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的霧氣已經漫過了張氏鐵匠鋪,這是顧默之前標誌的一處危險分界線。
此時顧默伏在廢棄酒樓的二樓橫梁上,單手扣著褪色的木椽。
這是他第三次調整位置,確保視野能覆蓋霧區邊緣的整條石板街。
下方,三個被骨笛域蠱惑的人正蹣跚前行。
最前麵的是個穿藍布衫的年輕人,他眼神狂熱,嘴角掛著涎水,每一步都踩得虛浮,卻執拗地朝著霧氣最濃的方向走。
中間是個老婦人,懷裡緊緊抱著個破布娃娃,嘴裡念念有詞,仔細聽才能辨出是“聽笛子,找娃娃”的胡話。
最後是個半大孩子,手裡攥著半截糖葫蘆,糖衣早化了,黏糊糊地沾在掌心,他卻渾然不覺,隻是跟著前麵的人,腳步踉踉蹌蹌。
“精神侵蝕速度比昨日快了一倍。”
顧默從懷中摸出筆記本開始記錄起來。
“辰時三刻,霧區邊緣距核心約三裡,蠱惑生效時間:三十分鐘。”
“被蠱惑者特征:意識僅關注笛聲、行為單一直線走向霧區、對外界刺激無反應。”
寫完,他把筆記本塞回內袋,然後拿出三支未點燃的白燭。
燭身是最普通的蜂蠟材質,燭芯卻特意挑選了曬乾的蘆葦芯,這是他這段時間總結出來的信息。
燭祟最偏愛蘆葦芯的燭火,因為這種燭芯燃燒時的劈啪聲,最像它們同類的低語。
顧默輕手輕腳地從橫梁上滑下來,落在二樓的破樓板上。
木板發出吱呀一聲輕響,他立刻頓住,側耳聽了聽。
樓下三人組依舊在往前走,沒有任何停頓,顯然這細微的聲響並未打斷他們對笛聲的專注。
他走到二樓的破窗邊,這裡正對著霧區邊緣的一個廢棄燈籠架。
燈籠早就沒了燈罩,隻剩下光禿禿的木架,上麵還掛著半截燒焦的燈芯。
顧默用銀匕首削了削燭底,讓它能穩穩卡在燈籠架的鐵鉤上。
接著,從另一個布袋裡倒出一點極細的香灰,撒在燭芯周圍。
香灰能延緩燭芯的燃燒速度,讓燭祟有足夠的時間被吸引過來,而不是在燭火燃起瞬間就受驚逃走。
點燃蠟燭一切準備就緒後,顧默退到樓梯口的陰影裡,右手按在腰間的蝕靈盞上。
他的目的就是吸引燭祟過來。
等待的時間比預想中長。
霧氣在街麵上緩緩流動,像一團團揉碎的棉花,偶爾有被蠱惑的人從霧裡走出來,又有新的人走進去,形成一條詭異的人潮。
顧默靠在陰影裡,連呼吸都放得極輕。
約莫一刻鐘後,燈籠架附近的霧氣突然出現了一絲異動。
不是尋常的流動,而是像被什麼東西攪動了似的,形成一個小小的漩渦。
漩渦中心,一道半透明的影子緩緩凝聚。
那是燭祟,約莫拳頭大小,形狀像一團跳動的燭火,隻是顏色是淡灰色的,邊緣還帶著細碎的火星,那是它散發出的微弱陰性能量。
燭祟飄到白燭旁,圍著燭身轉了兩圈,淡灰色的火焰輕輕蹭了蹭燭芯。
顧默能看到,燭芯在被蹭到的瞬間,竟泛起了一點極淡的微光,像是要被點燃似的。
就在這時顧默控製蝕靈盞對著燭祟猛地一吸。
燭祟就被蝕靈盞強大的吸力吸引過來。
顧默則早已準備好封邪瓶,一下將這隻燭祟封印進瓶子內。
“咚”的一聲輕響,燭祟落在瓶底,淡灰色的火焰在瓶內轉了兩圈,試圖衝撞瓶壁,卻每次都被上麵符文彈了回去。
試了幾次後它隻能在瓶底蜷縮成一團。
顧默掂了掂瓶子,滿意地點頭:“第一隻,穩定捕獲。”
他沒有停留,立刻收拾好剩餘的蠟燭,沿著廢棄酒樓的後巷,朝著霧區邊緣的另一條石板街走去。
那裡才是他真正的實驗場。
他正沿著街邊的牆根,一步步朝著霧區挪去。
不一會就發現一個老鞋匠,手裡還拿著半截沒修好的布鞋,針和線掉在地上也沒撿。
他的眼神空洞,嘴角掛著僵硬的笑,嘴裡反複念叨著“笛子好聽,去聽聽”。
顧默走到老鞋匠身後三步遠的地方,停下腳步。
他從布袋裡取出一隻新的蘆葦芯白燭,他將蠟燭綁在老鞋匠的肩膀上,用火鐮點燃燭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