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立冬的爐火_霧裡餘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霧裡餘溫 > 第162章 立冬的爐火

第162章 立冬的爐火(1 / 1)

立冬的風裹著雪籽,“劈啪”打在窗紙上,像誰在外麵撒豆子。思硯縮在炕頭,盯著灶膛裡跳動的火苗,橘紅色的火光舔著乾柴,把他的臉映得忽明忽暗,柴薪燃燒的“滋滋”聲混著鍋裡的“咕嘟”聲,在屋裡織成層暖融融的網。

“彆靠太近,火星子會燙著。”林硯往灶膛裡添了根鬆枝,鬆脂遇熱冒出青煙,帶著股清冽的香,“你外婆總說‘立冬燒火,暖透三冬’,這爐火得燒得旺,炕才會熱,夜裡睡覺才不凍腳。”他用火鉗把燃儘的炭灰扒到一邊,露出底下通紅的炭火,“你看這炭,燒透了才耐燃,像過日子,得有實打實的勁才行。”思硯伸出手,隔著半尺遠烤著,掌心很快就暖烘烘的,他笑著說“像揣了個小太陽”。

蘇晚坐在炕邊納鞋底,麻繩穿過布層的“嗤啦”聲很有節奏。母親寄來的碎布頭攤在膝頭,紅的、藍的、綠的,拚成朵花哨的牡丹,“這是你外婆攢的碎布,說‘立冬納鞋,針腳要密,才擋風寒’。”她把鞋底湊到爐火邊烤了烤,布麵很快就軟了,“等做好這雙棉鞋,先給外婆寄去,她的老寒腿怕冷。”思硯拿起隻鞋幫,往裡麵塞了團棉花,說是“給外婆的鞋裡加層暖,比炭火還熱”。

來老先生的孫女抱著捆乾柴進來,柴捆上還沾著雪粒,放在地上“簌簌”往下掉。“我爺爺說,立冬的柴要存夠,濕柴得提前晾,燒起來才不冒煙,”她把柴靠在灶邊,幫蘇晚把散落的線頭撿起來,“我們的鬆柴配著你的硬煤,火又旺又耐燒,像把冬天的冷都燒跑了。”

思硯立刻從灶台上抓了把炒花生遞過去,兩個孩子蹲在灶膛邊,看鬆枝在火裡慢慢蜷曲,滲出的油脂燒成金色的液珠。思硯的袖口沾著炭灰,是剛才扒拉炭火時蹭的,他卻不在意,指著爐膛裡的火苗說“這火像外婆家的那隻橘貓,毛茸茸的”。老先生坐在炕梢的藤椅上,捧著個銅手爐,“這爐火啊,看著是燒柴,其實是燒著過日子的盼頭。立冬一到,天就真冷了,屋裡有火,心裡就不慌,像你外婆,總說‘有口熱湯喝,有團火烤,日子就凍不壞’。”

街坊們來借炭火時,手裡都帶著些熱乎吃食。張奶奶端來碗羊肉湯,“剛燉好的,撒了胡椒粉,喝著暖心”;老板娘拎著袋糖炒栗子,“栗子得用砂炒,外皮焦脆,內裡粉甜”;思硯舉著他烤得焦黑的紅薯,給每個人看,焦皮掉在羊肉湯裡,惹得大家直笑“思硯給湯加了料”。

“要給外婆寄個暖手爐,”林硯把擦得鋥亮的銅爐裝進木箱,裡麵墊著厚厚的棉墊,“我們這邊的銅爐保溫好,灌上熱水,能暖一整天。”思硯找來張畫,上麵畫著個小人圍著爐火烤紅薯,旁邊擺著暖手爐,說是“外婆看到就知道我們屋裡有多暖”。他把畫貼在箱蓋上,漿糊被爐火烤得半乾,邊角微微翹起,卻像片要飛的火苗。

傍晚,雪籽變成了雪花,簌簌往地上落。蘇晚用爐火燉了鍋白菜粉條,五花肉的香混著白菜的甜,在屋裡漫得滿當當。思硯捧著大碗,吃得鼻尖冒汗,說“比夏天的涼拌菜暖多了”。林硯給他剝了個栗子,“慢點吃,外婆說‘立冬的飯要吃熱乎,才能抗住一冬的寒’”。

夜裡,爐火漸漸轉弱,隻剩炭火在灶膛裡暗紅地燃著。思硯躺在熱炕上,被窩裡還留著炭火的暖,他手裡攥著塊烤焦的紅薯皮,說是“給外婆的小零食,聞著就香”。蘇晚坐在床邊,給他講爐火的故事,說“這火在灶膛裡燒了一天,把柴的勁都變成了暖,就像我們等外婆來,攢了滿屋子的熱,見麵時才能把她裹得嚴實”。

林硯走進來,手裡拿著件新做的棉袍,是用母親寄來的深藍色燈芯絨縫的,裡子絮著厚厚的新棉,領口繡著小小的火焰圖案。“明天穿這個去串門,”他把棉袍放在炕頭,“雪下大了,這棉袍擋風,像裹著爐火的暖。”蘇晚摸著棉袍的厚實,突然覺得這立冬的爐火裡,藏著最踏實的盼——是孩子貼在箱上的畫,是老人的乾柴,是街坊的羊肉湯,把冬天的冷都燒成了暖。

這個立冬,沒有驚天動地的暖意,隻有灶膛的爐火、碗裡的熱湯和家人的相守,卻比任何華麗的篇章都更動人。因為他們都知道,最質樸的溫暖,從來都藏在這些跳動的火苗裡——是思硯沾著炭灰的指尖,是老先生的銅手爐,是林硯添柴的手,是立冬夜裡那縷漸弱的炭火,藏著歲月的溫厚與期盼。

而那些燃在灶膛的火,那些盛在碗裡的熱,那些裹在棉裡的暖,終將像這漸深的冬意一樣,在時光裡慢慢沉澱,讓每個冬天的日子,都帶著爐火的溫,帶著相聚的甜,等那個最牽掛的人,笑著靠近灶膛,說聲“這火真旺,烤得人心裡都發燙呢”。

喜歡霧裡餘溫請大家收藏:()霧裡餘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明衛 大明第一戰神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 詭神密語 讓你回高三奮鬥,你卻做空股市? 鬼吹燈之昆侖神宮新篇 抗戰:隊伍拉起來後,老李人麻了 大唐劍聖錄 變身傭兵以為佬,實則人妻當到老 廢柴覺醒:開局獻祭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