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族聯軍潰敗的煙塵逐漸散去,三封城迎來了久違的、真正意義上的安寧。
顧默的生活也回歸到了某種規律的日常”。
鎮邪館深處實驗室的燈火依舊常明,但節奏已不似戰時那般急促。
他每日花費固定時間處理館務,審閱研發報告。
批複內務司吳鳴彙總的城內新發現規則異常及處理方案。
聽取陳九關於風行駒騎兵營擴編訓練及城外巡邏情況的簡報。
權力下放的效果已然顯現,三部一司高效運轉,大部分常規事務無需他再親力親為。
節省出的時間,被他更多地投入到自身的修煉與研究之中。
靜修室內,先天真氣如汞液流轉,不斷衝擊、拓寬著經脈,鞏固著先天四層的境界。
眉心處的金色漩渦緩緩旋轉,更為高效地汲取著由館內成員送來的、各種實驗廢棄的邪祟殘留能量。
他對驚鴻步和疊浪刀法的理解也日益精深,步伐越發縹緲難測,刀勢愈發凝練內斂,追求著那意動身隨、萬重歸一的圓滿之上的細微進步。
研究方麵,他重點攻關兩個方向:
一個是基於從屍族和大同會獲得的靈魂能量知識,結合符文技術,嘗試設計一種更安全、高效的靈魂能量收集與提純裝置,暫命名為攝魂儀。
第二是繼續解析那三尊神秘雕像的內部結構與束縛力場,試圖理解其運作原理。
日子就在這般充實而有序的循環中悄然流逝。
然而,三封城本身,卻正經曆著一場更為深遠的劇烈變革。
戰爭的陰雲散去,重建與發展的浪潮洶湧而來。
首先顯現的是就業的繁榮。
為了應對戰爭而瘋狂擴張的工坊體係並未收縮,反而在顧默和楊業的共同推動下,轉向了民用與基建。
新城牆的製造、房屋的修繕與新建、道路的拓寬與硬化、供水排汙係統的初步規劃、以及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新的規則異變而持續進行的城防加固與監測網絡鋪設……!
無數的工位被創造出來。
流民營中,那些曾經麵黃肌瘦、眼神麻木的難民們,驚愕地發現,他們不再是無用的累贅。
隻要願意付出勞力,就能在工地上找到活計,就能在工坊裡學到手藝,就能獲得足以養活自己、甚至讓家人也吃上飽飯的酬勞。
“一天三頓!管飽!月底還有工錢拿!”
一個剛領到第一個月工錢和糧食的漢子,激動得熱淚盈眶,對著家鄉的方向重重磕了幾個頭。
“娃他娘,你看,這是工坊發的肉!咱們晚上也能見點葷腥了!”
另一個男子小心翼翼地捧著用油紙包著的一小塊臘肉,臉上是久違的、帶著希望的笑容。
工作,帶來了尊嚴,也帶來了盼頭。
曾經死氣沉沉的流民營,如今充滿了忙碌的腳步聲和充滿生機的喧囂。
緊接著,一項更為石破天驚的政策,由鎮邪館與西北軍統帥府聯合頒布。
《三封城戶籍管理與軍民責任義務暫行條例》
核心內容簡單直接:
凡落戶三封城者,經審核無劣跡,即可獲得三封城正式戶籍,擁有三封城戶籍者,享有以下權利。
一.本人及直係親屬,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獲得城內所有工作崗位。
二.其適齡子女,強製進入由鎮邪館與西北軍共同籌辦的學院接受免費教育,內容包括文理算術、規則常識、基礎武技。
三.免費獲得由官方傳授的、經過篩選和優化的基礎武技功法。
但擁有三封城戶籍者,需承擔以下義務:
一.遵守三封城律法,服從戰時征調。
二.子女成年後,需為三封城服務一定年限,如參軍、參與工程建設、從事特定生產等。
三.根據收入水平,繳納定額賦稅,用於維持學院、武技傳授及公共設施運轉。
“免費教育?免費傳授武技?”
當這則告示貼滿全城,並被吏員大聲宣讀後,整個三封城仿佛被點燃了!
普通的百姓和流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老天爺!我…我沒聽錯吧?娃兒上學不要錢?”
“還能學武?”一個老漢拉著小孫子的手,激動得渾身發抖。
在以往,讀書識字是士紳老爺們的特權,練武強身更是大家族、大勢力的不傳之秘!
尋常人家,能認得幾個字已是了不起。
至於武技,那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是改變命運的唯一狹窄通道,往往需要傾家蕩產、甚至賣身為奴才有可能接觸到一點點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