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白露的雁聲_霧裡餘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霧裡餘溫 > 第158章 白露的雁聲

第158章 白露的雁聲(1 / 1)

白露的清晨,草葉上凝著層白霜,像撒了把碎銀。思硯裹著薄棉襖站在村口的老槐樹下,望著天邊掠過的雁群,“人”字形的隊伍在灰藍色的天幕上移動,翅膀扇動的“撲撲”聲混著雁鳴,像支遙遠的歌,順著風飄進耳朵裡。

“那是往南飛的雁,”林硯把圍巾往思硯脖子上繞了兩圈,毛線的溫軟裹住他的下巴,“你外婆總說‘白露雁歸,天涼添衣’,這雁子比人懂時節,一到白露就結伴往暖處去,等明年開春再回來。”他指著雁群消失的方向,“它們要飛過千山萬水,才能到落腳的地方,就像我們等外婆,也得耐著性子盼。”思硯仰著頭,直到雁影變成小點,才小聲說“雁子會給外婆帶信嗎?”

蘇晚在院裡翻曬秋收的穀物,金黃的玉米、飽滿的大豆攤在竹匾裡,被晨露打濕的穀粒泛著光。母親寄來的舊木耙斜靠在牆根,木齒上還沾著去年的穀殼,“這是你外婆用過的耙子,說‘白露曬糧,顆粒歸倉’。”她用耙子把穀物耙勻,“等曬乾了裝袋,給外婆寄些新米,讓她熬粥喝,暖胃。”思硯抓了把玉米粒,在掌心搓著,殼子簌簌落下,露出黃澄澄的仁,他突然說“要把玉米粒串成串,掛在牆上等外婆看”。

來老先生的孫女挎著竹籃過來,裡麵是她家剛摘的山楂,紅得像小燈籠,頂端還帶著蒂。“我爺爺說,白露的山楂要趁鮮醃,加些冰糖,酸中帶甜,能開胃,”她把竹籃放在竹匾邊,幫蘇晚撿掉穀物裡的草屑,“我們的山楂配著你的新米,煮粥時丟幾顆,酸香能飄滿院。”

思硯立刻從竹匾裡抓了把大豆遞過去,兩個孩子蹲在穀堆邊,看螞蟻在玉米粒間穿梭,搬著比自己還大的糧粒。思硯的鞋尖沾著白霜,是剛才在草坡上踩的,他卻不在意,指著屋簷下的蜘蛛網說“霜落在網上,像外婆的銀絲帕”。老先生坐在堂屋的太師椅上,翻著泛黃的曆書說:“這雁聲啊,聽著蒼涼,其實是在提醒人珍惜暖。白露一到,晝夜溫差大,白天太陽曬得暖,夜裡就涼透了,像日子,有熱有涼才叫全。你外婆不就總說‘熱時彆貪涼,涼時記添衣’?”

街坊們來借曬糧的竹匾時,手裡都帶著些秋果。張奶奶端來盤蒸南瓜,“新收的南瓜,麵得發甜,配玉米粥正好”;老板娘拎著袋紅棗,“曬乾了能當零嘴,也能燉湯”;思硯舉著他串了一半的玉米串,給每個人看,玉米粒掉在南瓜盤裡,惹得大家直笑“思硯給南瓜加了料”。

“要給外婆寄床新棉被,”林硯把曬得蓬鬆的棉絮鋪在門板上,陽光透過棉絮,映出淡淡的金紋,“我們這邊的新棉花,彈得軟和,說蓋著像裹著陽光。”思硯找來張畫,上麵畫著隻大雁嘴裡銜著封信,下麵有個小人在揮手,說是“外婆看到就知道我們在想她”。他把畫貼在棉被的布套上,漿糊被風吹得半乾,邊角微微卷著,卻像隻展翅的小雁。

傍晚,夕陽把天空染成胭脂色,曬好的穀物裝了滿滿幾袋,空氣裡飄著乾燥的穀香。蘇晚用新米煮了粥,撒上幾顆山楂,酸香混著米香,思硯喝得鼻尖冒汗,說“比白粥有味道”。林硯給他夾了塊南瓜,“慢點吃,外婆說‘白露的粥要趁熱喝,才不鬨肚子’”。

夜裡,雁聲偶爾從夜空掠過,清越得像碎玉相擊。思硯躺在新曬的棉被裡,被子上還留著陽光的暖,他手裡攥著顆山楂,說是“給外婆的小糖果,酸甜甜的”。蘇晚坐在床邊,給他講雁的故事,說“這雁子一年年南來北往,認的是老路線,就像我們的牽掛,不管過多久,都記著要往外婆那裡去”。

林硯走進來,手裡拿著件新做的厚外套,是用母親寄來的藏青棉布縫的,裡子絮著新棉花,袖口繡著小小的雁群。“明天穿這個去學堂,”他把外套放在床頭,“風硬了,這衣服抗寒,像裹著雁歸的暖。”蘇晚摸著棉絮的軟,突然覺得這白露的雁聲裡,藏著最綿長的盼——是孩子貼在被上的畫,是老人的山楂,是街坊的紅棗,把秋天的涼都織成了暖。

這個白露,沒有驚天動地的歸期,隻有簷下的穀物、被裡的陽光和家人的惦念,卻比任何華麗的篇章都更動人。因為他們都知道,最深的牽掛,從來都藏在這些應時的物事裡——是思硯沾著穀殼的指尖,是老先生的曆書,是林硯曬棉絮的手,是白露夜裡那縷清越的雁鳴,藏著歲月的輪回與期盼。

而那些往南飛的雁,那些堆在倉裡的糧,那些藏在被裡的暖,終將像這漸深的秋意一樣,在時光裡慢慢沉澱,讓每個秋天的日子,都帶著雁聲的遠,帶著相聚的甜,等那個最牽掛的人,笑著掀開棉被,說聲“這棉花軟,蓋著比家裡的還暖呢”。

喜歡霧裡餘溫請大家收藏:()霧裡餘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退婚的我,終究還是無敵了 男人被甩自述:背水一戰 混沌龍血:廢柴少主的逆襲 萬人嫌每天都在純愛文裡艱難求生 權力沉浮 滿級勇者隻想開小賣部 叮!您的拚好飯已送達! 地獄開局,你管這叫養老? 團寵小軍醫,我跟你的器官聊聊天 外星異種馴化手冊[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