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冬陽暖藥
小雪過後,斷星崖難得放了晴。冬陽透過光禿禿的槐樹枝椏,在藥鋪院裡灑下斑駁的金斑,像誰撒了把碎金子。阿芷把藥圃裡收的藥材都搬出來曬,當歸、黃芪、枸杞……擺了滿滿一院子,空氣裡飄著濃濃的藥香,混著陽光的味道,暖融融的。
小石頭蹲在院裡翻曬陳皮,這是他前年曬的,顏色已經變成深褐色,聞著有股醇厚的甜香。“再曬半個月,就能入藥了。”他用手搓了搓陳皮,碎屑落在掌心,帶著陽光的溫度。
林婉兒端著木盆出來,裡麵是剛洗好的草藥布包。“張奶奶的藥該換了,”她把布包晾在繩子上,“昨天去看她,咳嗽輕多了,能喝下半碗粥了。”
“那就好,”小石頭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那方子果然管用,太爺爺的法子錯不了。”他望著遠處的山路,小姑娘昨天捎信來說,奶奶想喝藥鋪的小米粥,“下午我去送些小米和新曬的陳皮,陳皮粥能理氣,對她的身子好。”
小芽兒拿著根樹枝,在曬藥的竹匾間跑來跑去,嘴裡念叨著藥材的名字。這是小石頭教她的,說認得藥材才能懂藥性,就像認得五穀才能懂日子。“這是當歸,補血的;這是枸杞,能明目……”她指著竹匾裡的藥材,像個小大夫。
墨羽跟在她身後,時不時用爪子扒拉一下枸杞,被林婉兒瞪了一眼,趕緊縮回爪子,乖乖蹲在旁邊曬太陽,尾巴搖得慢悠悠的。
李逸風從鎮上回來,肩上扛著袋新米,手裡還提著塊臘肉。“石頭,張嬸家殺了年豬,給咱送了塊肉,說是謝你治好了她孫子的咳嗽。”他把臘肉掛在屋簷下,油珠順著肉皮往下滴,在地上積了個小小的油點。
“替我謝謝張嬸。”小石頭笑著說,“正好,把這臘肉切成丁,和小米一起煮,給張奶奶送去,補補身子。”
林婉兒已經去灶房忙活了。小米淘洗乾淨,放進陶罐裡,加足山泉水,小火慢慢熬。她又把臘肉切成丁,等米粥熬得差不多了,再撒進去,攪一攪,香氣立刻漫了出來,混著陳皮的香,勾得人直咽口水。
“真香啊。”小芽兒趴在灶門口,看著陶罐裡翻滾的米粥,鼻尖都快碰到罐壁了。
“等會兒給你盛一碗,”林婉兒笑著刮了點粥湯喂她,“小心燙。”
午後的陽光更暖了。小石頭提著裝著米粥和陳皮的籃子,往張奶奶家走。山路被曬得軟軟的,踩上去很舒服。沿途的枯草上還沾著霜花,在陽光下閃著亮,像撒了把碎鑽。
到了張奶奶家,小姑娘正坐在門檻上縫鞋底,見小石頭來了,趕緊站起來:“石大夫!”
屋裡,張奶奶靠在床頭,精神好了不少,見小石頭進來,想笑,卻咳了兩聲。“讓你費心了……”
“您彆客氣,”小石頭把米粥倒進碗裡,“嘗嘗這陳皮臘肉粥,熱乎著呢。”
小姑娘趕緊端著碗喂奶奶,張奶奶喝了兩口,眼裡泛起淚光:“比城裡館子做的還香……”
小石頭坐在床邊,給張奶奶把了脈,又調整了藥方:“這幾味藥加了些溫補的,您身子虛,得慢慢補。”他從籃子裡拿出林婉兒做的棉襖,“這是新做的,您穿上暖和。”
從張奶奶家出來,夕陽把山路染成了金紅色。小石頭提著空籃子往回走,心裡踏實得很。他想起太爺爺說過,行醫就像種莊稼,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對病人用心,病就會對你客氣。
回到藥鋪時,林婉兒正在收藥材,夕陽照在她身上,像鍍了層金邊。“回來了?”她笑著問,“粥喝著還好嗎?”
“好,張奶奶說比城裡館子的還香。”小石頭走過去,幫她把枸杞收進布袋裡,“婉兒,有你在,真好。”
林婉兒的臉頰紅了,低頭把藥材捆紮好,陽光落在她的發梢,亮閃閃的。院裡的藥香在暮色中漸漸沉澱,像日子裡那些說不出的暖,悄悄浸進心底。
小石頭知道,這冬陽下的藥材,這陶罐裡的米粥,這身邊的人,都是歲月釀的藥,能治世間所有的寒。而他要做的,就是守著這藥鋪,守著這日子,讓這暖,一年年,一代代,傳下去。
喜歡迷案追緝:靈蹤異事簿請大家收藏:()迷案追緝:靈蹤異事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