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成漢:亂世裡的"模範小區"與它的"管理漏洞"_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 > 第459章 成漢:亂世裡的"模範小區"與它的"管理漏洞"

第459章 成漢:亂世裡的"模範小區"與它的"管理漏洞"(1 / 1)

要是把西晉末年的天下比作個亂糟糟的大雜院,成漢絕對算其中最讓人羨慕的模範小區。這邊鄰居石勒家天天打群架,那邊司馬家的幾個兒子為搶遙控器吵得頭破血流,唯有李雄守著的蜀地小院,居然能做到晚上不用鎖門,快遞放門口三天都沒人動——這在當時簡直是天方夜譚。

這一切的開端,得從一個叫楊虎的搬家公司老板說起。這家夥本是梁州的地方官,大概是看夠了中原的鄰裡糾紛,某天突然打包了漢中的官吏百姓,浩浩蕩蕩投奔成漢。就像小區突然來了批新住戶,李雄不僅沒加收物業費,反而敲鑼打鼓歡迎。更絕的是,梁州土豪張鹹一看這架勢,直接把整個漢中當見麵禮送了過來,成漢的版圖瞬間從一居室三居室,漢嘉、涪陵、漢中都成了李家地盤。

李雄這人確實有兩把刷子。彆的政權招人就像菜市場搶貨,他卻搞精準招聘,看你會算賬就管財政,懂種地就去農科所,硬是把個草創政權辦成了人才市場。有回下屬推薦個隱士,說這人脾氣怪得很,給多少錢都不上班。李雄聽說了,拎著壺酒就去家訪,倆人蹲在田埂上聊了一下午,愣是把人請出山當教育部長。這種虛懷納賢的操作,在當時的老板裡簡直是一股清流。

要說成漢的民生福利,更是讓隔壁鄰居眼饞。男丁每年交三斛穀,女丁減半,這稅負放在西晉末年,就像現在月薪三萬隻交三百塊稅——簡直良心到家。有個從長安逃過來的難民寫回憶錄,說剛到蜀地時以為聽錯了,反複問官吏是不是每年三斛?不用交人頭稅、徭役稅、房產稅?得到肯定答複後,當場抱著柱子哭了,說這輩子終於不用為了交稅賣孩子了。

更難得的是,蜀地像是被老天爺單獨開了小灶,彆人那裡鬨蝗災,它這邊稻子沉甸甸;彆處打仗餓死人,這兒的糧倉堆到天花板。有史料說當時成漢路不拾遺,倒不是老百姓覺悟多高,實在是物資太充足,誰也犯不著為半袋米蹲大牢。有個小偷潛入富戶家,翻半天隻偷了雙草鞋,還被巡邏的抓住了——倒不是因為偷東西,是巡邏兵覺得現在誰還偷草鞋?肯定是精神有問題。

李雄的團隊分工也挺有意思。太傅李驤是個德育老師,天天在城裡推廣鄰裡互助公約,教大家彆打架彆罵人;大將李鳳則是小區外交發言人,負責跟周邊部落打招呼有空來串門啊,我家水稻豐收了。倆人一內一外,把成漢打理得像模像樣。更厲害的是,他們還辦學校、設史官,彆人家還在比誰的刀更鋒利,成漢已經開始教孩子們背《詩經》了。有個老秀才從洛陽逃過來,看到蜀地的學堂裡孩子們朗朗讀書,當場老淚縱橫:沒想到文脈居然在這兒續上了!

但這模範小區也不是沒毛病,而且有些問題簡直是祖傳頑疾。就說朝廷的禮儀製度吧,活脫脫一個沒規矩的家庭聚會。大臣們上朝跟趕集似的,有的穿官服,有的還穿著打補丁的便裝;李雄坐著龍椅,旁邊可能就有大臣蹲在地上嗑瓜子——反正也沒規定上朝必須站著。有回新科進士來謝恩,居然找不著宮殿大門,還是個掃地的大爺指了條路:喏,就那扇沒掛匾額的門,進去喊一聲老板我來了就行。

爵位濫發到什麼程度?大概相當於現在隨便路邊抓個人都是總經理。隻要你投奔成漢,李雄高興了就賞個爵位,導致大街上隨便扔塊磚頭,能砸到三個、五個。有個賣豆腐的老王,因為給李雄送了半年豆腐,某天突然被封了個關內侯,嚇得他差點把豆腐攤掀了:大人,我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全,當侯爺能乾嘛?結果發現還真不用乾嘛,這爵位就是個榮譽稱號,既不給工資也不分配土地——說白了就是張好人卡。

最要命的是官吏沒固定工資,這操作簡直是開源節流的歪門邪道。朝廷不給錢,官員們隻能自己想辦法,美其名曰向百姓索取,實際上跟變相收保護費差不多。有個清廉的縣令,實在拉不下臉向百姓要錢,全家餓得啃樹皮,最後還是李雄私下塞了袋米給他:你這傻小子,稍微靈活點嘛,收點土特產也行啊。無薪製導致官場風氣越來越怪,有本事的官員忙著搞,沒本事的就隻能硬搶,老百姓私下抱怨:還不如收固定稅呢,現在天天來敲竹杠,誰受得了?

軍隊更是個草台班子。說是軍隊,其實更像老鄉互助會,平時各乾各的農活,打仗了才湊到一起。將領們指揮全靠嗓門大,士兵們裝備五花八門,有人拿著鋤頭就上戰場,還有人帶著自家狗一起衝鋒——說是狗能預警。有回跟隔壁鄰居家打仗,成漢的士兵看到對方軍容整齊,居然嚇得掉頭就跑,將領氣得跳腳:咱們人比他們多!怕啥?士兵們嘟囔:人家穿得跟儀仗隊似的,咱們跟叫花子似的,打起來丟人!

就這樣,成漢像個捧著金飯碗討飯的主兒,明明手裡握著好牌,卻總在細節上掉鏈子。李雄在世時還能靠個人魅力鎮住場子,等他一去世,這些管理漏洞就成了致命傷。但不管怎麼說,在那個人命不如狗的年代,成漢能讓老百姓安穩過幾十年,已經算是難能可貴了。

司馬光說:成漢之興,在順民心、輕賦役;其弊,在廢製度、縱貪腐。亂世之中,能保境安民已屬不易,然無規矩不成方圓,縱有仁君,難救製度之失。觀其興衰,可知治國者,既要懷菩薩心腸,亦需持霹靂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作者說:成漢的故事像麵哈哈鏡,照出了與的悖論。在亂世,老百姓最需要的是活下去的安全感,李雄用寬鬆政策做到了這一點,這就超越了當時大多數統治者;但他忽略了,當活下去不再是問題,人們就會追求活得好——這時候製度、規矩就成了必需品。它提醒我們:管理的本質,是在與之間找平衡,太靈活會變成一盤散沙,太規範又會扼殺活力。成漢的與其實是一回事:用對付急診的辦法治慢性病,能救急,卻治不了根。

本章金句:亂世裡的安穩像塊補丁,能暫時遮住破洞,卻擋不住布料本身的朽壞。

如果你是文中的李雄,你會怎麼選擇?是先補製度漏洞還是先保民生寬鬆?要是你是那個清廉縣令,會跟著大家一起,還是硬撐著守底線?來評論區聊聊吧。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外星異種馴化手冊[人外] 第九回響 戰神狂醫 漢末職場,小兵迎娶何太後 紈絝博士的王朝爭霸路 年代:重生1950,養仨娃! 我真沒想被女神們環繞啊 遠征軍之我在緬甸打遊擊 羅布泊終焉 尋仙逍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