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南北朝那陣子,天下跟跑馬圈地似的,你占一塊我搶一塊,今天你稱皇明天我稱帝,熱鬨得跟菜市場亂哄哄的。就在這混糟糟的局裡,有個叫楊文德的主兒,腦子一熱想搞波大的——他占了個叫葭蘆城的地方,野心跟吹氣球似的往大了漲,四處吆喝“氐族羌族的兄弟們,跟我乾!以後咱們自己說了算!”
這楊文德也是有點號召力,加上當時氐人羌人對北魏那套“收稅比刮胡子還勤”的操作早有不滿,一呼百應,武都等五個郡的氐人跟趕廟會似的往葭蘆城湊,沒多久就拉起了一支像模像樣的隊伍。楊文德站在城頭上,看著底下烏泱泱的人,估計都開始幻想自己登基稱帝、接受朝拜的場麵了,嘴角怕是能咧到耳根子。
可他忘了,北魏那邊也不是吃素的——人家有個叫皮豹子的將軍,聽這名兒就知道不好惹,跟下山的豹子似的,又猛又狠,還特會帶兵。朝廷一聽“楊文德占城造反”,立馬拍板讓皮豹子帶各路兵馬去收拾他。皮豹子接到命令,連家都沒顧上回,領著人就往葭蘆城奔,那速度快得跟後麵有老虎追似的。
兩邊一交手,楊文德那點“臨時湊的熱鬨”就露了怯。皮豹子的軍隊跟訓練有素的狼群似的,陣型不亂,打法凶狠,楊文德這邊的人剛衝上去,沒幾個回合就被打得東倒西歪,哭爹喊娘的聲音比喊口號還響。楊文德站在戰場上一看這架勢,心裡咯噔一下:“壞了,這氣球吹太大,要炸了!”
他也沒心思硬撐,保命要緊啊!趁著混亂,連城池都顧不上了,扒拉掉顯眼的盔甲,混在逃兵裡就往漢中跑,跑的時候估計連鞋跑掉了都沒敢回頭撿。這一跑,可把城裡的人坑慘了——他的老婆孩子、手底下的官員,還有個特殊人物——楊保宗娶的北魏公主,全成了皮豹子的俘虜。皮豹子打贏了仗,還撈了這麼多“戰利品”,心裡美滋滋的,押著俘虜就班師回朝了,路上估計還哼著小曲兒。
說到這北魏公主,那可真是這場鬨劇中最“離譜”的角色。她本是北魏皇室的人,嫁給楊保宗,說白了有點“和親+監視”的意思。結果楊保宗當初琢磨著要跟楊文德一起造反時,這公主不僅沒攔著,反而在旁邊煽風點火,跟個“造反軍師”似的,勸楊保宗“乾!咱就得乾票大的!”
有人看不過去,悄悄勸她:“公主啊,您可彆忘了,您是北魏的人,這要是造反成了,您這是背叛父母和國家啊!”結果這公主眼皮一抬,滿腦子都是“權力夢”,嘴一撇說:“你懂啥?要是事成了,我就是一國之母,到時候享不儘的榮華富貴,還管什麼父母國家?”這話要是讓北魏皇帝聽見,估計能氣得當場把茶杯摔了。
可惜啊,這公主的“女王夢”還沒做熱乎,就跟著楊文德的翻車一起碎了。皮豹子把她押回北魏後,皇帝一聽她不僅不阻止造反,還幫著勸促,氣得火冒三丈——這哪是公主,簡直是“吃裡扒外的白眼狼”!當下就下了命令:賜死!可憐這公主,本來能安安穩穩當她的王妃,就因為貪念和糊塗,把自己的小命都作沒了,到死估計都沒明白,“一國之母”哪是那麼好當的。
再說說楊文德,他逃到漢中後,本以為能喘口氣,結果“麻煩”緊跟著就來了。南梁那邊當時楊文德算南梁這邊的人)一看他丟了葭蘆城,還讓那麼多人成了俘虜,臉都氣綠了——你這不是丟我們的人嗎?當下就下了處分:免去所有官職,削掉爵位,連封地也給收了。楊文德一下子從“想當一方霸主的野心家”,變成了“沒官沒爵沒地的三無人員”,估計夜裡睡不著覺的時候,都得拍著大腿後悔:“當初咋就腦子發熱想造反呢?”
其實這事說起來,就是一群人被“野心”和“貪念”牽著走的鬨劇。楊文德想靠拉幫結派當老大,結果沒那本事還硬上,最後翻車丟城;北魏公主想靠造反當女王,結果拎不清立場,把自己的命搭進去;楊保宗聽風就是雨,沒點主見,跟著瞎摻和,最後也沒好下場。要是他們當時能多想想“這事靠譜嗎?”“這麼做有啥後果?”,也不至於落得這麼個結局。
就像咱們現在生活裡,也有不少人跟他們似的,看見彆人搞副業賺了錢,自己沒摸清門道就跟風,結果虧得底朝天;看見彆人職位升得快,就想走捷徑,最後反而栽了跟頭。說白了,不管是古代造反,還是現在做事,都得有“掂量自己的本事”,彆被眼前的利益衝昏了頭,不然很可能跟楊文德他們一樣,鬨了一場笑話,還賠上了自己的東西。
司馬光說
《資治通鑒》載此事,非僅記一叛亂之始末,更在警世人“貪念迷心,立場失據”之害。楊文德恃一時之眾而輕舉妄動,不知“兵強在將,將強在謀”;北魏公主棄宗室之責而逐私利,忘卻“身之所在,國之所屬”。二人皆因“利令智昏”,終致禍及自身、累及親友。自古成事者,需有自知之明,更需守本心之正,若一味逐利而忘義,縱有一時之勢,亦難逃敗亡之局。
作者說
這場鬨劇裡最諷刺的,不是楊文德的“眼高手低”,而是北魏公主的“認知錯位”——她以為“一國之母”是“造反成功”的附贈獎品,卻忘了“權力的蛋糕”從來都是用實力和立場換的,不是靠幾句煽風點火就能拿到。更有意思的是,這事放到今天也能照見不少人:比如有人覺得“跟著彆人乾就能躺贏”,卻忽略了自己有沒有匹配的能力;有人覺得“換個賽道就能逆襲”,卻沒搞懂新賽道的規則。其實“野心”本身不是錯,錯的是把“野心”當成了“能力”,把“幻想”當成了“現實”。真正的成事,從來都是“先掂量自己有幾斤幾兩,再規劃要走幾步路”,不然再大的野心,也隻是一戳就破的氣球。
本章金句:野心撐不起能力時,再熱鬨的開局,也隻會變成一場笑柄。
如果你是文中的角色,你會怎麼選擇?要是你是楊文德,占了葭蘆城後會先練兵馬還是先穩民心?要是你是北魏公主,麵對楊保宗的造反想法,會勸他停手還是另有打算?快來聊聊你的選擇吧!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