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劉宋那陣子,要是搞個“最憋屈人才排行榜”,孔熙先絕對能排進前三。這人擱現在就是標準“學霸+全能選手”,天文地理、詩詞歌賦、騎馬射箭,就沒有他玩不轉的。可偏偏生不逢時,朝廷裡的人眼瞎,愣是讓他蹲了個閒職,每天除了喝茶看雲,啥正經事兒沒有。孔熙先心裡那叫一個窩火:“我這一身本事,難道就用來數天上的鳥?”
不過他倒不是一直這麼“懷才不遇”,早年間他爹孔默之犯了錯,眼看要被拉去打板子丟官,是彭城王劉義康伸手幫了一把,才算保住了全家體麵。孔熙先這人心眼實,認定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心裡總琢磨著得給劉義康乾點大事。
那會兒流行看“天文圖讖”,就是拿星星的位置、河裡的石頭紋路瞎解讀,說這是上天給的暗示。孔熙先本來就懂天文,夜觀星象的時候,突然一拍大腿:“哎?這星星的排列,不就是說要變天了嗎!而且看這趨勢,江州那地界要出天子啊!”他眼睛一亮,劉義康正好在江州待過,這不就是上天在暗示“該輪到劉義康當皇帝”了?
可謀反這事兒不是過家家,一個人乾不成,得找個有分量的同夥。孔熙先扒拉著朝廷官員名單琢磨,突然想到了範曄。這範曄更厲害,寫《後漢書》的那位,文章寫得頂呱呱,在朝廷裡也算個名人,而且出身名門,家底清白——要是能把他拉進來,謀反隊伍的“門麵”和實力都有了。
但問題來了,範曄這人有點清高,平時不怎麼跟人打交道,怎麼才能跟他搭上話?孔熙先撓了撓頭,打聽了一圈,發現範曄有個小愛好:愛賭錢,而且賭品不怎麼樣,輸了還容易急眼。孔熙先樂了:“這不就好辦了?”
於是他天天往範曄常去的賭坊湊,一開始假裝不認識,就在旁邊看。等範曄輸得臉紅脖子粗的時候,他湊上去搭話:“這位兄台,我看你這牌路不對,要不我陪你玩兩把?”範曄正鬱悶,見有人主動送上門,立馬點頭。結果呢?孔熙先故意“放水”,一把輸、兩把輸、三把還輸,沒幾天就把自己口袋裡的錢輸了個精光,連身上的玉佩都押給了範曄。
範曄一開始還覺得這人技術差,後來見他輸得乾脆,還從不耍賴,反而覺得他“夠意思”。一來二去,兩人就成了酒肉朋友,每天賭完錢就一起喝酒吹牛。孔熙先見時機差不多了,開始“下套”。
有次喝到半醉,孔熙先故意歎口氣:“範兄啊,你說你這麼有才華,出身又好,按說早該跟皇室攀個親家,當個駙馬爺啥的,怎麼到現在還是個普通官員?這朝廷也太不把你當回事了!”
這話可說到範曄心坎裡了。他早就因為自己門第清高,卻沒能和皇室聯姻這事耿耿於懷,覺得是朝廷看不起他。被孔熙先這麼一激,當場拍著桌子罵:“可不是嘛!那些草包都能娶公主,憑啥我不行?這皇帝老兒就是有眼無珠!”
孔熙先見他上鉤,趕緊趁熱打鐵:“範兄,我最近夜觀星象,發現要變天了,江州那邊有天子氣,彭城王劉義康大人在江州待過,這不就是上天的意思?咱們要是能幫劉大人一把,將來你就是開國功臣,彆說娶公主,就算想讓皇帝給你當親家,那都不是事兒!”
範曄一開始還有點猶豫,謀反可是掉腦袋的活兒。但架不住孔熙先天天在他耳邊吹風,一會兒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會兒說“憑你的才華,跟著現在的皇帝可惜了”,再加上他心裡那點憋屈勁兒一直沒散,最後腦子一熱:“乾了!不就是謀反嗎?成了我就是功臣,輸了大不了一死!”
兩人一拍即合,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孔熙先負責聯絡舊部,範曄負責起草謀反檄文。為了讓更多人相信,他們還偽造了劉義康的書信,信裡把當今皇帝罵得狗血淋頭,說自己是被迫害的,號召大家起來反抗。
可他們忘了,謀反這事兒最忌諱的就是“人多嘴雜”。參與的人裡有個叫徐湛之的,心裡一直打鼓,怕事情敗露連累自己,思來想去,乾脆跑到皇帝麵前告了密。皇帝一聽,立馬派人去查,沒幾天就把孔熙先、範曄等人抓了個正著。
範曄被抓的時候還嘴硬,說自己是被冤枉的。結果官兵把他起草的檄文、偽造的書信往他麵前一扔,他立馬沒話說了。最後,孔熙先、範曄還有一群參與謀反的人,全被拉到刑場砍了頭。範曄到死都在後悔:“早知道不跟孔熙先賭錢了,這一賭,把命都賭沒了!”
司馬光說
《資治通鑒》裡寫這事兒的時候,司馬光老爺子估計得拍著桌子罵範曄“糊塗”。他說範曄“博學多才,而薄情寡義”,人家孔熙先是為了報恩,好歹有個理由,範曄就因為“沒娶到公主”這點破事,就跟著彆人謀反,簡直是腦子進水。而且司馬光特彆強調,孔熙先雖然有才華,但用錯了地方,報恩沒錯,可選擇謀反這種極端方式,最後落得身首異處,純屬自找。說白了,這倆人都是“有才無德”,一個拎不清報恩的方式,一個扛不住幾句激將法,栽跟頭是遲早的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作者說
這事兒往深了想,其實是兩個“職場失意者”的抱團作死。孔熙先的憋屈在於“懷才不遇”,範曄的憋屈在於“懷才不被重視”,兩人都覺得朝廷虧欠自己,所以一合計就想“換個老板”。但他們忘了,“換老板”可以跳槽,沒必要把原公司給炸了啊!
而且孔熙先的“報恩”,本質上是“道德綁架”。劉義康幫過他爹,他想報恩沒問題,但他沒問過劉義康“想不想要這個皇位”,就自作主張拉人謀反,這不是報恩,是把恩人往火坑裡推。範曄更有意思,他的“清高”其實是“玻璃心”,就因為沒聯姻就覺得被看不起,說白了就是太在意彆人的評價,彆人一激就失去理智,這種心態彆說謀反,就算在普通職場,也容易栽跟頭。
還有個有意思的點:兩人都是靠“賭”開始的交情,最後也真的把命“賭”進去了。這就像現在有些人,因為一點小利益就跟陌生人稱兄道弟,最後被人拉著乾違法的事,回頭想想,當初要是不貪那點小便宜範曄貪孔熙先輸的錢,孔熙先貪範曄的名氣),也不至於落得身敗名裂。
本章金句
把才華用錯地方,比沒才華更可怕;為了泄憤賭前途,輸的從來不止是麵子。
如果你是文中的角色孔熙先,會用這種方式報答劉義康嗎?要是你是範曄,聽到孔熙先的荒唐提議,會當場拒絕還是假裝答應再告密?快來評論區聊聊你的選擇!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