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泰始年間的洛陽城,比過年還熱鬨——不是因為豐收,也不是因為打仗贏了,而是皇帝要給自己挑媳婦了。這消息一傳開,滿城適齡姑娘家的窗戶都蒙上了層灰,不是沒人擦,是姑娘們哭的眼淚把玻璃都糊住了。
一、史上最霸道的禁婚令
晉武帝司馬炎大概覺得自己後宮的鶯鶯燕燕還不夠熱鬨,某天突然拍板:傳朕旨意,公卿以下人家的閨女,都給朕送到宮裡來!沒選上之前,誰也不許嫁人!這道聖旨下來,洛陽城直接炸了鍋。
有戶姓王的小官,本來定了臘月給兒子娶媳婦,彩禮都送了,結果聖旨一到,親家連夜把閨女接回了家,理由很硬核:萬一被皇上看中,你家小子不就成了皇親國戚的前夫?這福氣你消受得起嗎?急得王家老太太拿著拐棍追著親家打,邊打邊罵:我兒子娶的是媳婦,不是娘娘!
更絕的是城南的張屠戶,他家閨女剛及笄,聽說要選妃,連夜讓老婆把閨女頭發剪了,臉上抹了鍋底灰,穿著破棉襖在豬圈裡拱了三天,愣是把個水靈姑娘折騰成了野豬精。選妃官來的時候,一進門就被熏跑了,邊跑邊喊:這戶不用看了,皇上見了得以為進了盤絲洞!
二、皇後的奇葩審美
選妃這事兒,按規矩得皇後先把關。楊皇後是個實在人,審美卻清奇得很——她挑姑娘,不看臉蛋好不好看,專挑膚白、個高的。有回選上來個姑娘,眉清目秀跟畫裡走出來似的,楊皇後掃了一眼就擺手:不行不行,太矮了,站在宮裡像個墩子。旁邊太監小聲嘀咕:皇後娘娘,您這是選妃子還是選旗杆呢?
晉武帝在旁邊看得直跳腳。他看中個卞家姑娘,那姑娘眼如秋水,笑起來倆酒窩能盛酒,武帝當場就拍板:這姑娘不錯,留下!楊皇後趕緊攔著:皇上三思!卞家是名門望族,讓她家閨女做妃子,屈就了!
武帝一聽就火了,拍著桌子站起來:合著你挑的都是高個子大白臉,我看中個好看的倒不行?行,這活兒我自己乾!說著就搶過選妃的花名冊,親自動手。看中哪個,就叫人拿塊紅紗巾往姑娘胳膊上一係,跟菜市場挑豬肉似的,係了紅繩就等著過秤。
有個姓趙的姑娘不服氣,被係上紅繩後梗著脖子說:皇上選妃隻看臉,跟選美似的,成何體統?武帝樂了:朕是選妃子,又不是選宰相,不好看難道要選個麵黑的天天辟邪?氣得趙姑娘差點當場撞柱子。
三、五千姑娘的集體哭喪
第一輪選完還不夠,武帝覺得後宮空位還多,又下旨:再找五千個清白人家的姑娘來!小吏家的也行,隻要長得周正!這下可捅了馬蜂窩。
五千個姑娘被送進宮那天,場麵堪稱大型哭喪現場。有姑娘拉著娘的手哭:娘,我不想進宮,聽說宮裡的馬桶都是金子做的,坐著硌得慌!有娘哭女兒:傻閨女,到了宮裡彆跟人爭寵,皇上要是不喜歡你,就趕緊裝病回來,娘給你蒸肉包子!
最絕的是個將軍家的閨女,不哭不鬨,進了宮就往柱子上撞,侍衛攔都攔不住。武帝聽說了,好奇地去看,那姑娘抹著眼淚喊:我爹是打仗的,我生是將軍府的人,死是將軍府的鬼,才不做這籠中鳥!武帝被她逗樂了,居然真把她放回去了,還賞了十匹布,說:這性子,跟朕年輕時有一拚!
可大多數姑娘沒這好運。選上的愁眉苦臉,沒選上的更傷心——回去後街坊鄰居都指指點點:皇上都不要,肯定有啥毛病。有個沒選上的姑娘,回家後愣是半年沒出門,天天對著鏡子問:我到底哪兒不如那些被係紅繩的?
司馬光說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寫這事兒時,估計氣得胡子都歪了。他老人家肯定會說:晉武帝剛統一天下,不想著怎麼治理國家,反倒一門心思選妃,還禁止天下嫁娶,這叫什麼事?皇後選妃不重德行重身高,皇上選妃隻看臉蛋,如此荒唐,難怪西晉後來亂成一鍋粥!
作者說
其實這事兒換個角度看挺有意思——晉武帝的選妃內卷,早早就暴露了封建皇權的荒誕。他以為把全天下的美女都收進後宮是福氣,卻不知三千佳麗的眼淚能淹了整個皇宮;楊皇後看似在講規矩,實則用身高標準搞權力尋租;而那些哭哭啼啼的姑娘,不過是皇權遊戲裡的棋子。
最諷刺的是,這場轟轟烈烈的選妃大典,選來選去也沒選出個能幫武帝治理國家的賢內助,反倒讓後宮成了是非窩。後來八王之亂,那些曾經被紅繩係過胳膊的妃子們,跑得跑,死的死,連金馬桶都被搶了去。這告訴我們:用強權霸占的東西,終究守不住;靠顏值維係的關係,早晚要翻車。
本章金句
用皇權圈住的美人,不如用真心留住的知音。
如果你在西晉選妃現場,你會怎麼替楊皇後做選擇?是像她那樣死守自己的審美標準,硬磕皇上,還是有什麼更聰明的辦法既能達到自己目的,又不得罪皇上?歡迎點評!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