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梁武帝的議和烏龍與蕭家宗室的騷操作:侯景之亂神劇情_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 > 第665章 梁武帝的議和烏龍與蕭家宗室的騷操作:侯景之亂神劇情

第665章 梁武帝的議和烏龍與蕭家宗室的騷操作:侯景之亂神劇情(1 / 1)

話說南梁太清二年,東魏那邊出了個大事——大將軍高澄手裡攥著個“王牌”,就是之前被俘虜的南梁貞陽侯蕭淵明。高澄腦子一轉,覺得這張牌不用白不用,提筆給蕭淵明寫了封信,話裡話外透著“和氣”:“咱兩家彆打了,通個好唄?要是梁武帝還記得往日情分,我不僅放你回去,連侯景那家人也一並送過去,咋樣?”

這信傳到南梁,梁武帝蕭衍立馬召集群臣開會。朝堂上瞬間分成兩派:右衛將軍朱異帶頭喊“好”,拍著胸脯說“議和多好啊,能少死人,還能把王爺接回來,簡直雙贏!”可司農卿傅岐卻一盆冷水潑過來,皺著眉說“陛下可彆上當!高澄這是玩離間計呢!侯景本來就是叛逃過來的,心裡正虛著呢,咱一議和,他不得以為咱要把他賣了?到時候他一急眼,指不定鬨出啥亂子!”

可惜梁武帝這會兒滿腦子都是“接侄子回家”“天下太平”,根本沒聽進傅岐的勸,大手一揮:“聽朱異的!議和!”

這邊剛拍板,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似的飛到了侯景耳朵裡。侯景當時就慌了——他可是從東魏叛逃到南梁的,要是梁朝和東魏真和好了,自己不就成了“棄子”?他趕緊寫了封奏折,把不能議和的道理掰開揉碎了說,可遞上去就石沉大海。侯景不甘心,又私下給朱異送了厚禮,想讓他在武帝麵前多替自己說幾句,結果朱異收了禮,事兒卻沒辦——估計是覺得侯景這顆棋子,遠不如議和來得重要。

侯景越想越怕,乾脆玩了把“極限測試”:他偽造了一封東魏的信,故意送到梁武帝手裡,信裡寫著“咱議和可以,但得用侯景來換蕭淵明,你看行不?”沒想到梁武帝看了信,想都沒想就差點點頭:“行啊,不就是換個人嘛,隻要能把淵明接回來,值了!”

這話傳到侯景耳朵裡,他當場就炸了:“好你個蕭衍!我把你當靠山,你居然想把我賣了!這心腸也太涼薄了!”這時候,侯景的謀士王偉湊過來,小聲說“老大,咱與其等著被賣,不如自己乾一番大事!南梁這班子人,看著光鮮,其實稀裡糊塗的,咱要是起兵,說不定能成!”侯景一聽,眼睛都亮了,拍著桌子說“就這麼辦!”

接下來侯景就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先是把自己管轄的百姓拉來當士兵,又宣布“今年的租子、市場管理費都免了”,老百姓一聽有這好事,紛紛願意跟著他;最後還把當地百姓的子女許配給將士當老婆,這下軍心更穩了——不得不說,侯景搞動員,還真是有料!

沒過多久,侯景就起兵造反了,可南梁這邊的應對,簡直能讓人笑掉大牙,尤其是蕭氏宗室的操作,堪稱“迷惑行為大賞”。

首先出場的是譙州刺史蕭泰,這位爺平時治理地方就稀裡糊塗,侯景的軍隊一到城下,他手下的人直接開門投降,蕭泰連抵抗都沒抵抗,就成了俘虜——估計他自己都沒搞明白,為啥手下人這麼快就叛變了。

接著是梁武帝的“神操作”:他任命蕭正德為都督京師諸軍事,讓他負責保衛京城。可誰能想到,蕭正德早就跟侯景勾搭上了!侯景的軍隊到了江邊,蕭正德偷偷派了大船過去,把侯景的人穩穩當當接了過江——這哪是保衛京城,簡直是“開門揖盜”!

