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裴方明平仇池:南朝猛男剛收複失地,北魏就來“摘桃子”_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 > 第513章 裴方明平仇池:南朝猛男剛收複失地,北魏就來“摘桃子”

第513章 裴方明平仇池:南朝猛男剛收複失地,北魏就來“摘桃子”(1 / 1)

元嘉十九年的南朝宋,就像個剛把院子打掃乾淨的戶主,正琢磨著把隔壁那片總有人來搗亂的菜園子收回來——這片“菜園子”,就是位於今天甘肅一帶的仇池。當時的仇池老大叫楊難當,這人本事不大,野心不小,仗著仇池地勢險要,一會兒投靠北魏,一會兒又跟劉宋眉來眼去,活像個在兩個大哥之間跳來跳去的“牆頭草”。宋文帝劉義隆煩他煩了好幾年,終於在這年拍了板:讓裴方明和劉真道這倆“狠人”去把仇池給收拾了。

裴方明這人,在南朝宋的武將堆裡算不上最出名,但絕對是最“穩”的一個。彆人打仗喜歡喊打喊殺,他打仗像個老廚子燉湯——不急不躁,火候拿捏得死死的。劉真道則是個急性子,一把大刀舞得虎虎生風,兩人一個主穩、一個主衝,搭配起來堪稱“黃金搭檔”。這年春天,兩人帶著大軍浩浩蕩蕩抵達漢中,站在漢中城頭往北望,仇池的群山隱約可見,裴方明摸著下巴琢磨:“楊難當那老小子,肯定以為咱們會一股腦往上衝,咱們偏不,分兵打他個措手不及!”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定下了分兵之計:裴方明帶一隊人馬攻打武興,劉真道則率軍去拿下下辯和白水。這三個地方都是仇池的門戶,拿下它們,仇池就像沒了大門的院子,任人進出。說乾就乾,裴方明帶著人往武興出發,一路上故意放慢腳步,還讓士兵們時不時喊幾句“武興城高池深,咱們怕是打不下來哦”。武興的守將本來就心虛,一聽這話,更覺得宋軍沒底氣,放鬆了警惕。結果半夜裡,裴方明突然下令攻城,士兵們架起雲梯就往上衝,守將還在被窩裡做夢呢,就被人從城樓上揪了下來,武興就這麼輕鬆拿下了。

另一邊的劉真道更乾脆。他帶著人直奔下辯,下辯的守將是個出了名的“膽小鬼”,聽說劉真道來了,嚇得連夜帶著家眷跑路了,宋軍沒費一兵一卒就進了城。緊接著,劉真道馬不停蹄趕往白水,白水守將倒是想抵抗,可他手下的士兵早就聽說了武興和下辯失守的消息,沒人願意賣命,剛一交手就四散逃跑,白水也成了宋軍的囊中之物。短短幾天,三個門戶全被拿下,消息傳到仇池,楊難當差點沒背過氣去。

楊難當這人,平時吹牛吹得厲害,真到了打仗的時候就慌了神。他坐在仇池的大殿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手下的謀士們你一言我一語,有的說“要不投降吧”,有的說“咱們跟他們拚了”。楊難當一拍桌子:“拚!怎麼不拚!我仇池地勢險要,還怕了他們不成?”於是,他派了自己最信任的大將符弘祖去守蘭皋,又讓兒子楊和帶著重兵在後麵接應,想著父子倆前後夾擊,總能把宋軍打回去。

符弘祖倒是個猛將,接到命令後立刻帶著人趕到蘭皋,在濁水邊上紮下營寨。濁水這地方,水急灘險,易守難攻,符弘祖覺得:“宋軍要過濁水,咱們就在這兒等著,等他們一半人過了河,咱們再衝出去,保管讓他們有來無回!”可他沒想到,裴方明早就摸清了他的心思。裴方明帶著人來到濁水對岸,故意讓士兵們在河邊磨磨蹭蹭,好像在發愁怎麼過河。符弘祖一看,更堅信自己的計劃沒問題,耐心地在營寨裡等著。

