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評論像一顆投入水池的石子,立刻激起了漣漪。
有人回複:“你這話不對吧?人家拍電影是為了讓更多人看見我們的困境,不是來扶貧的。”
但很快,更多類似的聲音冒了出來。
“為什麼不對?他拍的是我們的故事,我們就該有發言權!”
“對啊,他拍電影能賺幾千萬,分一點給我們怎麼了?”
“淩夜要是真有良心,就應該拿出票房的一部分成立基金會!”
這些聲音越來越多,越來越刺耳。
很快,另一個id“為我兒續命”的賬號發了一條新微博,並且了淩夜和幻音工作室的官博:
“淩夜老師,看了你的預告片,我哭了三天,我兒子的情況和電影裡一模一樣,我們家已經山窮水儘了,求求你發發慈悲,幫幫我們吧!這裡是我的收款碼。”
緊接著,幾十個相似的id,像是約好了一樣,開始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
他們的話術出奇的一致:先聲淚俱下地講述自己的悲慘遭遇,然後話鋒一轉,開始對電影主創進行道德綁架。
“你們拍我們的苦難,賺得盆滿缽滿,我們得到了什麼?”
“彆光讓我們感動,來點實際的!”
“強烈要求《我不是藥神》劇組成立專項基金,主演和導演必須捐款!”
“淩夜,你睡得著嗎?你電影裡的每一個鏡頭,都是我們正在流的血和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聲音像蝗蟲一樣,鋪天蓋地地湧來。
原本沉重而肅穆的評論區,風向在短短兩個小時內,徹底變了味道。
那些剛剛被白啟文章和真實病友留言感動的路人,點進來一看,頓時懵了。
“這…怎麼開始要錢了?”
“感覺有點變味了啊,剛才還在說共鳴,現在怎麼變成索要了?”
“我剛才還挺感動的,現在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更多的人開始質疑:
“這些人到底是真病友,還是來碰瓷的?”
“果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我就說嘛,窮人就是窮人,給點陽光就燦爛,給點同情就伸手要錢。”
天馬影業的水軍立刻下場,開始引導輿論。
“看到了吧?這就是淩夜煽動民意的後果,養出了一群網絡乞丐。”
“真惡心,一場賣慘的狂歡,最後變成了貪婪的鬨劇。”
“白啟那老頭還在那兒吹什麼記錄真正的人間,這就是真正的人間?一群要飯的!”
輿論的風向,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徹底逆轉。
那些真正的病友家屬,看著評論區裡越來越多的索要和謾罵,都沉默了。
他們想辯解,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說。
因為那些偽裝成病友的水軍賬號,說的話和他們的遭遇太像了,像到讓人分不清真假。
而那些原本被觸動的路人,此刻隻剩下了厭惡和冷漠。
“算了,不看了,煩死了。”
“淩夜這電影,我是不會去看的。”
“本來還挺期待,現在一點興趣都沒了。”
天馬影業宣發部,年輕員工看著飛速攀升的負麵評論數據,興奮地拍了拍桌子。
“總監,成了!輿論徹底反轉了!”
宣發總監盯著屏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顧導這招,真狠。
喜歡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請大家收藏:()讓你寫公益歌,沒讓你寫哭全網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