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元宵的燈籠雨_霧裡餘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霧裡餘溫 > 第55章 元宵的燈籠雨

第55章 元宵的燈籠雨(1 / 1)

立春剛過,巷子裡的積雪還沒化儘,元宵節的氣息就漫了開來。畫廊門口掛起了思硯手繪的燈籠,紅綢布上畫著胖娃娃抱魚,顏料蹭得邊緣有些模糊,卻透著股熱鬨勁兒。思硯穿著新做的燈芯絨外套,每天都要踩著板凳,用布擦去燈籠上的薄霜,奶聲奶氣地說:“要亮亮的,等燈籠雨。”

“燈籠雨”是南方的習俗,元宵夜會把燈謎寫在彩紙上,粘在燈籠裡,誰猜中了就摘下燈籠,提著走街串巷,最後聚在河邊放燈,遠遠看去像流動的星河。思硯從街坊奶奶那裡聽了這規矩,就天天纏著林硯教他做燈籠,說是“要做最大的,讓外婆在北方也能看見”。

林硯找來竹篾和紅紙,在院子裡搭燈籠骨架。思硯蹲在旁邊,小手拿著膠帶往竹篾上粘,結果粘了滿手,像戴了副紅手套。“爸爸,像不像糖葫蘆?”他舉著粘滿膠帶的手笑,竹篾在他身後歪歪扭扭地躺著,像條沒睡醒的蛇。

蘇晚坐在廊下剪燈謎,紙上寫著“小時穿黑衣,大時穿綠袍,水裡過日子,岸上來睡覺打一動物)”。思硯湊過來看,小手指著“綠袍”兩個字:“是青蛙!寶寶畫過!”他立刻搶過筆,在燈謎紙背麵畫了隻圓鼓鼓的青蛙,說是“給猜謎的人提示”。

母親從北方寄來包裹,裡麵是包糯米粉和袋黑芝麻餡,附了張字條:“教思硯做元宵,北方叫湯圓,團團圓圓的。”思硯學著蘇晚的樣子揉麵團,小手捏著糯米粉往嘴裡塞,吃得臉頰白花花的,像隻偷了麵粉的小刺蝟。

“要像揉橡皮泥一樣,”林硯握著他的小手示範,“把麵團揉圓了,才能包進甜餡。”思硯似懂非懂,把麵團捏成了扁扁的餅,卻得意地說:“這是給爸爸吃的,爸爸臉大。”惹得蘇晚笑得直不起腰。

元宵這天,巷子裡的燈籠都亮了起來。來老先生的孫女提著盞兔子燈,燈影裡的耳朵一晃一晃的;老板娘的燈籠上寫著“麵香不怕巷子深”,透著股煙火氣;思硯的大燈籠最惹眼,竹篾歪歪扭扭的,紅紙上卻畫滿了小人,有猜燈謎的街坊,有放燈的一家三口,還有個戴棉帽的老人,說是“外婆也來湊熱鬨”。

猜燈謎的時候,思硯的青蛙謎被來老先生猜中了。老人笑著摘下燈籠:“這謎畫比謎麵還靈,一看就知道是我們思硯的手筆。”思硯卻把燈籠往他手裡塞:“爺爺拿,寶寶還有更大的。”他轉身跑去提自己做的歪扭燈籠,竹篾在風裡咯吱響,像在笑。

林硯牽著思硯,蘇晚跟在後麵,一家三口提著燈籠往河邊走。思硯的燈籠忽明忽暗,燭火在風裡抖得厲害,他卻緊緊護著,生怕火苗被吹滅。“像保護寶寶一樣。”他低頭看著燈籠裡的燭火說,小臉上的認真讓蘇晚心頭一軟。

河邊已經聚了不少人,燈籠在暮色裡連成一片暖紅。思硯學著大人的樣子,把寫著心願的紙條塞進燈籠底座——他畫了個會飛的燈籠,上麵坐著三個小人,說是“帶著我們去看外婆”。林硯幫他點燃燈芯,燈籠慢慢鼓起,像隻發脹的紅氣球。

“放吧。”林硯托著燈籠底部,思硯鬆開手,燈籠晃晃悠悠地升起來,跟著其他燈籠往夜空飄去。他仰著頭追,小靴子踩在融雪的泥地裡,濺得褲腳都是泥點,卻舉著小手喊:“外婆,接住!”

蘇晚靠在林硯肩上,看著燈籠漸漸變成遠處的星點,突然想起母親說的,北方的元宵沒有放燈的習俗,卻會在院子裡點篝火,全家人圍在火邊吃湯圓,“你爸總愛把湯圓搓成小丸子,說給你留著,等你回來吃”。如今,那些沒說出口的牽掛,都跟著燈籠飛在了天上。

回家的路上,思硯趴在林硯懷裡睡著了,手裡還攥著根燈籠的竹篾。蘇晚接過他掉落的畫紙,上麵的飛燈籠還在發光。巷子裡的燈籠還亮著,燭火在風裡明明滅滅,像無數雙眨動的眼睛。

“你說,媽媽能看見嗎?”蘇晚輕聲問。

“能的。”林硯低頭看她,眼裡的光比燈籠還暖,“就像我們看得見天上的星星。”

爐火上的湯圓“咕嘟”地冒著泡,黑芝麻餡混著糯米香漫開。蘇晚盛了碗,放在窗台上母親的照片前,輕聲說:“媽,嘗嘗思硯包的扁湯圓,甜著呢。”照片裡的母親笑著,仿佛在說“真甜”。

這個元宵,沒有驚天動地的喧鬨,隻有燈籠的紅、湯圓的甜和家人的暖,卻比任何華麗的篇章都更動人。因為他們都知道,最珍貴的團圓,從來都藏在這些平凡的瞬間裡——是孩子粘滿膠帶的手,是老人猜中燈謎的笑,是身邊人掌心的溫度,是元宵夜那片緩緩升起的燈籠雨,藏著跨越山水的思念與期盼。

燈籠還在天上飄,像封封會飛的家書,載著牽掛往北方去。而地上的人,守著爐火,等著下一個團圓的日子,知道那些飛遠的燈籠,終會把思念帶到牽掛的人心裡,化作夢裡的甜。

喜歡霧裡餘溫請大家收藏:()霧裡餘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明衛 大明第一戰神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 詭神密語 讓你回高三奮鬥,你卻做空股市? 鬼吹燈之昆侖神宮新篇 抗戰:隊伍拉起來後,老李人麻了 大唐劍聖錄 變身傭兵以為佬,實則人妻當到老 廢柴覺醒:開局獻祭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