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9年的戰國戰場,燕國和齊國這場持續六年的拉鋸戰,本以為要演變成世紀圍城,結果半路殺出個牛魔王——確切地說,是一群被打扮成妖魔鬼怪的火牛,直接把燕軍百萬雄師嚇得集體破防。而這場史詩級反轉的導演,正是被後世稱為戰國特效大師的田單。
事情還得從燕國大將樂毅率領五國聯軍狂揍齊國說起。短短半年,齊國七十多座城池淪陷,隻剩即墨和莒城兩座釘子戶。即墨守將在一次戰鬥中光榮下線,群龍無首之際,大家突然發現,平時管市場收稅的田單,居然是個隱藏的軍事天才。這位前市場管理員搖身一變,成了即墨城的扛把子。
燕軍這邊,統帥樂毅也是個狠角色,把即墨圍得水泄不通。但田單可不是吃素的,他先是放出樂毅故意不攻城,想在齊國當老大的謠言。燕惠王一聽,瞬間打翻了醋壇子:好你個樂毅,我讓你打仗,沒讓你占地盤!一道聖旨下去,把樂毅撤職查辦。新上任的騎劫,那水平和樂毅比,簡直就是青銅遇上王者。
田單一看時機成熟,開始了他的迷惑行為大賞。他先是讓城裡百姓吃飯前,必須在院子裡祭祀祖先。這一舉動直接把飛鳥都吸引過來,天天在城頭盤旋。城外的燕軍看得目瞪口呆:這即墨城怕不是被神仙罩著?緊接著,田單又派間諜放話:齊軍最怕燕軍割俘虜的鼻子,這樣即墨人肯定嚇破膽!燕軍一聽,還真照做了。即墨百姓看到同胞被割鼻,氣得摩拳擦掌,發誓要和燕軍死磕到底。
但這都隻是開胃菜,真正的大招還在後麵。田單把城裡的牛全部集中起來,給它們披上大紅綢緞,畫上五彩斑斕的龍紋,牛角上綁上鋒利的匕首,牛尾巴捆上浸透油脂的蘆葦。這造型,說是去打仗,不如說是要參加戰國奇幻大遊行。與此同時,田單又征集了五千精壯士兵,給他們畫花臉、穿奇裝異服,活脫脫一群從《山海經》裡跑出來的妖怪。
決戰前夜,田單命人在城牆根挖了幾十個洞。夜深人靜時,士兵們點燃牛尾巴上的蘆葦,火牛們被燙得嗷嗷叫,發瘋似的朝著燕軍大營狂奔。五千妖怪兵緊跟其後,城裡的百姓也傾巢而出,敲鑼打鼓,喊殺聲震天。燕軍從睡夢中驚醒,睜眼就看見一群渾身冒火、畫著鬼臉的衝過來,當場就炸了鍋。
火牛陣所到之處,燕軍不是被牛角上的匕首刺死,就是被踩成肉餅。那些被嚇破膽的士兵,有的褲子都沒穿好就開始逃命,整個燕軍大營亂成一鍋粥。騎劫還沒搞清楚狀況,就被亂軍砍死。田單乘勝追擊,那些之前被燕國占領的七十多座城池,聽說齊軍開掛了,紛紛響應,簞食壺漿迎接王師。就這樣,田單帶著他的動物軍團,上演了一出教科書級彆的逆風翻盤,把齊國從滅國邊緣硬生生拽了回來。
司馬光說
田單以孤城抗強燕,六年而不懈,終能施奇計破敵,複齊國七十餘城,其智其勇,千古罕見。然觀其所用之計,雖曰奇謀,實乃因勢利導,激民之憤,順天應人。夫戰者,非獨恃勇力,亦在民心向背。田單知百姓之不可辱,故能以火牛之陣,一鼓作氣,成就複國大業,此誠可為後世用兵者法也。
作者說
田單的火牛陣,堪稱古代戰爭史上最狂野的創意。他用事實證明:打仗不一定要拚人數和裝備,有時候腦洞大開的創意,比千軍萬馬更有殺傷力。從散布謠言離間敵軍,到用祭祀引飛鳥製造,再到把火牛變成移動炮台,田單把心理戰、信息戰、特種作戰玩得明明白白,妥妥的古代營銷大師。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麵臨看似無法突破的困境。是像即墨城百姓那樣坐以待斃,還是學田單另辟蹊徑?答案不言而喻。有時候,打破常規的奇思妙想,往往能成為破局的關鍵。當然,咱不用真的去訓練火牛,但這種敢於創新、永不言棄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畢竟,人生這場戰役,需要的不隻是蠻力,更要有智慧和勇氣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火牛陣。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