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從“平叛功臣”到“賜死冤魂”:吳喜不懂皇帝心思的悲劇_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 > 第557章 從“平叛功臣”到“賜死冤魂”:吳喜不懂皇帝心思的悲劇

第557章 從“平叛功臣”到“賜死冤魂”:吳喜不懂皇帝心思的悲劇(1 / 1)

話說南朝劉宋泰始年間,有個叫吳喜的將軍,那真是“戰場猛如虎,職場蠢如豬”的典型代表。論打仗,他能帶著兵平定會稽叛亂,把那些不服皇帝的叛軍收拾得服服帖帖,是宋明帝劉彧眼裡的“救火隊長”;可論琢磨人心,尤其是皇帝的心思,他簡直就是個“絕緣體”——最後把自己玩死,都沒搞明白問題出在哪兒。

先說說吳喜的“高光時刻”。當年“義嘉之亂”爆發,會稽一帶的叛軍鬨得最凶,朝廷派去的幾路人馬都吃了敗仗。就在劉彧愁得快把龍椅磨散架的時候,吳喜站了出來,主動請纓去平叛。這吳喜也是個狠角色,帶著兵一路殺過去,沒幾個月就把會稽給拿下來了,還活捉了叛軍首領尋陽王子房和幾個核心將領。

本來這是天大的功勞,可吳喜偏偏在“處理俘虜”這件事上,犯了第一個致命錯誤。出征前,劉彧特意跟他交代:“隻要抓住子房和那些賊帥,不用帶回來,直接在東邊砍了,以儆效尤!”結果吳喜一看子房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心就軟了,覺得“這麼小的孩子懂什麼謀反,殺了太可惜”,又覺得顧琛這些將領是人才,殺了太浪費,竟然違抗聖旨,把子房活著送回了京城,還偷偷把顧琛等人給放了。

劉彧看到子房被活著帶回來,當時臉就黑了——我讓你殺,你偏要放,這不是明著跟我唱反調嗎?但那會兒正是用人之際,吳喜剛立了大功,要是直接翻臉,怕寒了其他將領的心,劉彧隻能強壓著怒火,表麵上沒說什麼,心裡卻給吳喜記了一筆“賬”:這小子,膽子不小,敢不聽朕的話!

要是換個機靈點的人,這時候肯定趕緊磕頭認錯,表忠心,可吳喜偏不。後來他又奉命去打荊州,仗打贏了,卻又犯了第二個錯——帶頭搶東西。荊州是富庶之地,城裡的金銀珠寶、古玩字畫多了去了,吳喜一看眼都紅了,帶著手下士兵大肆剽掠,把自己的軍營堆得跟寶庫似的。這事很快就傳到了劉彧耳朵裡,劉彧更不高興了:你打仗是為了朝廷,還是為了中飽私囊?看來這小子不僅不聽指揮,還貪得無厭!

這時候的吳喜,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被皇帝“盯上”了,直到一個人的死,才讓他慌了神——這個人就是壽寂之。壽寂之是誰?就是之前幫劉彧殺了劉休佑的那個狠角色,也是皇帝的親信。可就算是親信,一旦讓劉彧覺得有威脅,照樣難逃一死。壽寂之被殺後,吳喜突然反應過來:連皇帝的親信都能說殺就殺,我之前又違抗聖旨又貪贓,皇帝會不會也想殺我?

恐懼之下,吳喜做了第三個,也是最蠢的一個決定——他主動向劉彧請求,辭去手裡的兵權,想去當一個清閒的中散大夫。在他看來,“我把權力交出去,證明我沒有野心,皇帝總該放心了吧?”可他不知道,在猜忌心重的皇帝眼裡,“主動交權”根本不是“沒野心”,而是“心裡有鬼”——你要是沒貓膩,為什麼突然要放棄兵權?是不是在裝低調,等著以後東山再起?

劉彧本來就對吳喜有意見,這下更是疑心大起,開始暗中觀察吳喜的一舉一動。沒過多久,又出了一件事,徹底把吳喜推向了死亡邊緣。當時有人跟劉彧告狀,說駐守淮陰的蕭道成就是後來南齊的開國皇帝)有“異心”,可能想謀反。劉彧心裡咯噔一下,蕭道成手握兵權,要是真反了,可不是鬨著玩的。

這時候,劉彧突然想到了吳喜——讓吳喜去給蕭道成送一壺酒,要是蕭道成不敢喝,就證明他心裡有鬼;要是敢喝,再看看吳喜回來怎麼說。這招夠陰的,既試探了蕭道成,又能借機觀察吳喜。

吳喜接到命令後,屁顛屁顛就去了淮陰。見到蕭道成,他把銀壺酒遞過去,蕭道成一看這陣仗,心裡也犯嘀咕:這酒該不會有毒吧?吳喜一看蕭道成猶豫,竟然主動先倒了一杯,自己喝了下去,還拍著蕭道成的肩膀說:“兄弟放心,陛下就是跟你開玩笑,沒彆的意思!”

