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朱雀大街上,最近總有些奇怪的景象。本該肅靜的宮牆根下,常有賣胡餅的小販偷偷議論:聽說新皇帝把前朝的皇後娶回宮了?旁邊挑著擔子的貨郎趕緊捂他的嘴:噓!那可是當今陛下的心頭肉,羊皇後的名諱也是你能隨便念叨的?
這樁讓長安城百姓跌破眼鏡的婚事,主角正是前趙皇帝劉曜和西晉的羊獻容。說起來這倆人的緣分,比麻繩還擰巴——劉曜當年跟著石勒打仗時,曾把羊獻容從洛陽的戰火裡救出來過,那時誰也沒想到,十幾年後這姑娘會成了他的皇後。
劉曜定都長安那天,儀式辦得那叫一個風光。金鑾殿裡新刷的紅漆還冒著味,文武百官的朝服熨得比鏡子還亮。當司儀官扯著嗓子喊冊立羊氏為後時,底下有幾個老臣差點把朝笏掉地上。有個剛從西晉投降過來的官員偷偷嘀咕:這...這不是晉惠帝的皇後嗎?陛下這操作,未免太...太新潮了吧?旁邊的胡人將軍聽了直樂:咱們胡人不講這些虛禮,陛下喜歡,便是天經地義!
其實劉曜心裡也憋著點小九九。他知道滿朝文武對這位前朝後頗有微詞,尤其是那些中原士族,總覺得這事兒不合禮法,就像在新做的饅頭裡夾了塊前朝的鹹菜。某天晚上,他屏退左右,就剩夫妻倆在禦花園裡賞月,借著點酒意,他突然問羊獻容:我說阿獻,你跟我說實話,我和那司馬家的男人比起來,咋樣?
這話問得跟小孩子比玩具似的,羊獻容手裡的團扇一聲掉在石桌上。她抬眼瞅著劉曜——這位皇帝生得濃眉大眼,肩膀寬得能扛起城門,此刻卻像個等著老師打分的學生,眼裡竟有點緊張。羊獻容突然笑了,伸手撥了撥鬢邊的珠花:陛下這話問的,是想讓臣妾說真話,還是說好聽的?
當然是真話!劉曜一拍大腿,朕最煩那些虛頭巴腦的!
羊獻容斂了笑容,語氣突然正經起來:臣妾在司馬家待了十幾年,從惠帝到懷帝,換了好幾任夫君,可沒一個能護住臣妾的。她低頭看著自己的手,那雙手曾戴著西晉最華美的玉鐲,卻也在戰亂中被粗麻繩捆過,永嘉之亂時,臣妾被亂兵擄走,像件貨物似的被倒賣,那時真覺得,天下男人大抵都是這般窩囊——連自己的妻兒都護不住,還算什麼大丈夫?
劉曜聽得眉頭直皺,伸手握住她的手。羊獻容反手握緊他,繼續說道:直到遇見陛下,臣妾才知道,原來真有男人能撐起一片天。陛下打仗時衝在最前麵,護著臣妾時比誰都細心,這才是開基立業的聖主該有的樣子。司馬家那些人?不過是守著祖宗基業混日子的亡國昏君,哪配跟陛下相提並論?
這番話聽得劉曜心花怒放,比打了場大勝仗還舒坦。他把羊獻容往懷裡一摟,大笑著說:好!說得好!朕沒白疼你!從那以後,他對羊獻容的寵愛更是沒了邊——宮裡最好的料子先給她挑,各地進貢的珍寶先讓她選,甚至允許她坐在旁邊聽政。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有次朝堂上討論要不要攻打東晉,有個老臣剛說東晉雖弱,卻占著正統,屏風後麵突然傳來羊獻容的聲音:依臣妾看,東晉那幫人不過是些流亡的喪家犬,陛下該趁他們立足未穩,一舉拿下江南才是。
老臣們嚇得差點集體跪下。有個姓胡的禦史當即上奏:陛下!牝雞司晨,國之大忌啊!皇後豈能乾預朝政?劉曜卻滿不在乎地擺擺手:朕看皇後說得有理。她在司馬家待過,比你們更懂東晉的底細。氣得胡禦史當場就想撞柱子,被旁邊的人死死拉住。
其實羊獻容乾預朝政,也不全是為了爭權。有次劉曜想把關中的漢人遷去北方充實人口,羊獻容知道後,半夜穿著睡衣跑到書房找他:陛下這主意可不行。漢人安土重遷,硬逼著他們搬家,怕是要出亂子。臣妾記得西晉就是因為強遷流民,才鬨出了王彌、石勒那些事。
劉曜摸著下巴琢磨半天,覺得她說得在理,第二天就收回了成命。還有回,有個胡人將領仗著軍功,在長安城裡強搶民女,地方官不敢管。這事傳到羊獻容耳朵裡,她直接帶著宮女找到那將領的府邸,指著鼻子罵他:陛下讓你守著長安,是讓你保境安民,不是讓你當強盜的!你再這樣,我就請陛下摘了你的烏紗帽!那將領被個女人訓得狗血淋頭,卻不敢還嘴——誰讓人家是皇帝的心頭肉呢?