等到天黑,裴方明突然下令:“兄弟們,該乾活了!”他早就安排了一隊水性好的士兵,趁著夜色悄悄遊過濁水,摸到了符弘祖的營寨後麵。這邊符弘祖還在帳篷裡喝酒,琢磨著明天怎麼收拾宋軍,突然聽到營寨後麵喊殺聲四起,嚇得手裡的酒碗都掉在了地上。他剛衝出帳篷,就被宋軍的士兵圍住了。符弘祖雖然勇猛,可架不住宋軍裡三層外三層地圍堵,沒一會兒就渾身是傷,最後被一刀砍倒在地,當場斃命。

楊和在後麵接應,聽說符弘祖被殺,嚇得魂飛魄散。他本來就沒什麼真本事,全靠老爹的威名撐著,這會兒一看大勢已去,哪裡還敢抵抗,帶著手下的人轉身就跑。裴方明和劉真道趁機率軍追擊,楊和的軍隊跑得丟盔棄甲,死傷無數,楊和自己也差點被活捉,好不容易才撿了條小命,跑回仇池向楊難當報信。

楊難當聽說符弘祖死了,兒子也敗了,徹底沒了底氣。他看著仇池的大殿,想到自己這些年在兩個大國之間蹦躂,如今卻落得這般下場,心裡又悔又怕。當晚,他就帶著老婆孩子、金銀細軟,偷偷從後門溜了,一路往北逃,投奔了北魏,去給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當“上門女婿”其實是投奔,不過那時候投奔強者,多少得有點“依附”的意思)。第二天早上,裴方明和劉真道率軍來到仇池城下,城門大開,裡麵的官員們早就等著投降了。兩人率軍進城,宣布仇池平定,消息傳到建康,宋文帝劉義隆高興得不得了,立刻下旨嘉獎裴方明和劉真道,還給他們封了官。

裴方明和劉真道在仇池忙著安撫百姓、整頓軍紀,心裡都美滋滋的——這趟差事辦得漂亮,回去肯定能加官進爵。可他們沒高興多久,壞消息就來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聽說楊難當跑了,仇池被宋軍占了,氣得拍了桌子:“劉義隆這小子,敢搶我的地盤?沒門!”原來,楊難當之前早就投靠了北魏,拓跋燾早就把仇池當成了自己的“後花園”,如今被宋軍占了,他哪裡能忍。於是,拓跋燾立刻派了大軍,浩浩蕩蕩地往仇池趕來,想要把仇池搶回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裴方明和劉真道聽說北魏大軍來了,心裡也犯了嘀咕。他們手下的軍隊雖然打楊難當沒問題,可跟北魏的鐵騎比起來,還是差了點意思。而且,他們剛平定仇池,根基未穩,百姓也還沒完全歸附,要是真跟北魏大軍硬拚,勝算不大。兩人趕緊派人回建康向劉義隆求救,可建康離仇池太遠,救兵一時半會兒根本到不了。

北魏大軍很快就到了仇池城下,為首的將領對著城裡喊話:“裴方明、劉真道,趕緊投降!不然等我們攻破城池,一個都彆想活!”裴方明站在城頭上,看著城外黑壓壓的北魏軍隊,心裡歎了口氣:“這拓跋燾,真是來摘桃子的啊!我們辛辛苦苦打下仇池,他倒好,坐享其成!”劉真道氣得直跺腳:“要不咱們跟他們拚了!就算死,也不能讓他們輕易拿下仇池!”裴方明搖了搖頭:“不行,咱們的士兵已經打了好幾場仗,疲憊不堪,百姓也不能再遭戰火了。再說,救兵沒來,硬拚隻能是白白送死。”

