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邪館營地內,當異族聯軍撤退的確切消息傳來時。
瞬間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年輕的隊員們,相互擊掌,臉上洋溢著難以自抑的激動與自豪。
“我們做到了!我們守住了!”
“館主萬歲!鎮邪館萬歲!”
“看那些蠻子還敢不敢來!”
然而,在這片歡騰的海洋中心,顧默卻像一塊亙古不變的礁石。
他站在核心工棚的門口,手中拿著一份剛剛送來的、關於異族聯軍確已遠遁的詳細報告,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神色。
這是一個他早已預料到的結果。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激動不已的眾人。
“館主,”李婷婷忍不住開口。
“我們贏了,您不高興嗎?”
顧默將報告隨手放在一旁的桌上。
“勝利是必然的結果,無需過分欣喜。”
“從我們成功解決水源和糧食問題,並且掌握了地下通道主動權的那一刻起,戰爭的結局就已經注定了。”
隊員們圍攏過來,屏息凝神地聽著。
“異族聯軍,乃至如今天下許多勢力,其思維仍停留在傳統的攻城略地、掠奪消耗的層麵。”
“他們依賴的是戰士的勇猛、部落的聯合、以及資源區域的占領。”
顧默帶著一種上帝視角的剖析。
“他們現在的實力固然強大,但其力量的來源和運用方式,早已被時代所局限。”
“而這時代的新方向,是利用邪祟規則,理解本質,創造資源。”
“所以,他們看似勢大,實則是舊時代的餘暉,是注定要被浪潮拍碎的礁石。”
“他們南下劫掠雖能逞一時之快,卻無法解決其根本的生存和發展困境。”
“他們沒有掌握未來,隻是在消耗,若無根本性的變革,他們所謂的強盛,折騰不了多久的。”
這一番話,如同洪鐘大呂,在每一位鎮邪館成員的心中回蕩。
他們原本隻為守城成功、擊敗強敵而興奮,此刻卻被館主拔高到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一種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優越感,悄然取代了單純的狂喜。
他們的眼光,被顧默這番話提高了。
與此同時,三封城內則沉浸在一片劫後餘生的忙碌與複蘇之中。
工兵們在軍官的指揮下,開始清理戰場,填平壕溝,拆除異族留下的簡陋工事。
同時警惕地排查著可能存在的陷阱。
街道上,人流明顯增多,不再是之前那種為領糧而排隊的倉惶,而是帶著明確目的的忙碌。
西北軍發布了大量的重建任務。
修複被投石砸壞的房屋,清理街道的瓦礫,加固城牆的破損處。
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無數的流民,以及城中原先無所事事的青壯,此刻都看到了希望。
他們聚集在官府設立的招工點前,臉上帶著期盼,爭先恐後地報名。
“招工了!招工了!西城牆修複,需要力工三百,日結糧餉!”
“水道疏通,熟悉水性者優先!”
“軍械所招募學徒,管飯,有工錢!”
吆喝聲此起彼伏。
一個麵黃肌瘦的漢子,在確認自己被招募為清理街道的力工後,激動地對著招募的軍官連連鞠躬。
“謝謝軍爺,謝謝軍爺!有活乾了,娃兒們就能吃飽了!”
旁邊一個老者撫著胡須,對身邊人道。
“看到了嗎?楊大帥仁義,打贏了仗,也沒忘了咱們老百姓,有活乾,就有盼頭啊!”
這種以工代賑的方式,不僅迅速恢複了城內的秩序和基礎設施。
更讓大量的流民和貧民獲得了穩定的食物來源和微薄的收入,極大地安定了民心。
曾經彌漫的恐慌和絕望,被一種充滿生機的忙碌所取代。
炊煙嫋嫋,夾雜著工匠敲打、民夫吆喝的聲音,構成了一曲戰後重建的交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