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輝娛樂的燙金邀請函,如雪片般飛向東韻州十位最具分量的樂評人手中,內容簡潔明了:《山丘》內部試聽會。
這封信函,在平靜的東韻州樂評圈瞬間波瀾四起。
“星輝這是要乾什麼?公開處刑嗎?”
“邀請的名單裡,可有好幾位是把薛凱轉型和民謠貶得一文不值的狠角色啊!”
“這不就是把臉伸過去讓人打嗎?”
這十位樂評人,幾乎囊括了東韻州樂壇最具話語權的聲音,其中赫然包括那幾位近期對薛凱轉型、對《山丘》選擇民謠這件事,質疑聲浪最高、言辭最尖銳的“刺頭”。
眾人猜測之際,一個人的表態,讓風波陡然加劇。
“樂評沙皇”樂無忌,在收到邀請函的半小時後,更新了自己的社交媒體動態,隻有簡短的一句話:“有些音樂值得用耳朵驗證,而非偏見審判。星輝《山丘》試聽會,我會出席。”
下麵配圖,正是那封邀請函的一角。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樂無忌向來惜字如金,極少為未正式發行的作品站台,更遑論這種近乎對賭的試聽會。
他竟是第一個公開確認出席的!
一時間,其餘九位受邀樂評人,無論之前是何態度,都無法再保持沉默。
樂無忌的表態,無疑給這場試聽會蒙上了一層神秘且極具分量的麵紗。
最終,十位樂評人,悉數確認出席。
華藝傳媒總部。
“廢物!一群廢物!”華藝老總將手中的平板狠狠砸在地上,屏幕應聲碎裂。
楊旭站在辦公桌前,大氣不敢出。
“星輝這是在向我們示威!向整個行業示威!”老總胸膛劇烈起伏,“薛凱那個叛徒!淩夜那個黃口小兒!他們以為這樣就能翻盤?做夢!”
他猛地轉向楊旭,眼神陰鷙:“楊旭,你馬上去辦!給我接觸所有確認出席的樂評人!
該給的給,該許的許,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我要讓薛凱的《山丘》,變成一座永遠也爬不上去的墳山!”
“是,老板!”楊旭額頭滲汗,連忙應下。
陰暗的咖啡廳包廂內。
楊旭將一個厚實的信封推到“樂評指南針”麵前。
“王老師,您是咱們東韻州樂評界的風向標,這次薛凱的事情,少不得要您多費心,‘客觀公正’地評價一下。”
楊旭臉上堆著笑,話語間的暗示不言而喻。
“樂評指南針”——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的中年男人。
他慢條斯理地將信封收入公文包,鏡片後的眼睛閃過一絲精明的光:“楊主管放心,我老王向來隻認作品,不認人情。不過嘛,民謠這種東西,確實難登大雅之堂,薛凱這次,怕是走了一步臭棋。”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我會‘秉公直言,不畏權勢’的。”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楊旭也曾試圖通過關係聯係樂無忌,旁敲側擊地暗示華藝願意“讚助”其樂評節目,但樂無忌隻是冷冰冰地回複了一句:
“我的的樂評,隻對音樂負責。”
碰了一鼻子灰的楊旭,隻能將希望寄托在“樂評指南針”這些“識時務”的人身上。
與此同時,天音娛樂。
李總指節輕叩桌麵,藝人部主管老趙湊近:“星輝這步棋,險是險了點,但若《山丘》真有些東西,配合薛凱的名氣,未必不能翻盤。”
李總哼了一聲:“你去跟那幾位‘老朋友’通通氣,就說《山丘》不過是星輝黔驢技窮的營銷噱頭,彆被小把戲騙了。”
另一邊,盛世娛樂的張副總看到信息,則是一聲冷笑。
他對助理吩咐:“薛凱選民謠,本就是自尋死路,星輝還搞什麼試聽會,簡直是把臉伸過去讓人打。
不成全他們豈不可惜?去跟參加試聽會相熟的樂評人打個招呼,讓他們‘客觀公正’地評價一下這首民謠大作。”
一時間,暗流湧動。
網絡上關於這場“冒險的試聽會”的討論也愈演愈烈。
“星輝這是瘋了吧?主動請那些噴子去聽一首民謠?”
“薛凱這是破罐子破摔,打算在退圈前最後瘋狂一把?”
“我賭五毛,試聽會現場絕對能打起來!”
華藝的水軍與營銷號傾巢而出,密集散布“試聽會是星輝垂死掙紮”、“薛凱江郎才儘,民謠難救”等論調,試圖在試聽會開始前,便給結果蓋棺定論。
星輝錄音棚內,薛凱放下耳機,眉宇間凝著一絲焦慮。
淩夜端著兩杯水進來,遞給他一杯。
“還在為網上的評論煩心?”淩夜靠在窗邊,抿了口水。
薛凱苦笑:“說完全不在意,是假的。這次輸了,可能就真的沒有以後了。”
淩夜望著窗外翻滾的陰雲。
“風雨欲來,正是揚帆時。”他轉過頭,看著薛凱。
“他們現在罵得越歡,等《山丘》出來,打臉的聲音才會越響亮。咱們就當是…讓子彈再飛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