無奈之下,裴方明和劉真道隻能率軍撤出仇池,帶著願意跟隨他們的百姓,退回了南朝宋境內。北魏大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仇池,拓跋燾聽說後,得意洋洋地封了個官員去守仇池,還派人去建康給劉義隆捎了句話:“仇池是我的地盤,以後彆再打它的主意了!”劉義隆收到消息,氣得臉都綠了,可他也知道,現在南朝宋的主要精力在應對北魏的南侵上,實在沒力氣再去爭奪仇池,隻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裴方明和劉真道回到建康,雖然沒被處罰,可心裡都挺憋屈——明明打了勝仗,最後卻把地盤丟了,就像煮熟的鴨子飛了一樣。尤其是裴方明,他這輩子打仗就沒這麼窩囊過,每次想起仇池,都忍不住歎氣:“要是救兵能早點到,要是咱們的軍隊再強點,仇池也不會丟啊!”可曆史沒有如果,仇池就這麼在宋軍手裡待了沒幾個月,又成了北魏的地盤,裴方明的“平仇池”,最後也成了一場“半截子勝利”。

司馬光說

《資治通鑒》載裴方明平仇池事,見南北朝對峙之常態。方明善戰,分兵取險,擒將破敵,實乃良將;然宋軍雖勝,卻因後援不繼、國力難支,終失仇池。此非方明之過,乃南北實力懸殊之故也。北魏勢強,控北方之土,兵甲充足,故能迅速馳援,奪占其地;劉宋雖有“元嘉之治”,然北境防禦薄弱,難與北魏爭鋒。楊難當反複無常,終致國破;方明勇毅卻難敵時勢,令人歎惋。夫天下之爭,非獨在將之勇,更在國之強,無強國為後盾,縱有百戰之將,亦難守寸土。

作者說

裴方明平仇池的故事,像極了現實裡“努力卻沒拿到結果”的縮影——不是不夠能打,不是計劃不周,而是輸在了“大環境”和“後手不足”。裴方明就像個優秀的項目經理,把眼前的項目做得完美無缺,卻沒料到公司的資源跟不上,最後被競爭對手截胡。這背後藏著一個很現實的邏輯:局部的勝利,永遠抵不過全局的短板。

再看楊難當,他的“牆頭草”操作,其實是小國在大國夾縫中的無奈,但他錯在“沒有底線的搖擺”——既想從劉宋撈好處,又想靠北魏撐腰,最後兩邊都不討好,落得個國破家亡的下場。這就像職場裡那些“誰強跟誰走”的人,看似聰明,實則把自己的路走窄了,畢竟沒有哪個“大佬”會真心信任一個隨時可能倒戈的人。

而北魏的“摘桃子”,也不是單純的“不講理”,而是基於實力的“順勢而為”。在亂世裡,“道理”往往跟著“拳頭”走,劉宋沒能力守住勝利果實,自然隻能看著彆人拿走。放到今天,這也像商業競爭——你辛辛苦苦開拓的市場,要是沒有足夠的實力守住,早晚得被更強的對手搶走。所以說,裴方明的遺憾,從來不是“沒打贏”,而是“贏了眼前,輸了長遠”,這或許是比失敗更讓人唏噓的事。

本章金句

局部的勝利是戰術的靈光,全局的支撐才是戰略的底氣;沒有實力托底的成功,不過是曇花一現的幻影。

如果你是裴方明,在拿下仇池後得知北魏大軍要來,會選擇率軍死守等待救兵,還是像他一樣主動撤退?如果你是宋文帝劉義隆,在裴方明平定仇池後,會提前派軍增援防備北魏,還是先慶祝勝利再做打算?快來評論區說說你的選擇和理由吧!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文字遊戲:開局獲得三顆星辰眷顧 味界傳說 慶餘年閒昀野嬤大合集 埃爾斯世界,裂隙之影 無儘大陸,召喚美女兵種補魔成神 抗戰:老李,炮兵師要不要? 花間詔 異界西行紀:我的經書不對勁 舔狗係統:修仙界求我彆舔了! 合約到期,金絲雀踹了金主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