時間一長,長安城裡就有了兩種聲音。有人說:羊皇後雖然是前朝來的,可確實幫陛下做了不少好事。也有人說:女人家摻和朝政,早晚要出事。當年西晉就是因為賈南風亂政才垮的,這羊皇後怕不是第二個賈南風?
最有意思的是那些從西晉過來的舊臣。他們見劉曜對羊獻容言聽計從,心裡的小算盤打得劈啪響,有事沒事就往皇後宮裡跑,送禮的送禮,說好話的說好話。有個叫祖納的官員,以前在西晉時總罵羊獻容,現在卻天天提著點心去請安,還寫詩吹捧她賢德堪比堯舜母。羊獻容看了直樂,把詩拿給劉曜看:陛下你看,這人臉變得比翻書還快。劉曜笑著說:管他真心假意,隻要能為朕所用,讓他說幾句好聽的又何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羊獻容也不是沒犯過錯。有次她想提拔自己的侄子當禁軍統領,劉曜起初不同意:你侄子才十八歲,連馬都騎不穩,怎麼能帶兵?羊獻容就天天在他耳邊念叨:年輕人總要曆練嘛,當年陛下十八歲時不也上戰場了?架不住軟磨硬泡,劉曜最終還是點頭了。結果那侄子是個紈絝子弟,上任沒幾天就因為喝酒誤了軍情,差點讓敵軍偷襲了軍營。劉曜氣得把他貶去看守皇陵,回來後對著羊獻容歎氣:你啊你,真是被朕寵壞了。羊獻容也紅了臉,從此再不敢隨便推薦人。
就這樣,這對特殊的帝後搭檔,在長安城裡過著吵吵鬨鬨又甜甜蜜蜜的日子。劉曜繼續南征北戰,羊獻容則在後宮和朝堂之間找著平衡,偶爾幫襯一把,偶爾添點小亂。長安城的百姓漸漸也習慣了——管他什麼前朝後朝,隻要能讓日子好過點,皇後是哪兒來的,又有什麼關係呢?
司馬光說
夫婦者,人倫之始也。劉曜以胡虜之身,納晉室之後,已屬亂常;又縱其乾預朝政,殆非馭下之道。羊氏雖有識見,然牝雞司晨,終為禍亂之階。蓋男女有彆,內外有分,此天經地義也。昔武王以妲己亡商,幽王以褒姒喪周,皆由寵信婦人,失其綱紀。劉曜之敗,雖未在此時,然其兆已見於此矣。
作者說
其實羊獻容的故事,藏著個被忽略的曆史真相:亂世裡的女性,從來不是被動的棋子,而是懂得給自己重新定價的操盤手。她在西晉時被五廢六立,像件被反複退貨的商品;到了劉曜這裡,卻能憑著一句開基聖主的評價,把自己從前朝棄後重新包裝成賢德新後,這哪是簡單的攀附新主,分明是頂級的個人品牌重塑。
更有意思的是她和劉曜的關係——這根本不是傳統帝後那種夫為妻綱的模式,而是更像合夥創業的夥伴。劉曜需要她的中原經驗來安撫士族,她需要劉曜的武力值來保障安全,兩人各取所需,卻又在相處中生出真感情。這種基於現實需求的婚姻,反而比那些三從四德的空洞禮教更有生命力。
後世總罵她,可在那個君不君、臣不臣的年代,要求一個女人守節,就像要求一艘在海嘯裡翻了的船保持航線一樣荒唐。羊獻容最聰明的地方,就是不跟亂世講道德,隻跟現實講策略——你能給我安全感,我就給你認同感;你讓我參與決策,我就幫你穩定局麵。這種清醒,放在今天的職場裡,也是妥妥的生存高手。
本章金句
曆史從不在乎女人守不守規矩,隻記得誰在廢墟上,為自己搭起了新的屋簷。
如果你是文中的角色,你會怎麼選擇?是像羊獻容那樣順勢而為,在新環境裡找到自己的位置?還是像那些老臣一樣堅守禮法,對牝雞司晨堅決反對?歡迎留言!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