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10點,東韻州各大影院人頭攢動。
千達影院的大廳裡,ed屏幕滾動播放著各種電影預告片。
幾乎所有觀眾都圍在《天穹堡壘》的海報前拍照打卡。
“哇,這特效也太炫酷了吧!”ax場!”
“八億投資果然不是蓋的,今天必須安排上!”
售票台前排起長龍,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ax場還有票嗎?”
“不好意思,已經售罄了,晚上八點的還有少量餘票。”
“那《末日序曲》呢?”
“也基本滿了,您看看其他時間段?”
就在這熱鬨非凡的大廳一角,有幾個觀眾正悄悄討論著另一部電影。
“誒,你們聽說了嗎?《夏洛特煩惱》好像挺有意思的。”
“就是那個淩夜拍的?我朋友昨天看了首映,哭得稀裡嘩啦的。”
“真的假的?我還以為是爛片呢。”
“管他呢,反正早場便宜,去看看也無妨。”
與此同時,影院經理王傑坐在辦公室裡,盯著電腦屏幕上跳動的實時數據。
作為從業十五年的資深院線經理,他對票房數字有著近乎本能的敏感。
上午11點整,首批數據新鮮出爐。
《天穹堡壘》:8600萬。
《末日序曲》:6500萬。
《時空裂隙》:5800萬。
《星際迷航7》:5200萬。
《夏洛特煩惱》:410萬。
王傑滿意地點點頭,這個成績完全在預期範圍內。
他正準備關閉監控頁麵去巡視影廳,突然注意到一個異常數據。
《夏洛特煩惱》上午10點場次,上座率顯示:100。
王傑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看錯了。
但數據確實沒錯。
他點開詳細頁麵,發現更詭異的現象:《夏洛特煩惱》所有的早場,上座率全部超過95。
“這不對啊。”
王傑皺起眉頭。
按照排片策略,《夏洛特煩惱》被安排在最差的時間段,觀眾怎麼可能這麼踴躍?
會不會是係統出錯了?還是有人惡意刷數據?
王傑決定實地驗證一下。
他起身走出辦公室,徑直來到5號放映廳門口。
這裡正在放映《夏洛特煩惱》上午10點15分的場次。
推開門的瞬間,王傑愣住了。
150個座位,竟然坐得滿滿當當!
更讓他意外的是觀眾的狀態。
不少人眼眶通紅,有的在偷偷擦眼淚,有的壓抑著笑聲。
王傑悄悄站在後排觀察。
銀幕上,劇情正進行到高潮。
夏洛找到馬冬梅,吃著她為自己做的茴香打鹵麵,一邊吃,一邊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那份失去的悔恨透過屏幕傳遞給每個人。
觀眾們完全沉浸在電影世界裡,沒有人玩手機,沒有人交頭接耳。
這種專注度,王傑在其他電影放映中很少見到。
他又跑去查看其他幾個《夏洛特煩惱》的場次。
7號廳,上座率98。
12號廳,上座率96。
連最小的18號廳也坐了九成滿。
王傑徹底懵了。
這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
按照常理,這種“垃圾時段”能有三成上座率就不錯了。
他連忙打電話給其他幾家分店的經理。
“老李,你們那邊《夏洛特煩惱》怎麼樣?”
“彆提了,詭異得很。早場全滿,觀眾還在問下午有沒有加場。”
“你確定沒搞錯?”
“我親自去看了,放映廳裡哭聲一片,出來的觀眾個個眼睛紅紅的,但臉上都帶著笑。”
王傑又打給第三家店。
“小張,你們《夏洛特煩惱》上座率多少?”
“王哥,我正想跟你說這事呢!早上的場次全爆滿,現在好多觀眾在前台投訴。”
“投訴什麼?”
“要求我們增加排片啊!說其他大片有那麼多場次,為什麼這部電影隻有幾場?”
王傑掛斷電話,心裡五味雜陳。
從業這麼多年,他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
此時,集團總部的數據監控中心內。
首席數據分析師陳默正盯著一堆圖表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