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既白。
靜思齋窗外,晨光透過薄霧,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淺淺光影。
秦詩玥推開窗。
冷風灌進來,吹散了徹夜未散的檀香。
她站在窗邊,任憑冷風拂過臉頰。
混沌的頭腦清醒了些。
回到電腦前,點開九州風雅頌討論區。
滿屏都是嘲諷。
“網文舔狗。”
“護主狂魔。”
“西瓊州的恥辱。”
每一個字眼都在往她臉上抽。
秦詩玥端起茶盞,茶水早已涼透。
她放下茶盞。
眼神從迷茫變得清明,又從清明變得淩厲。
怒火從胸腔升起。
這怒火不是為了自己被罵。
而是為了那些驚才絕豔的作品,被這群有眼無珠的東西肆意踐踏。
她突然笑了。
笑得有些諷刺。
她終於想通了。
“酒後少女的夢”這個俗到骨子裡的筆名,根本不是品味低下。
那是極致的傲慢。
對世俗的蔑視。
用最爛的名字,寫傳世的文章,你們看不懂?那是你們眼瞎。
秦詩玥看向牆上的書法作品。
那是祖父留下的字——“文以載道”四個字。
她眼神變得堅定。
她不僅要為那首詞正名。
更要為那部她自己也曾鄙夷過的小說正名。
拉過鍵盤。
登錄“青燈古卷”賬號。
後台99+的私信,全是謾罵。
她連看都沒看,直接點開發帖。
清晨的書房裡,隻有鍵盤的敲擊聲。
她的手速很快。
那些壓抑了一整夜的激情,此刻全部傾瀉而出。
標題欄裡,她輸入一行字:
《文無第一,俗亦可登大雅之堂——再論<鬼吹燈>之文化內核》
輸完這行字,她嘴角勾起冷笑。
這一次,她不談詩詞。
她要單刀直入,從文化根基上撕開這些人的無知。
正文開始。
“昨夜看完《鬼吹燈》,我一夜未眠。”
“不是因為恐懼,是因為震撼。”
“作為一個在西瓊州長大、浸淫古籍十餘年的人,我必須說——《鬼吹燈》是我見過的,對傳統文化最深刻、最大膽的再創作。”
“那些說它是垃圾的人,麻煩先把《四方異物誌》《幽玄錄》《玄鏡秘要》這三本書讀完再來說話。”
她完全進入了狀態。
“先說人點燭,鬼吹燈這條規矩。”
“這不是作者瞎編的,這是有文化根源的。”
“《玄鏡秘要》第七卷《陰陽互感篇》裡明確記載:凡入冥府之地,需燭光為媒,陽氣為引。人燃燭,示有生者入內;燭若滅,則陰氣盛而陽氣衰,生者當速退,否則必遭不測。”
“看到沒有?這跟人點燭,鬼吹燈的設定幾乎一模一樣!”
“作者不是瞎寫,而是在用通俗語言,複活古籍中那些被遺忘的文化!”
她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
那種找到知音的興奮感,讓她停不下來。
窗外傳來鳥鳴聲。
她充耳不聞。
“再說。”
“你們以為這隻是個搞笑俗稱?”
“錯了!大錯特錯!”
“《四方異物誌·西南卷》裡記載過一種墓穴異變現象:屍身久埋地下,若遇陰煞之氣聚集,或經特殊煉製,可化作不腐之軀,形如裹布之物,凶戾異常。”
“裹布之物是什麼?用白話說,不就是粽子嗎?”
“作者用最通俗的詞彙,指代最古老的傳說,這叫什麼?這叫文化轉譯!”
秦詩玥停下來。
端起茶盞喝了一口。
茶早就涼透了。
但她根本感覺不到。
繼續打字。
“還有摸金符發丘印這些設定。”
“你們以為是作者拍腦袋想的?”
“《幽玄錄》裡明確記載過古代盜墓者的門派體係!”
“其中就有觀星定位,尋龍點穴的摸金一派,以及官方授權,專司盜掘的發丘一脈!”
“作者隻是把這些史料裡晦澀難懂的記載,用故事形式重新演繹了一遍!”
“這不是胡編亂造,這是文化考古!”
她眼睛裡閃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