回來後,吳喜還興衝衝地跟劉彧報告:“陛下,蕭道成沒問題,我都替他嘗過酒了,他絕對沒有異心!”他以為自己這麼做,是幫皇帝解決了一個難題,還能在皇帝麵前刷波好感。可他沒想到,劉彧聽完這話,臉色瞬間變得鐵青——朕讓你去試探蕭道成,你倒好,直接幫他“背書”,還替他喝酒,你跟蕭道成是不是早就串通好了?你是不是也想跟蕭道成一起謀反?

到這兒,劉彧對吳喜的“殺心”已經滿得快溢出來了。但他還是沒立刻動手,而是又演了一場“溫情戲”。某天,劉彧派人召吳喜入宮,說是“好久沒跟你聊聊了,朕備了好酒好菜,咱們君臣好好聚聚”。

吳喜一聽,還以為皇帝終於消氣了,高高興興就進了宮。到了內殿,劉彧果然笑得跟朵花似的,拉著他的手噓寒問暖,還不停地給他夾菜、倒酒,說“當年你平叛的時候,真是辛苦你了”“朕一直記著你的功勞”。吳喜被說得暈暈乎乎,完全沒察覺到,皇帝的眼神裡藏著殺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彧突然收住笑容,對旁邊的太監使了個眼色。太監立刻端上來一杯酒,劉彧笑著說:“這是朕特意給你準備的‘禦酒’,你嘗嘗。”吳喜這時候才覺得不對勁,可已經晚了——皇帝的酒,哪有不喝的道理?他硬著頭皮端起酒杯,手都在抖,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他想解釋,想求饒,可劉彧根本不給機會,隻是冷冷地看著他。

吳喜沒辦法,隻能閉上眼睛,把毒酒灌了下去。沒一會兒,他就倒在地上,沒了氣息。吳喜死後,劉彧又開始“裝好人”,下了一道聖旨,說“吳喜雖然犯了錯,但念在他有功,朕不忍心讓他死後沒麵子”,不僅賞賜了很多助喪的財物,還讓他的家人好好安葬他。

可滿朝文武誰不知道,吳喜就是被冤枉的?隻是沒人敢說真話——連立了大功的將軍都能說殺就殺,誰還敢替他說話?就這樣,曾經的“平叛功臣”吳喜,因為一次次“踩雷”,不懂皇帝的“小心思”,最後落得個“賜死內殿”的下場,成了皇權鬥爭的又一個犧牲品。

司馬光說

《資治通鑒》載吳喜之死,歎曰:“喜有平叛之功,然違君命、貪贓貨,固非純臣;然明帝以猜忌殺之,亦非明君所為。夫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喜之忠雖有瑕疵,然罪不至死。明帝既已容其前過,複因細故誅之,是示天下以苛察,使功臣寒心也。如此,則天下賢才誰複敢為君用?劉宋之亡,非無因也!”

作者說

吳喜的悲劇,本質上是“職場認知錯位”引發的災難——他以為皇帝要的是“能力強的功臣”,卻沒明白,在劉彧這種猜忌型皇帝眼裡,“聽話的奴才”比“能乾的功臣”更重要。他的每一步錯,都錯在“用普通人的邏輯,去揣度皇帝的權力邏輯”:

他覺得“放了子房是仁慈”,卻沒懂皇帝要的是“殺雞儆猴的威懾”;他覺得“搶點東西是軍功章的附加品”,卻沒懂皇帝怕的是“將領擁兵自重又貪腐,遲早會反”;他覺得“主動交權是表忠心”,卻沒懂皇帝眼裡“反常的低調就是心虛”;他覺得“替蕭道成試酒是幫皇帝分憂”,卻沒懂皇帝要的是“試探結果,而不是你的‘站隊’”。

更有意思的是,吳喜的死,還暴露了皇權的“虛偽性”——劉彧殺了他,卻還要賞賜助喪財物,說白了就是想“既當暴君,又立牌坊”。他怕落下“殺功臣”的壞名聲,怕其他將領造反,所以才用“賞賜”來掩蓋自己的狠辣。可這種“虛偽的仁慈”,比直接殺人更讓人寒心——你連殺都殺了,還裝什麼好人?

還有一點很諷刺:吳喜幫蕭道成試酒,間接救了蕭道成一命,可後來蕭道成篡宋建齊,成了新皇帝。要是吳泉下有知,知道自己救的人,最後推翻了自己效忠的王朝,不知道會不會氣得活過來?這大概就是“命運的玩笑”吧——你拚死效忠的,未必值得;你順手幫的,反而成了最後的贏家。

本章金句

職場裡不怕能力差,就怕你猜不透領導的“潛台詞”,你的“好心”,可能正是他眼裡的“壞心”。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會怎麼選擇?要是你是吳喜,在違抗聖旨放了子房後,會怎麼彌補,才能讓皇帝消氣?快來說說你的辦法吧!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農場上交易華夏諸天 治好總裁夫人,你就是女婿! 從白丁到人生贏家 代碼江湖 真名代碼108件神器的暴走日常 萬界戀綜?攻略過的瘋批們求我寵 竊火 滿宗皆絕色,獨我男宗主 荒野求生獲傳承之大醫通天 鹹魚妃她又躺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