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南齊“嘴炮”官員江謐的作死悲劇:亂說話把官位小命作沒_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 > 第563章 南齊“嘴炮”官員江謐的作死悲劇:亂說話把官位小命作沒

第563章 南齊“嘴炮”官員江謐的作死悲劇:亂說話把官位小命作沒(1 / 1)

南齊永明元年的朝堂,像個熱鬨的戲台子,有人忙著討好新皇帝,有人想著安穩度日,偏偏有個叫江謐的吏部尚書,硬是把自己活成了“反麵教材”——仗著自己有點職權,嘴沒個把門的,先是抱怨新皇帝不給升官,後來居然敢議論“皇帝病重、太子不行”,最後落了個“賜自殺”的下場,說起來都讓人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先說說江謐這人的“底色”。他是個典型的“職場投機者”,一輩子就琢磨兩件事:怎麼巴結領導,怎麼往上爬。在高帝蕭道成還沒當皇帝的時候,他就鞍前馬後地跟著,嘴甜會來事,把高帝哄得挺開心,一路做到了吏部尚書——這職位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部長”,管著官員任免,權力不小。可江謐這人有個致命缺點:諂媚又浮躁,眼裡隻有“官帽子”,沒有“規矩”。

高帝去世前那陣子,江謐就開始“犯病”了。按規矩,皇帝臨終前會召幾個心腹大臣交代後事,也就是“受遺命”,這既是榮譽,也是新皇帝繼位後“繼續重用”的信號。江謐左等右等,沒等到高帝召他的消息,心裡立馬涼了半截,私下跟朋友吐槽:“憑我對先帝的功勞,怎麼也該有個遺命在身啊?這不是明擺著不把我當自己人嘛!”那股子委屈勁兒,比丟了錢包還難受。

可他沒想到,更讓他鬨心的還在後麵——高帝的兒子武帝蕭賾繼位後,論功行賞,給不少大臣升了官,偏偏江謐的職位紋絲沒動,還是吏部尚書。這下江謐徹底炸了,覺得自己“虧大了”,天天在辦公室唉聲歎氣,見人就說怪話。有次下屬跟他彙報工作,他沒聽完就拍桌子:“升什麼升?我都沒升,你們急什麼!”還有回參加宮廷宴會,皇帝敬大家酒,彆人都起身謝恩,就他坐著不動,嘴裡還小聲嘀咕:“這酒喝著也沒滋味,不如當初先帝在時痛快。”

這話傳到武帝耳朵裡,武帝一開始沒跟他計較——畢竟江謐是老臣,剛繼位不想鬨得太僵。可江謐沒見好就收,反而越來越放肆,甚至開始說些“誹謗朝廷”的話。比如有人說新皇帝治理有方,他就陰陽怪氣:“方什麼方?不過是靠著先帝的底子罷了,真要自己乾,還不知道怎麼樣呢!”還有人提太子蕭長懋聰明好學,他就撇嘴:“聰明有什麼用?當皇帝得有真本事,我看未必行。”

要是江謐隻是私下吐槽,或許還能多活幾天,可他偏偏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有一年武帝得了重病,臥床不起,朝堂上下都很緊張。江謐不僅不擔心皇帝的病情,反而覺得“機會來了”,偷偷跑到豫章王蕭嶷家裡——蕭嶷是武帝的弟弟,在宗室裡威望很高。江謐一進門就把門關上,神神秘秘地問:“王爺,陛下這病看著不輕啊,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太子又沒什麼‘帝王之具’意思是沒當皇帝的本事),您看這事兒該怎麼辦?”

這話簡直是“踩雷”踩到家了!古代皇室最忌諱的就是“議論儲君”“覬覦皇位”,江謐這話明擺著是挑唆蕭嶷跟太子爭位,甚至盼著武帝早點死。蕭嶷也是個明白人,一聽這話嚇得臉色都白了,趕緊把江謐趕了出去,還叮囑手下:“這事誰也不許說出去,不然要出大事!”