更離譜的是采石磯守將王質,這位還是梁武帝的外甥,按理說該忠心耿耿吧?結果侯景的軍隊還沒到,他直接卷鋪蓋跑路了,把采石磯這個戰略要地拱手讓人。侯景沒費一兵一卒就過了江,估計他自己都沒想到,南梁的防守居然這麼“豆腐渣”。

然後是邵陵王蕭綸,梁武帝派他去平叛,結果他磨磨蹭蹭,走了兩個月才到鐘離今安徽鳳陽),剛到地方就聽說侯景過了江,沒辦法隻能往回趕,這一趕又用了兩個月——等他到京城附近,侯景都快把城圍起來了。他兒子蕭駿倒是挺勇猛,帶著兵孤軍深入想偷襲侯景,結果反被侯景包了餃子,戰死沙場,蕭綸的大軍也跟著潰敗,這下平叛徹底成了笑話。

還有南兗州的蕭會理、淮南的蕭嗣,這兩位接到勤王命令後,嘴上喊著“馬上就來”,實際上卻按兵不動,都想著“讓彆人先上,我看看情況再說”,生怕自己損兵折將。整個南梁宗室,也就韋粲和柳仲禮是真心想平叛:韋粲帶著兵趕來,拚死作戰,最後戰死沙場;柳仲禮也挺勇猛,可惜打仗時受了傷,傷好之後就心灰意冷,再也不提進攻的事了——這下,南梁最後一點希望也沒了。

最終,侯景攻破台城,梁武帝蕭衍被軟禁起來,最後連飯都吃不上,活活餓死了。說起來,南梁的衰敗,不光是因為侯景造反,更因為蕭氏宗室的“窩裡鬥”和“不作為”——要是他們能齊心協力,侯景就算再能打,也未必能掀起這麼大的風浪。

司馬光說

《資治通鑒》中,司馬光評此事時曾言:“梁武帝舍傅岐之忠言,從朱異之佞說,納侯景而不知防,任宗室而無其能,此其所以亡也。”意思是梁武帝不聽忠臣的勸告,反而相信奸臣的話,接納了侯景卻不加以防備,任用宗室子弟卻沒選對人,這就是他最終失敗的原因。司馬光這話說得實在,南梁的悲劇,很大程度上是梁武帝自己“拎不清”,再加上宗室的“豬隊友”助攻,才讓侯景有機可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作者說

其實侯景之亂,本質上是一場“漏洞百出的背叛”遇上了“稀裡糊塗的防守”。梁武帝的問題,不在於“想議和”,而在於“議和前沒算清楚人心賬”——他隻看到了接回蕭淵明的好處,卻沒看到侯景的“安全感缺口”,更沒料到自己的宗室子弟會這麼不靠譜。

更有意思的是,蕭氏宗室的“觀望”和“叛變”,其實暴露了南梁宗室製度的大問題:這些王爺平時養尊處優,沒經曆過真正的考驗,一旦遇到事,要麼貪生怕死,要麼心懷鬼胎,根本沒有“家國一體”的意識。反觀侯景,雖然是個叛將,卻懂得“抓人心”——免租、許配子女,看似簡單的操作,卻精準擊中了當時百姓和士兵的需求。

有時候,一場大動亂的發生,未必是因為反派多強大,而是因為正派陣營自己先亂了陣腳。南梁的例子就像一麵鏡子:不管你家底多厚,要是決策者糊塗、執行者懈怠,再小的“火苗”,也能燒起燎原大火。

本章金句

“治國如持家,既需聽忠言避陷阱,更需選對人用對力,否則縱有家業千萬,也經不住‘糊塗決策’與‘豬隊友’的雙重消耗。”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梁武帝,在接到東魏議和請求時,你會先做哪件事?是先派人摸清侯景的真實想法,還是先調查宗室子弟的能力,又或者有其他更穩妥的辦法?快來評論區說說你的思路吧!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農場上交易華夏諸天 治好總裁夫人,你就是女婿! 從白丁到人生贏家 代碼江湖 真名代碼108件神器的暴走日常 萬界戀綜?攻略過的瘋批們求我寵 竊火 滿宗皆絕色,獨我男宗主 荒野求生獲傳承之大醫通天 鹹魚妃她又躺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