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3年的正月,長江兩岸還凍得結結實實,曹魏與東吳的大軍卻在江陵城外展開了一場冰與火的較量。這時候的江陵就像塊被兩家公司爭搶的黃金地段,而江中的中洲,則是這塊地段裡最關鍵的核心辦公區——誰拿下它,誰就能在對峙中占據絕對優勢。曹魏集團的項目總監曹真,正盯著地圖上這個江心小島,心裡盤算著怎麼給東吳來個閃電並購。
要說這場仗的背景,簡直是三國版職場拉鋸戰。曹丕剛稱帝沒多久,就想給東吳來個下馬威,派曹真帶著大軍南下,把江陵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可江陵城地勢險要,東吳守將朱然又硬得像塊啃不動的骨頭,魏軍攻了好幾個月,除了損兵折將,連城牆磚都沒摳下來幾塊。曹真在軍帳裡急得直轉圈,活像完不成kpi的部門主管,天天對著地圖歎氣:再拿不下江陵,陛下的問責詔書就要寄到前線了!
這時候,副將張合給曹真支了個招:咱們彆死磕江陵城了,江中間的中洲才是關鍵!那地方就像卡在東吳嗓子眼的魚刺,拿下它,朱然的糧草補給就斷了,到時候不攻自破!張合這主意可不是拍腦袋想的,他早就派探子摸清楚了——中洲是東吳的後勤倉庫,不僅囤著糧草,還是連接江陵城與後方的交通樞紐,島上的守軍不多,防守相對薄弱。曹真一聽拍大腿:這主意好!就像打遊戲繞後偷塔,比正麵硬剛聰明多了!
可執行起來沒那麼容易。中洲四麵環水,當時正值正月枯水期,江水雖淺,但坐船過去動靜太大,容易被東吳發現;要是直接鳧水,天寒地凍不說,士兵們背著盔甲武器,沒等上岸就凍成冰棍了。曹真和張合對著江景開了三天戰略研討會,最後想出個聲東擊西的損招:先派一支小隊在江陵城北佯攻,把東吳的注意力吸引過去,再讓張合帶著精銳部隊趁夜偷襲中洲。
行動前夜,曹真特意讓夥房給士兵們燉了羊肉湯,還每人發了兩斤燒酒禦寒。張合一邊給盔甲塗防滑油,一邊給手下打氣:兄弟們加把勁!拿下中洲,回去給你們請功領賞,讓陛下給你們發最佳攻堅獎士兵們喝著熱湯,搓著凍紅的手,眼裡閃著年終獎在向我招手的光芒,倒比平時訓練還積極。
三更時分,曹魏軍營突然鑼鼓喧天,城北的魏軍舉著火把猛攻城牆,喊殺聲震得江水解凍似的嘩嘩響。東吳守將朱然果然上當,趕緊調派主力去城北支援,連中洲的巡邏兵都抽走了不少。這時候的張合正帶著部隊摸到江邊,乘著小船悄咪咪過江,活像一群深夜加班的特種兵。江風刮得人臉生疼,士兵們咬著牙不吭聲,連船槳劃水都儘量放輕,生怕打破這深夜的寂靜。
等東吳發現不對勁時,張合的部隊已經像神兵天降似的登上了中洲。島上的守軍還在睡夢中,被魏軍的喊殺聲驚醒,揉著眼睛就成了俘虜,活像上班摸魚被抓包的員工。有幾個反應快的想放信號箭,剛把箭搭在弓上,就被魏軍的刀架在了脖子上,隻好乖乖放下武器投降。張合一邊指揮士兵控製渡口,一邊讓人在島上豎起曹魏的軍旗,那速度比現代快遞小哥送貨還麻利。
等朱然在城北打退佯攻部隊,才發現中洲方向火光衝天,這才明白自己中了調虎離山計,氣得差點把指揮刀扔江裡。他趕緊派船隊去搶中洲,可這時候張合已經站穩腳跟,在岸邊架起了弓箭和投石機,東吳的船隻剛靠近就被砸得粉碎,就像撞在了銅牆鐵壁上。朱然站在城樓上看著中洲的魏軍軍旗,心疼得直抽氣——那可是東吳囤積了三個月的糧草啊,這下全成了魏軍的戰利品。
曹真收到捷報時,正在軍帳裡啃乾糧,當場把乾糧扔了,拍手大笑:張合這小子真給力!這下朱然成了沒米下鍋的巧婦,看他還能撐多久!他立刻下令全軍乘勝進攻,把江陵城圍得更緊了,還讓人在中洲築起營寨,徹底切斷了東吳的補給線。消息傳到洛陽,曹丕樂得當即下旨:給曹真、張合加官進爵!這波操作必須給滿分!
拿下中洲後,魏軍的日子一下子舒坦起來。原本需要從後方長途運輸的糧草,現在直接用中洲的儲備,士兵們頓頓有肉吃,士氣漲得比江水還高。而江陵城裡的東吳士兵卻越來越慘,糧草一天天減少,連朱然都開始省著吃飯,守城的士兵餓得當差都打晃,哪還有力氣打仗?這場奪島大戰的勝利,徹底扭轉了戰局,讓曹魏在與東吳的對峙中從被動挨打變成了主動施壓。
司馬光說
《資治通鑒》記載這段戰事時,特彆強調曹真、張合的審時度勢。在司馬光看來,用兵之道不在於兵力多少,而在於能否抓住要害。江陵之戰久攻不下,曹真沒有一味強攻,而是聽從張合建議奪取中洲,這正是以巧破拙的典範。他認為,治國理政與用兵打仗同理,遇到難題時不能蠻乾,要像曹真這樣找到問題的關鍵,才能事半功倍。
作者說
這場奪島大戰藏著個有趣的職場攻堅法則:硬拚不如巧取,就像現代職場中,與其死磕複雜的任務,不如找到關鍵節點逐個突破。曹真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懂得換賽道競爭——既然正麵攻不下江陵,就轉頭奪取中洲這個命脈節點,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收益。更值得稱道的是張合的執行力,接到命令後不打折扣地完成,甚至比預期做得更好,這種戰略正確+執行到位的組合,恰恰是成功的關鍵。其實不管是打仗還是工作,找準這樣的核心目標,再配上精準執行,就沒有拿不下的江陵城。
本章金句:真正的勝利從不是硬碰硬的消耗,而是找準要害的精準出擊。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曹真,麵對久攻不下的江陵城,你會選擇強攻硬拚,還是像曆史上的曹真這樣尋找關鍵節點突破?若手下提出不同意見,你會如何判斷,采納與否?通過三國曆史,檢驗一下自己當老板,當領導是否合格,這就是曆史賦予我們的鍛煉自己提升智慧以及思考人生的機會!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