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台被顧默稱為盾構機的機器,依舊在荒地中發出低沉而有力的轟鳴。
並且以一種超越常人理解的速度向大地深處掘進,排出的新鮮泥土很快就在後方堆成了一個小丘。
楊業、秦烈等人臉上的震撼與狂喜尚未褪去,目光灼灼地盯著那不斷深入的洞口。
仿佛已經看到了打通生路、裡應外合擊潰敵軍的輝煌景象。
然而,顧默的聲音再次響起。
如同一盆冷水,恰到好處地淋在了眾人過熱的心頭。
“大帥,諸位將軍,”顧默的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回那台機器上。
“此機雖已能掘進,但尚有許多缺陷需要解決,遠未到可以投入實戰之時。”
眾人的注意力立刻被拉了回來,興奮之色稍斂,露出認真傾聽的神情。
“首要問題,在於地道的穩固。”
顧默指向那不斷排出的鬆散土石。
“目前,機器隻負責挖掘與排土,並未設計同步加固洞壁的結構。”
“在地下,尤其是深層,土石壓力巨大,若無支撐,挖掘出的通道極易坍塌,前功儘棄不說,更會危及其中人員。”
“其次,便是異族中的地聽者。”
提到這個詞,周參軍和幾位老成持重的將領臉色都凝重了幾分。
他們與異族交戰多年,深知這些擁有特殊天賦之人的難纏。
“據我們目前掌握的情報,以及之前交手的情況分析。”
“尋常地聽者,能較為清晰地捕捉到地下五十米左右範圍內的較大動靜,比如大軍行進、器械挖掘。”
“若是其中感知特彆敏銳者,這個範圍甚至可能更深。”
他看向楊業,說出了關鍵的結論。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想要挖掘一條用於輸送兵力、物資,且能避開敵軍耳目的戰略通道,其深度,至少需要在地下八十米,甚至一百米以下。”
“地下百米?”
韓副將倒吸一口涼氣,他雖不通工程,但也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越往地下,岩石越多,土質越複雜,壓力越大,挖掘難度是成倍增加的!
而且,在如此深度進行長距離掘進,還要保證通道不坍塌,這很困難。
秦烈眉頭緊鎖,他瞬間明白了顧默的顧慮。
百米深的地下,一旦通道在挖掘或使用過程中坍塌,裡麵的人絕無生還可能。
而且,如此深的通道,如何保證空氣流通?
如何運輸人員和物資?
這些都是擺在麵前的、極其現實且致命的難題。
楊業臉上的激動之色也漸漸平複,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思索。
希望的曙光確實出現了,但通往光明的道路,卻布滿了荊棘與陷阱。
顧默繼續陳述困難。
“深度增加,意味著掘進阻力呈幾何級數增長,對機器核心符陣的負荷、對能量供給的要求都會變得極高。”
“同時,排土管道需要更長,故障率也會提升。”
“最重要的是,在如此深度,我們幾乎無法對挖掘方向進行精確校準,隻能依靠預設的符文羅盤進行大方向指引,偏差難以避免。”
他將目前麵臨的技術瓶頸清晰地擺在眾人麵前:加固、深度、精度、負荷…!每一個都是硬骨頭。
現場陷入了一片沉默。
隻有盾構機持續的轟鳴聲,提醒著眾人這項技術的巨大潛力與同樣巨大的挑戰。
過了好一會兒,楊業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顧館長,不必有壓力。”
“你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造出這等巧奪天工之物,已是我三封城天大的幸事!”
“這些問題,確實棘手,但比起之前兩眼一抹黑、隻能被動挨打的絕望,如今我們至少看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生路!”
“這就足夠了!”
周參軍也撫須點頭,接口道。
“大帥所言極是,加固之法,可以召集城中工匠與鎮邪館諸位共同商議,總能找到辦法。”
“深度與精度,無非是多試驗、多改進,有了方向,還怕路遠嗎?”
韓副將也嚷嚷道:“就是!顧小子,你放手去乾!”
“需要什麼材料、什麼人手,儘管開口,老子就是帶人用手刨,也給你把東西湊齊。”
秦烈雖未說話,但也向顧默投去鼓勵和信任的目光。
感受到眾人毫無保留的信任與支持,顧默微微頷首:“既如此,顧某必當儘力。”
“好!那我等便不打擾顧館長鑽研了。”楊業心情大好
雖然前路依然艱難,但希望的火種已被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