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的遺憾,唱到共通的命運。
從“愛而不得”的痛苦,唱到了學會放下的成長。
這不是在撕裂傷口,而是在溫柔地包紮。
歌曲來到高潮部分。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江沐月的聲音在這一刻達到了完美的平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力量,但不咄咄逼人。
有情感,但不歇斯底裡。
就像一個經曆過風雨的人,在黃昏時分講述著往事。
帶著遺憾,也帶著釋然。
隨著這段高潮唱完,一陣木吉他的聲音響起。
清脆的吉他聲與輕聲的鼓點形成了完美的呼應。
簡單的編曲,卻有著直達人心的力量。
長達20秒的木吉他伴奏過後,歌曲來到了後半段。
“你都如何回憶我,帶著笑或是很沉默…”
“這些年來,有沒有人能讓你不寂寞…”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江沐月重複著前麵的高潮歌詞,但每一遍都有著不同的情感層次。
第一遍是回憶,第二遍是遺憾,第三遍是接受。
觀眾們的情緒也跟著這種層次在遞進。
從懷念到痛苦,再到最終的和解。
“永遠不會再重來…”
“有一個男孩,愛著那個女孩…”
隨著最後一句唱完,木吉他與鼓點尾音慢慢落下。
歌曲結束。
江沐月沒有像蕭亦然那樣高舉雙手,也沒有做任何誇張的手勢。
她隻是安靜地站在那裡,微微鞠躬。
然後,演播廳陷入了長達數十秒鐘的詭異寂靜。
沒有掌聲,沒有尖叫,沒有喧嘩。
一千名觀眾就那樣靜靜地坐著,許多人眼中含著淚水。
這種安靜比任何掌聲都要震撼。
後等待區,蕭亦然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他看著監視器中那些觀眾的表情,心中湧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這…這是什麼情況?”
“怎麼沒人鼓掌?是不是音響出問題了?”
“為什麼…為什麼他們都在哭?”
蕭亦然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而陳菲此刻臉色已經完全變了。
她死死盯著屏幕,終於明白自己不安的源頭是什麼了。
如果說蕭亦然的《加冕》是建起一座牆,讓觀眾仰望和膜拜。
那淩夜的這首《後來》就是在拆掉所有人內心的牆,讓每個人都赤誠相見。
蕭亦然想要的是征服,淩夜要的是共鳴。
蕭亦然追求的是震撼,淩夜追求的是治愈。
最關鍵的是,淩夜這首歌的目的根本不是贏得掌聲。
而是偷走人心。
陳菲的手不自覺地緊握。
作為天後,她太清楚什麼叫做“潤物細無聲”的可怕。
這種看似柔弱無害的力量,往往比任何刀劍都要鋒利。
現場的沉默持續了整整一分多鐘。
然後,有人開始抽泣。
先是一個,然後是兩個,三個…
很快,整個觀眾席都響起了細碎的哭泣聲。
不是被感動的眼淚,而是被勾起回憶後的釋然之淚。
每個人都在這首歌裡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那個年少時愛而不得的人,那段青春裡錯過的感情,那些永遠回不去的美好時光。
《後來》不是在告訴他們要忘記,而是在告訴他們如何與遺憾和解。
主持人也紅了眼眶,他在台下站了很久,才找回自己的聲音。
“我想…我想現在的掌聲,都是多餘的。”
他的聲音有些哽咽。
“因為這首歌,已經給了我們比掌聲更珍貴的東西。”
話音剛落,觀眾席終於爆發出雷動的掌聲。
這掌聲不是被震撼後的激動,而是被治愈後的感激。
監控室裡,蘇晴擦了擦眼角的淚水,然後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媽的,又被這小子給算計了!”
她明白了淩夜的全盤計劃。
先是《沉淪》做試探,摸清對手底牌。
再是《後來》做收割,直擊人心最柔軟的地方。
一黑一白,一進一退,一攻一守。
完美的戰術組合。
“這小子…”
蘇晴搖頭苦笑。
“就是個怪物。”
舞台上,掌聲過後,主持人努力平複情緒。
“接下來的是投票環節,以及抽取下一場的主題。”
喜歡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請大家收藏:()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