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業內頂尖的專業人士,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通過數據預測市場走向。
但今天的數據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小王,你再核實一下這個數據。”
陳默指著屏幕上一個紅色的柱狀圖。
“《夏洛特煩惱》的場均人次是87.6,《天穹堡壘》是29.3。”
助手小王愣了一下:“陳哥,您是不是弄反了?”
“沒有弄反。”
陳默推了推眼鏡。
“《夏洛特煩惱》雖然場次少,但幾乎每場都滿座,《天穹堡壘》場次多,但很多場次上座率隻有五六成。”
小王湊過來看圖表:“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真實的觀眾需求,可能和我們的預判完全相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默把兩部電影的數據拉出來對比。
上座率:《夏洛特煩惱》94.7,《天穹堡壘》61.2。
觀眾滿意度:《夏洛特煩惱》9.1分,《天穹堡壘》7.3分。
二刷意願:《夏洛特煩惱》78.9,《天穹堡壘》31.4。
“這些數據說明什麼問題?”
陳默站起身,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可能會出現一個令所有人意外的結果。”
與此同時,網絡上的風向也在悄悄發生變化。
最初的一波觀眾走出影院後,立刻在各大社交平台發布觀後感。
“我的天,《夏洛特煩惱》真的太好看了!笑點淚點都恰到好處!”
“剛看完,眼淚都哭乾了,但心裡特彆溫暖。”
“強烈推薦!這才是真正的好電影!”
“淩夜真的是天才,從音樂到電影都這麼優秀。”
夏洛特煩惱好笑又好哭的話題開始在微博上出現。
雖然參與討論的人數不多,但每一條評論都寫得真情實感。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天穹堡壘》的評論開始出現分化。
“特效確實炫酷,但劇情有點空洞。”
“看完有種被掏空的感覺,華而不實。”
“八億投資都花在特效上了吧,故事講得一般般,台詞尷尬得我腳趾摳地。”
“陸景明演技還是那樣,麵癱式表演,全靠特效撐場麵。”
一些敏銳的自媒體博主開始注意到這種反差。
知名電影博主“光影解析”發了一條微博:
“今天最有趣的現象:票房最低的電影,口碑卻最高,數據不會說謊,觀眾的眼淚也不會。”
評論區立刻炸了:
“博主說的是《夏洛特煩惱》嗎?”
“我也發現了,朋友圈裡看過的人都在推薦。”
“可惜排片太少,根本買不到票,剛才跑了三家影院都沒票。”
而在千達影院,王傑接到了一個讓他更加困惑的電話。
“王經理,我們這邊觀眾反映很強烈,能不能臨時加幾場《夏洛特煩惱》?”
“加場?現在所有廳都安排滿了。”
“那能不能把《天穹堡壘》的某個場次調給《夏洛特煩惱》?很多觀眾都在等著看。”
王傑猶豫了一下:“我問問總部。”
他立刻打電話給區域總監。
“李總,下屬影院觀眾強烈要求增加《夏洛特煩惱》排片,您看…”
電話那頭傳來不悅的聲音:“胡鬨!排片計劃是總部統一製定的,怎麼能隨意更改?”
“可是觀眾反應真的很強烈,我覺得…”
“你覺得?”
李總的語氣更加嚴厲。
“我們是專業的院線公司,不是菜市場!排片策略有嚴格的數據支撐和市場分析,豈能因為幾個觀眾的意見就朝令夕改?”
“嚴禁任何影院私自調整排片!出了問題你負得起責任嗎?”
王傑張了張嘴,最終隻能答應:“明白了,李總。”
掛斷電話後,王傑坐在椅子上發呆。
從業這麼多年,他第一次對自己的專業判斷產生了懷疑。
數據在告訴他一個可能性:他們可能判斷錯了。
而此時,在幻音工作室。
淩夜正在悠閒地喝茶,翻看著各種數據報告。
韓磊推門進來,臉上寫滿了興奮:“淩夜,好消息!”
“雖然我們票房暫時落後,但上座率和口碑數據非常漂亮!”
“而且觀眾的呼聲越來越高,很多人在社交平台要求增加排片。”
淩夜放下茶杯,淡淡一笑:“預料之中。”
“那我們接下來怎麼辦?”
“繼續等。”
喜歡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請大家收藏:()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