正上方的浮土上,撒了一圈磨碎的粗鹽,又把幾塊完整的鹽塊埋在鹽圈中心,特意露出小半塊,馬鹿舔鹽時會下意識踩向鹽塊,正好能踏空掉進陷阱。為了保險,他還在陷阱周圍的鹿道上,斷斷續續撒了些鹽粒,像條鹽路,一步步把馬鹿引向陷阱。
布置完陷阱,徐明帶著灰影退到遠處的沙丘後埋伏。他特意選了個能看清陷阱全貌的位置,手裡攥著提前準備好的粗皮繩,耐心等待。灰影也趴在他身邊,耳朵貼緊脊背,眼睛緊緊盯著鹿道的方向,連呼吸都放輕了。
大概過了一個多時辰,遠處傳來細碎的蹄聲。
徐明屏住呼吸,隻見兩頭馬鹿從鹿道儘頭走過來,為首的成年馬鹿警惕地晃了晃耳朵,時不時低頭嗅著地麵,顯然是被鹽粒的氣息吸引。
它一步步跟著鹽粒往前走,很快就來到陷阱上方,低頭舔食浮土上的鹽粒。
就在它前腿邁向鹽塊的瞬間,“哢嚓”一聲,坑口的木板框架被踩塌,馬鹿重心不穩,猛地墜入陷阱。
它在坑裡驚慌地嘶鳴,掙紮著試圖爬上來,卻被坑壁的鋼管擋住,隻能在坑裡打轉。
徐明和灰影立刻衝過去。他趴在坑邊,把粗皮繩的一端係上石頭,扔進坑裡套住馬鹿的脖子,再合力把馬鹿往坑邊拉。
等馬鹿半個身子露出坑口,灰影趁機撲上去咬住它的耳朵,徐明則迅速用粗皮繩捆住它的四肢。整個過程乾淨利落,幾乎沒費太多力氣。
接下來的半個月,他們又陸續捕到兩頭馬鹿。徐明把所有鹿皮都按之前的法子處理好,先用粗鹽和草木灰去脂防腐,再通風風乾、塗抹動物油脂增加韌性,最後疊放在岩洞乾燥的角落保存。看著堆成小山的鹿皮,他終於開始動手做拖車。
喜歡全球雪災之我靠囤物資苟活請大家收藏:()全球雪災之我靠囤物資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