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桓帝年間,堪稱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劇本現場。這邊廂,田野裡荒草叢生,農民們餓得啃樹皮;朝堂上大臣們吵得麵紅耳赤,國庫的賬本薄得能透光;倉庫裡更是空蕩蕩,連老鼠進去都得含淚搬家。再加上各地戰亂不斷,老百姓拖家帶口四處流浪,活脫脫一部人間疾苦大片。
可咱們這位桓帝皇帝呢?偏要在這節骨眼上整一出皇家狩獵真人秀。他先是風風火火跑到廣成苑,帶著大隊人馬追兔子攆野雞,玩得那叫一個不亦樂乎。還沒玩夠,又馬不停蹄跑到函穀關打卡,接著一頭紮進上林苑,繼續沉迷於皇家打野的快樂無法自拔。這陣仗,旌旗招展鑼鼓喧天,隨行隊伍浩浩蕩蕩,所到之處雞飛狗跳。
看著皇帝玩得這麼嗨,滿朝文武大多敢怒不敢言。畢竟誰都知道,在領導玩得正上頭的時候潑冷水,那不是找不痛快嗎?但偏偏有個老炮兒看不下去了——光祿勳陳蕃。這位老爺子平時就以脾氣倔、說話直聞名,此刻氣得胡子都快翹到天上去了,擼起袖子就開始寫奏折,那架勢,仿佛要把滿腔怒火都塞進字裡行間。
陳蕃的奏折一開篇,就像個毒舌段子手:陛下啊!您瞅瞅現在這天下,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妥妥的套餐!老百姓飯都吃不上了,您卻帶著大隊人馬到處打獵,又是彩旗飄飄,又是車馬喧囂,這陣仗是要去征服星辰大海嗎?他越寫越激動,直接開始翻舊賬:去年秋天雨下個沒完,好不容易盼到老百姓能種點麥子,您倒好,現在又讓他們停下農活,去給您打獵開路!這不是明擺著薅老百姓的羊毛嗎?哪有半點賢君體恤百姓的樣子?
奏折送到宮裡,桓帝正美滋滋地回味打獵的刺激場麵呢,一看陳蕃這措辭,臉瞬間黑得像鍋底。周圍的宦官們趕緊添油加醋:陛下,這陳蕃分明是在咒咱們大漢朝!桓帝氣得把奏折摔在地上,冷哼一聲:老東西就愛掃興!
可憐陳蕃在宮外眼巴巴等著皇帝的回應,等來等去卻石沉大海。他氣得在家來回踱步,逢人就吐槽:現在的年輕人指皇帝),一點都不聽勸!而桓帝呢?壓根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該打獵打獵,該玩樂玩樂,仿佛陳蕃的奏折隻是一陣耳邊風。
這場諫獵風波就這樣虎頭蛇尾地結束了。陳蕃氣得血壓飆升,桓帝玩得忘乎所以,而天下百姓依舊在水深火熱中苦苦掙紮。唯一留下的,是曆史書上一段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和陳蕃那封充滿火藥味的奏折。
司馬光說
古之明君,當以民為本,以社稷為重。桓帝之時,天下凋敝,百姓流離,而猶縱獵無度,實非明智之舉。陳蕃以忠直之心,冒死進諫,雖逆龍鱗而不改其誌,此乃社稷之臣也。惜乎桓帝不納,終失民心。治國之道,若罔顧民生而圖一己之樂,國之將傾,可立而待也。
作者說
陳蕃這波操作,堪稱古代版的職場硬剛!在領導玩得正嗨的時候,敢直接潑冷水,還把話說得這麼直白犀利,這膽量,簡直是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典範!但現實往往很殘酷,再有理的諫言,碰上油鹽不進的領導,也隻能變成廢紙一張。這事兒也給咱們提了個醒:有時候,光有勇氣還不夠,還得講究溝通技巧。不過話說回來,即便陳蕃沒能改變桓帝,他這份敢說真話的勁兒,依舊值得今天的我們豎起大拇指!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