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早上10點,各大媒體平台準時發布首日票房戰報。
《天穹堡壘》以1.8億的驚人成績登頂。
頭版頭條的標題極儘誇張:“開啟藍星科幻新紀元!《天穹堡壘》首日票房破紀錄!”
“陸景明攜手高誌強,用八億投資詮釋什麼叫真正的電影工業化!”
“暑期檔王者降臨,《天穹堡壘》強勢碾壓所有競品!”
而在榜單的末尾,《夏洛特煩惱》的票房數字——520萬,顯得格外刺眼。
媒體有意無意地將其歸入“其他”一欄,配了一個不超過一行的小字說明。
星耀娛樂,高誌強的辦公室裡香檳酒瓶已經打開。
“哈哈哈!1.8億對520萬!”
高誌強舉著高腳杯,臉上寫滿了得意。
“這就是不自量力的下場!”
“淩夜以為靠幾首歌就能在電影圈橫行?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助理小王在旁邊賠笑:“高總英明,一開始就看穿了淩夜的底細。”
“那小子現在弄得頭破血流,這回知道電影圈的水有多深了!”高誌強抿了一口香檳。
然而,在藍星最大的實時數據分析平台“藍星趨勢”上,另一幅景象正在悄悄上演。
與票房的冷清截然相反,“馬冬梅”、“袁華”、“我的區長父親”等詞條的搜索和討論指數,正在呈現出一條近乎垂直的恐怖曲線。
24小時內,暴增超過3000!
這些詞彙的熱度甚至已經超過了“陸景明”和“天穹堡壘”。
千達院線總部,數據分析中心。
陳默坐在電腦前,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數據正在瘋狂跳動。
作為業內頂尖的數據分析師,陳默從未見過如此詭異的現象。
“小王,你再確認一遍這個數據。”陳默指著屏幕上一個紅色的數字。
“《夏洛特煩惱》的場均人次是148人,《天穹堡壘》是105人。”
助手小王愣了愣:“陳哥,這個數據核實過三遍了,絕對沒問題。”
陳默推了推眼鏡,心裡湧起一股不安的預感。
影廳平均容量是150人,148的場均人次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幾乎每場都是爆滿!
而《天穹堡壘》雖然場次多得多,但很多場次的上座率隻有七成左右。
“這個數據必須立刻上報!”陳默站起身。
他快速整理了一份緊急報告,核心內容直指一個被所有人忽略的恐怖事實:
按照當前的場均人次推算,如果給《夏洛特煩惱》相同的排片量,其票房將輕鬆突破3億!
十分鐘後,陳默敲響了總監李總的辦公室門。
“李總,這是今天的數據分析報告,有個情況需要您馬上了解。”
李總正在和幾個高管慶祝《天穹堡壘》的大獲成功,心情極好。
“什麼情況?”他隨手接過報告。
當看到報告內容時,李總的臉色瞬間變了。
“陳默,你這是在玩什麼數據遊戲?”李總一把將報告摔在桌上。
“《夏洛特煩惱》520萬票房,《天穹堡壘》1.8億,這就是事實!”
“你跟我說什麼場均人次?場均人次能當錢花?”
陳默急了:“李總,您聽我解釋,這個數據說明…”
“說明什麼?”李總猛地站起身,臉色鐵青。
“說明我們的排片策略有問題?說明我們應該給一個520萬票房的電影增加排片?”
“總票房才是唯一真理!其他都是虛的!”
“我警告你,不要再提交這種擾亂軍心的報告!”
“否則彆怪我懷疑你的專業能力!滾出去!”
陳默被罵得灰頭土臉,隻能灰溜溜地離開辦公室。
但走出門的那一刻,他心裡的不安更加強烈了。
中午12點整,藍星最權威的電影評分網站“光影之錨”準時解鎖評分。
《天穹堡壘》開分7.1分。
評論區瞬間炸了:
“特效確實牛,但劇情真的很尬。”
“八億投資全花在特效上了吧?故事講得跟流水賬一樣。”
“陸景明還是那副麵癱臉,全程靠特效撐著。”
“看完有種被掏空的感覺,華而不實。”
ax效果絕了!”
“科幻電影新標杆,值回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