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八年的春天,魏國揚州邊境的空氣比冰鎮梅子湯還涼。邊境守軍每天盯著江南方向,眼睛都快瞪出了血絲——吳國那邊動靜太大了:建業城的軍營裡號角吹得震天響,糧草一車車往江邊運,連當地漁民都來報告:江麵上戰船排得像魚鱗,聽說吳王要親自帶兵打過來了!
消息傳到揚州刺史諸葛誕的辦公室,這位剛上任沒多久的刺史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圍著地圖轉了三圈,手指在淮河沿線戳來戳去,嘴裡念叨:這孫權老狐狸,早不打晚不打,偏偏這時候來湊熱鬨!桌上的茶杯被他碰得叮當響,剛泡的茶葉還沒舒展,就被他一口悶了,燙得直吐舌頭。
手下將領們也炸開了鍋:刺史大人,趕緊調兵吧!讓合肥的守軍過來支援!要不咱們先退守壽春?等朝廷援軍到了再說!還有人更激進:直接渡江打過去,先下手為強!辦公室裡吵得像菜市場,人人臉上都寫著十萬火急。
諸葛誕使勁拍了下桌子:都彆吵了!快把安豐太守王基請來!他心裡清楚,這王基是個明白人,早年在荊州任職時就以料事如神出名,彆人看山是山,他總能看出山後麵藏著啥。
沒多久,王基慢悠悠地來了。這位太守穿著一身素色官服,手裡還拿著本兵書,臉上看不出半點慌張,倒像是來赴朋友的茶會。他剛坐下,諸葛誕就把軍情簡報往他麵前一推:王太守你看!孫權這架勢,是鐵了心要打過來了!你說咱們該咋辦?
王基拿起簡報,不緊不慢地翻著,手指在孫權發重兵於建業幾個字上停了停,又問:除了這些,還有彆的消息嗎?比如吳國最近朝堂上有啥動靜?
這時候誰還管他們朝堂啊!諸葛誕急得站起來,戰船都快開到淮河了!再不想辦法,咱們就得等著挨揍了!
王基放下簡報,給諸葛誕倒了杯涼茶:刺史大人先彆急,您想想,孫權這老爺子今年多大了?諸葛誕一愣:七十多了吧?這跟打仗有啥關係?
關係大了!王基掰著手指頭算,您想啊,打仗得靠啥?一是名將,二是謀主,三是內部安穩。可吳國那邊,陸遜前年沒了,朱桓這些能打的老將也走得差不多了,現在朝堂上能領兵的,要麼是剛出道的毛頭小子,要麼是靠親戚關係上位的紈絝子弟——就像田裡沒了壯勞力,光有鋤頭能種出糧食嗎?
他又拿起地圖,指著建業的位置:孫權這年紀,要是親自帶兵過來,國內誰看家?他那幾個兒子為了儲位鬥得跟烏眼雞似的,他前腳剛過江,後腳家裡說不定就翻天了——您要是老板,敢把公司大權扔了,自己去跑長途業務嗎?
諸葛誕皺著眉:可他派將領來也行啊!發了那麼多重兵,總不能是擺設吧?
派將領?他信得過誰呀?王基笑了,孫權這人,晚年跟變了個人似的,對誰都疑神疑鬼。以前用陸遜,後來疑人家謀反;用朱據,又因為一點小事賜死。現在朝堂上的人,走路都怕踩響了地磚,誰還敢真心給他賣命?他要是派個新將領,怕是夜裡都睡不著,總擔心將領趁機奪權——就像把錢交給總惦記著跑路的夥計,您能放心嗎?
這話讓諸葛誕安靜下來了。他想起前幾年吳國的內亂,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位,朝堂分成兩派,殺的殺、貶的貶,確實元氣大傷。
王基接著說:您再看他這架勢,又是吹號角又是運糧草,動靜搞得這麼大,反倒像是故意讓人看見的。真要打仗,哪會這麼大張旗鼓?早偷偷摸摸準備了。依我看啊,孫權這是心裡的小算盤打得劈啪響:國內不穩,他想靠要打仗的動靜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邊境,順便整頓一下軍紀,讓那些心思活絡的人不敢亂動——這就像家裡孩子吵吵鬨鬨,家長故意說再吵就把你們扔出去,其實就是想鎮住場麵,不是真要扔。
旁邊的參軍忍不住插嘴:可萬一他真打過來咋辦?咱們不準備,豈不是要吃大虧?
王基搖搖頭:準備得有章法,不能瞎折騰。咱們隻要把邊境的斥候派得遠一點,加固一下城防,該種地種地,該練兵練兵,按兵不動就行。他要是真想來,見咱們早有準備,心裡更打鼓;他要是裝樣子,咱們瞎調兵遣將,反倒浪費糧草,還讓底下人慌了神——就像遇見打雷,先看看烏雲真不真,彆一聽見響就趕緊收衣服,說不定隻是過雲雨。
諸葛誕聽著覺得在理,心裡的石頭落了一半。他按王基說的,沒急著調兵,隻是加強了偵察和城防,每天該處理政務處理政務,該視察農田視察農田,邊境的氣氛反倒慢慢緩和下來了。
過了一個多月,江南那邊的動靜果然小了。戰船悄悄退回了港口,糧草又運了回去,建業城的號角聲也稀疏了。派去的細作回來報告:孫權根本沒出兵的意思,那段時間確實在整頓內部,處置了幾個趁機作亂的宗室。
消息傳來,揚州的將士們都鬆了口氣,紛紛說:還是王太守看得準!差點被孫權的虛張聲勢騙了!諸葛誕更是後怕:多虧沒瞎折騰,不然糧草白花不說,還得被朝廷笑話咱們沉不住氣。
司馬光說
《資治通鑒》裡,司馬光老爺子常強調見微知著的重要性。天下之事,往往外繁內實者少,外張內虛者多。孫權的重兵與揚言,不過是;名將凋零、內憂未平,才是。王基之智,不在能掐會算,而在能透過喧囂看本質——知彼之短,曉己之長,不被表麵動作牽著走,方為謀事之道。
作者說
這故事哪是講打仗,分明是教我們怎麼拆穿生活裡的虛張聲勢。職場上總有人喊著我要跳槽,其實隻是想漲工資;商場上總有人說這單不賺錢,其實心裡早算好了利潤;生活中總有人抱怨日子沒法過,其實隻是想找個人傾訴。孫權的重兵威脅就像放大版的職場套路,表麵的喧囂再熱鬨,也藏不住本質的破綻。真正厲害的不是會,而是能:看一個人的真實意圖,彆聽他說什麼,看他缺什麼、怕什麼、真正在乎什麼——就像看一棵樹會不會結果,彆光看開了多少花,得看根紮得深不深。
本章金句
喧囂的雷聲未必帶來暴雨,真正的行動藏在細節的縫隙裡。
如果你是諸葛誕,聽到孫權揚言入侵的消息,會先急著調兵遣將,還是先像王基一樣分析形勢?你生活中遇見過類似虛張聲勢的實例嗎?歡迎留言分享。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