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的天下,亂得像一鍋剛煮開的粥。各路諸侯你方唱罷我登場,曹操在北方忙著刷副本,孫權在江東搞家族企業,唯有劉備劉皇叔,還在荊州劉表的地盤上當臨時工,屯兵新野城,手裡沒多少兵,身邊缺靠譜謀士,每天看著自己日漸圓潤的大腿,都忍不住歎氣:這髀肉都長出來了,我的大業還沒影兒呢!
這天劉備正對著地圖發愁,謀士徐庶突然湊過來說:老板,我給您推薦個超級大牛!南陽有個諸葛孔明,人稱,本事大得很,您想見見不?劉備一聽倆字,眼睛都亮了,跟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在哪兒?快帶我去!徐庶慢悠悠地說:這位先生隱居隆中,脾氣有點特,您得親自去請才行。
劉備這人最大的優點就是禮賢下士,當下就備了點薄禮——大概是當時能拿出手的土特產,帶著關羽、張飛倆兄弟,顛顛兒地往隆中跑。誰知道剛到諸葛亮家門口,就被一個叫崔州平的路人其實是孔明好友)攔住了:孔明啊?出去浪了,沒說啥時候回來。劉備這趟算白跑,仨人騎著馬原路返回,張飛一路上嘟囔:這啥人啊,架子比主公還大!劉備隻能勸:人才嘛,脾氣怪點正常。
過了些日子,劉備估摸著該回家了,選了個黃道吉日,帶著關張二弟再赴隆中。偏偏天公不作美,剛走到半路,隆冬的風雪就鋪天蓋地而來,山路瞬間變成溜冰場,馬蹄子打滑打得比張飛的怒吼還響。好不容易挪到茅廬門口,敲開門,出來個小童子,眨巴著眼睛說:先生跟朋友采藥去了,說是要采夠一籃子才回來。
劉備站在風雪裡,凍得鼻子通紅,也沒脾氣,恭恭敬敬地寫了封信,大概內容是孔明先生我特崇拜您,求您出山幫我搞事業,托童子轉交,然後對著茅廬深深鞠了一躬,帶著滿身雪花失望而歸。張飛這回真急了:大哥!這分明是故意躲著咱!要不我一把火給他房子燒了,看他出不出來!被劉備狠狠瞪了一眼才消停。
又過了一個多月,春暖花開,草長鶯飛,劉備覺得這回總該能見到真人了。他特意沐浴更衣,換上最正式的衣服,第三次踏上前往隆中的路。剛到茅廬附近,就聽見裡麵有讀書聲,劉備趕緊讓隨從在外麵等著,自己輕手輕腳地往裡走。童子說:先生今早剛回來,正在堂上看書呢。
劉備走進內堂,見一個身長八尺、羽扇綸巾的帥哥正臨窗讀書,想必就是諸葛亮了。他趕緊躬身下拜,把姿態放得極低:漢室末胄劉備,久聞先生大名,前兩次來沒見著,今天能見到您,真是太幸運了!諸葛亮放下書,客氣地還了禮,請他坐下喝茶。
倆人一落座,劉備就打開了話匣子,把自己的煩惱一股腦倒了出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占著江東當土皇帝,我想匡扶漢室,可腦子不夠用,總打敗仗,先生您可得給我指條明路啊!諸葛亮微微一笑,開始了他的隆中對脫口秀:
曹操人多勢眾,咱暫時惹不起;孫權家在江東經營三代,根基穩,咱得跟他當朋友不能當敵人。您最好先拿下荊州和益州,那兒地勢好、家底厚,是創業的好基地。然後西邊跟少數民族搞好關係,南邊安撫好部落,對外跟孫權結盟,對內好好搞建設。等天下有變,就派一員大將從荊州打宛城、洛陽,您親自從益州出兵秦川,到時候老百姓肯定捧著飯歡迎您,複興漢室不就成了?
劉備聽得眼睛都直了,感覺腦子裡的迷霧一下子散了,激動得站起來再拜:先生說得太對了!簡直是撥雲見日啊!我雖然沒啥本事,但求您跟我走,幫我成就大業吧!諸葛亮看著劉備這三顧茅廬的誠意,又聽他說得情真意切,終於點頭了:既然您這麼看得起我,那我就跟您乾,願效犬馬之勞!
這下可把劉備樂壞了,當場就想拉著諸葛亮回新野。諸葛亮也不含糊,收拾了簡單的行李——估計就幾件衣服加幾本書,跟著劉備走了。路上劉備跟撿到寶似的,一路跟諸葛亮聊個不停,從戰略規劃聊到人才管理,恨不能把這幾年落下的課全補上。關羽和張飛剛開始還有點不服氣,後來聽諸葛亮分析局勢頭頭是道,也漸漸佩服起來。
到了新野,劉備特意給諸葛亮蓋了座辦公室,有事沒事就往他那兒跑,倆人經常促膝長談到半夜,感情好得讓關羽張飛都吃醋:大哥以前跟咱睡,現在天天跟那諸葛亮待一塊兒!劉備笑著說:我得到孔明,就像魚得到水一樣,你們可彆吃醋。
自此,諸葛亮正式上班打卡,成了劉備集團的首席戰略官。他先是火燒博望坡,小試牛刀就打了場勝仗,讓不服氣的人閉了嘴;後來又聯吳抗曹,舌戰群儒,促成赤壁之戰,幫劉備從臨時工變成了有自己地盤的創業公司老板。誰能想到,這場始於三次拜訪的,竟成了改變三國格局的關鍵一筆。
司馬光說
劉備三顧茅廬,非徒示禮,實乃知賢之明也。當是時,天下英雄各有其主,而備寄人籬下,無尺寸之地,孔明隱於隆中,懷經天緯地之才。非備之誠,不能動臥龍之興;非孔明之智,不能開昭烈之業。君臣相遇,如魚得水,此非偶然,乃誠心與奇才之共鳴。觀其隆中對,定三分天下之策,可知賢者所貴,在識時務、明大勢,更在遇知音而展其才。
作者說
這大概是古代最成功的獵頭案例了——一個求賢若渴的老板,三次上門招聘一個隱居的潛力股,最後不僅挖來了人才,還順便搞到了全套的創業計劃書。劉備的厲害之處,在於他能放下身段三顧茅廬,懂得人才是第一生產力;諸葛亮的聰明,在於他既考驗了老板的誠意,又看準了劉備這個潛力平台。職場上不也這樣?好老板能容忍你的,好員工能回報他的,這種雙向奔赴的君臣上下級)關係,才是乾成大事的秘訣。所以說,找工作彆怕多麵試幾家,招人才彆怕多跑幾趟,對的人,值得你風雪兼程去遇見。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