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沒過幾天,武帝的病情稍微好轉,就有人把江謐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武帝聽完氣得渾身發抖,拍著床板罵:“江謐這個小人!朕沒虧待他,他居然敢咒朕死,還挑唆兄弟不和,真是活膩了!”當即就叫來禦史中丞沈衝,讓他“好好查查江謐的罪”。

沈衝早就看江謐不順眼了——之前江謐當吏部尚書時,總想著安插自己人,還收過不少賄賂,沈衝早就掌握了不少證據。現在皇帝發話,他立馬加班加點寫奏疏,把江謐的罪行列得清清楚楚:一是“誹謗先帝、非議新君”,對兩代皇帝不敬;二是“心懷怨恨、口出惡言”,破壞朝堂風氣;三是“挑唆宗室、動搖國本”,意圖引發內亂;再加上之前的貪腐小事,樁樁件件都夠判死刑。

奏疏遞上去,武帝看都沒多看,大筆一揮:“江謐大逆不道,賜死!”很快,太監就帶著“賜死”的聖旨和毒酒,來到了江謐家裡。江謐這時候才慌了,抱著太監的腿哭:“我錯了!我不該亂說話!求陛下再給我一次機會!”可太監哪敢做主,隻冷冷地說:“江大人,陛下有旨,您還是快點吧,彆讓小的為難。”

江謐看著眼前的毒酒,又想起自己之前的囂張跋扈,悔得腸子都青了——要是當初不抱怨升官的事,要是不議論皇帝和太子,要是沒去挑唆豫章王,自己現在還是好好的吏部尚書,吃香的喝辣的。可世上沒有後悔藥,他最終還是端起毒酒,一飲而儘,死的時候才五十多歲,成了南齊朝堂上第一個“因嘴獲罪”的大官。

消息傳出去,大臣們都嚇了一跳,再也沒人敢隨便說皇帝的壞話;連平時愛嚼舌根的官員,也都閉緊了嘴,生怕下一個“江謐”就是自己。武帝也借著這事“立了規矩”:朝堂之上,敢亂議皇室、誹謗君主的,一律嚴懲不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司馬光說

江謐以諂媚事主,既不得遺命,複怨望新君,已為不臣;又於帝疾時,挑唆豫章王,議太子之短,此乃大逆之舉。武帝賜其死,非過也。夫為人臣者,當以忠為本,以慎為戒,若心懷私念、口無遮攔,輕則失位,重則喪命。江謐之禍,非天亡之,乃自取也,足為後世佞臣之鑒。

作者說

江謐的悲劇,表麵看是“亂說話送命”,實則藏著一個亙古不變的“職場生存法則”:權力場裡,“嘴”是工具,不是武器,更不是發泄情緒的垃圾桶。江謐犯的最大錯誤,不是“沒升官”,而是把“職場不滿”變成了“對權力核心的挑釁”——他抱怨的不是“工作待遇”,而是“皇帝的用人眼光”;他議論的不是“朝政得失”,而是“皇室的繼承大事”,這相當於直接踩了古代皇權的“紅線”。

更有意思的是,江謐的“作死”還暴露了“投機者”的致命弱點:他們隻看到“權力帶來的好處”,卻看不到“權力背後的規矩”。他以為跟著高帝混過,就有了“免死金牌”;以為自己是吏部尚書,就有了“議論皇室的資格”,卻忘了“伴君如伴虎”——皇帝能給你官做,也能隨時收了你的命。

放到現在的職場裡,這事兒也挺有啟發:不管你職位多高、功勞多大,都彆把“情緒”當“資本”,彆把“吐槽”當“個性”。跟領導有矛盾,私下溝通比公開抱怨靠譜;對工作有不滿,理性提建議比陰陽怪氣有用。畢竟,任何地方都不缺“會乾活的人”,但絕對缺“懂規矩、會說話的人”——江謐要是早懂這個理,也不至於落個“賜死”的下場。

本章金句

職場不是“吐槽大會”,權力場更不是“言論自由區”——嘴要守得住規矩,人才能保得住飯碗和小命)。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江謐,沒升官又沒受遺命,會選擇默默努力等機會,還是找其他方式發泄不滿?要是你是武帝,聽到江謐的抱怨和挑釁,會先警告再給機會,還是直接嚴懲?快來評論區聊聊你的想法吧!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想吃絕戶?我帶養父嫁進軍區大院 年代:夫妻都有金手指的美好生活 詭案筆記:開局繼承宋慈仵作禁術 當祂們認為你是醫生 探案係統綁定落魄書生 太太彆演了,禁欲傅總會讀心 魂穿劉備,我二弟天下無敵! 星塵遺書 讓你當後娘,你躺平成全家白月光 明末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