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瓜架下的月光_霧裡餘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霧裡餘溫 > 第67章 瓜架下的月光

第67章 瓜架下的月光(1 / 1)

立秋的風帶了點涼意,傍晚的巷子裡終於能聽見幾聲舒緩的蟬鳴。畫廊院牆邊的絲瓜架爬得老高,巴掌大的葉子間墜著條條綠絲瓜,像懸著的翡翠,藤蔓順著竹竿纏纏繞繞,把月光都篩成了碎銀。思硯搬著小竹床躺在架下,手裡搖著蒲扇,眼睛盯著架上最大的那條絲瓜,說是“要等它長到能做絲瓜絡”。

林硯坐在旁邊的小馬紮上,給思硯削梨。梨是街坊張奶奶送的,說是“秋梨潤肺”,果皮削得薄薄的,連成一條長長的線。思硯咬了口梨,汁水順著嘴角流進脖子,他卻顧不上擦,指著絲瓜架喊:“爸爸,有螢火蟲!”

幾點綠光在葉間忽明忽暗,像星星掉在了瓜架上。思硯立刻從竹床上爬起來,舉著玻璃瓶去追,小拖鞋在青石板上踩出“啪嗒啪嗒”的響。林硯笑著跟在後麵,怕他被藤蔓絆倒,自己的褲腳被露水打濕,卻毫不在意地說:“慢點跑,螢火蟲飛不遠。”

蘇晚坐在廊下,手裡捧著本舊詩集,晚風拂過書頁,吹起幾縷她的碎發。她看著父子倆的身影在月光裡晃動,思硯舉著玻璃瓶歡呼,林硯彎腰幫他捂住瓶口,螢火蟲的綠光映在他們臉上,像幅流動的剪影。瓜架上的絲瓜在風裡輕輕晃,藤蔓摩擦的沙沙聲,混著思硯的笑聲,像支溫柔的夜曲。

來老先生帶著孫女來串門時,思硯正把螢火蟲裝進玻璃罐,罐口蒙著紗布,裡麵的綠光忽閃忽閃的,像盞小燈籠。小姑娘把自己做的螢火蟲標本遞給思硯,是用透明膠帶把螢火蟲粘在硬卡紙上,旁邊寫著“2025年秋”。

“爺爺教我做的,能保存很久。”她驕傲地說。思硯立刻把自己的玻璃罐遞過去:“給姐姐看活的,會發光!”兩個孩子湊在一塊兒,一個講標本的做法,一個說螢火蟲的習性,月光落在他們頭上,像撒了層霜。

老先生坐在藤椅上,喝著蘇晚泡的菊花茶,看著瓜架下的孩子們,突然說:“以前我家院子裡也有絲瓜架,你奶奶總愛在架下繡花,說月光下的線色最準。”蘇晚想起母親說的,北方的院子裡多種葡萄,“你爸總愛在架下鋪張涼席,給你講牛郎織女的故事”。

原來南北的秋夜,竟有這樣相似的溫柔。

思硯的玻璃罐裡攢了十幾隻螢火蟲,他非要放在床頭當燈。“寶寶不怕黑了。”他抱著罐子鑽進被窩,小臉上映著綠光,像長了對發亮的眼睛。蘇晚幫他掖好被角,看著罐子裡的光漸漸暗下去,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把捉來的螢火蟲裝進玻璃瓶,以為能留住整個夏天的亮。

夜裡起了風,絲瓜葉在窗紙上投下晃動的影,像有人在窗外招手。林硯起來關窗時,發現最大的那條絲瓜被風吹斷了,躺在地上泛著青白的光。他把絲瓜撿起來,放在廚房的竹籃裡,打算明天給思硯做絲瓜湯。

第二天早上,思硯看著竹籃裡的絲瓜,小嘴巴撅得老高:“還沒長大呢。”林硯笑著揉他的頭發:“我們把它做成絲瓜絡,能刷碗,比買的好用。”思硯立刻來了精神,蹲在旁邊看林硯刮絲瓜皮,綠色的汁液沾了他滿手,像塗了層顏料。

蘇晚把刮下來的絲瓜皮埋在花池裡,虞美人已經結了籽,褐色的蒴果像個小燈籠。她看著思硯舉著絲瓜絡歡呼的樣子,突然覺得,這秋天的日子像條成熟的絲瓜,看似樸素,裡麵卻藏著清甜的瓤,和能派上用場的絡,實在得讓人安心。

秋分那天,街坊們在畫廊門口辦了個小小的豐收宴。張奶奶帶來了新收的小米,熬成的粥黃澄澄的;老板娘端來了南瓜餅,甜香混著芝麻味;思硯舉著他的絲瓜絡,給每個人展示“寶寶做的刷碗布”,小臉上的得意像沾了蜜。

“這孩子手巧,隨他媽媽。”街坊們笑著誇他,思硯卻跑到林硯身邊,舉著絲瓜絡說:“是爸爸教的!”林硯把他抱起來,在他臉上親了口:“是我們思硯自己動手做的,最厲害。”

月光再次爬上絲瓜架時,思硯已經會用絲瓜絡刷自己的小飯碗了。他站在灶台前,踮著腳夠水池,絲瓜絡在碗上蹭出泡沫,像朵小小的雲。蘇晚靠在門框上看,林硯從身後輕輕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發頂,掛架上的月光落在他們身上,像件溫柔的紗衣。

這個秋天,沒有驚天動地的收獲,隻有瓜架、月光和家人的陪伴,卻比任何華麗的篇章都更動人。因為他們都知道,最踏實的幸福,從來都藏在這些平凡的創造裡——是孩子手裡的絲瓜絡,是老人熬的小米粥,是身邊人溫熱的懷抱,是瓜架下那片靜靜流淌的月光,藏著歲月的溫潤與實在。

而那些藤蔓間的等待,那些親手創造的價值,終將像這老絲瓜的絡一樣,在時光裡留下堅韌的痕跡,讓每個平凡的日子,都過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像這瓜架下的月光,清澈而綿長。

喜歡霧裡餘溫請大家收藏:()霧裡餘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明衛 大明第一戰神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 詭神密語 讓你回高三奮鬥,你卻做空股市? 鬼吹燈之昆侖神宮新篇 抗戰:隊伍拉起來後,老李人麻了 大唐劍聖錄 變身傭兵以為佬,實則人妻當到老 廢柴覺醒:開局獻祭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