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荀朗截後路與宋子仙落網:南朝戰場的神補刀與假投降_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 > 第676章 荀朗截後路與宋子仙落網:南朝戰場的神補刀與假投降

第676章 荀朗截後路與宋子仙落網:南朝戰場的神補刀與假投降(1 / 1)

要說南朝梁末年的戰事裡,誰最會“撿漏”,豫州刺史荀朗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這年侯景剛打下郢州,正帶著人馬往江陵方向衝,滿腦子想的都是“趁勝追擊,一舉拿下荊州”,壓根沒料到身後會冒出個“程咬金”。

荀朗這人事兒看得明白,知道侯景的軍隊雖然看著凶,其實是“強弩之末”——一路打下來,糧草沒跟上,士兵也累得夠嗆,尤其是後軍,大多是押糧的、打雜的,戰鬥力稀鬆平常。他琢磨著:“與其跟侯景正麵硬剛,不如繞到後麵給他一下,既能少死人,又能斷他的後路,多劃算。”

於是荀朗帶著人馬,從巢湖出發,抄小路直奔濡須口——這地方是侯景大軍撤退的必經之路,相當於掐住了人家的“嗓子眼”。等侯景的後軍慢悠悠地晃過來,荀朗的人早就躲在蘆葦蕩裡等著了。當時正是黃昏,夕陽把水麵照得金燦燦的,侯景的士兵要麼坐在船上打盹,要麼靠在岸邊抽煙,連個放哨的都沒正經安排。

荀朗一揮手,手下人跟餓狼撲食似的衝了出去:有的跳上敵軍的船,搶糧食、砍船槳;有的在岸邊射箭,專挑落單的士兵打。侯景的後軍哪兒見過這陣仗,頓時亂作一團,哭爹喊娘的、跳河逃生的,怎麼狼狽怎麼來。等前麵的侯景聽到動靜,回頭一看,後軍已經潰不成軍,糧食也被燒了大半,氣得他直拍大腿:“荀朗你這小人,竟敢偷襲我!”

可氣歸氣,侯景知道這會兒不能戀戰——沒了糧草,再待下去隻能餓死。他趕緊下令“撤”,船隊慌慌張張地往回跑,跑著跑著就亂了套:有的船槳斷了,在水裡打轉;有的船撞在一起,沉了半截;還有的士兵趁機跳水逃跑,把侯景氣得差點暈過去。這一路奔逃,侯景的軍隊算是徹底沒了之前的威風,活脫脫成了“喪家之犬”。

而另一邊,太子蕭大器的船正好駛入樅陽浦。蕭大器這人文質彬彬,心裡裝的都是家國大事,可這會兒國家都快沒了,他也隻能跟著侯景的船隊瞎晃。他的心腹見侯景自顧不暇,趕緊湊到跟前小聲說:“太子殿下,現在是好機會啊!侯景自顧不暇,沒人管我們,我們趕緊往北逃,找個地方躲起來,以後還能圖謀大事!”

蕭大器卻搖了搖頭,眼圈都紅了:“現在國家都成這樣了,父皇還在侯景手裡受苦,我要是跑了,還算什麼太子?就算能活下來,一輩子也會良心不安。”心腹還想勸,蕭大器卻擺了擺手:“彆說了,我意已決,就算跟著侯景,我也不能丟下父皇,丟下國家。”說完,他讓人把船停穩,等著侯景的船隊彙合——這份執拗,雖說有點“一根筋”,卻也讓人佩服他的骨氣。

侯景這邊忙著逃,郢城的宋子仙可就慘了。他本來跟著侯景打郢州,結果侯景跑了,把他留在郢城斷後。王僧辯的大軍一到,就把郢城圍得水泄不通,裡三層外三層,連隻鳥都飛不出去。宋子仙守了幾天,糧食快吃完了,士兵也死傷不少,知道再守下去就是死路一條。

他琢磨著:“硬拚肯定不行,不如裝投降,騙艘船跑路。”於是他派人給王僧辯送信,說“隻要將軍給我們一百艘船,讓我們返回侯景身邊,我們就把郢城獻出來,絕不反悔”。

王僧辯看完信,心裡跟明鏡似的:“宋子仙這小子,肯定沒安好心,想騙船逃跑。不過嘛,我倒要看看他怎麼演。”於是他故意答應下來,還讓人傳話:“沒問題,船我已經準備好了,你們明天就可以走,不過要把郢城的城門打開,讓我的人進去接管。”

宋子仙一聽,美得差點跳起來,還以為王僧辯是個“冤大頭”,真信了他的鬼話。第二天一早,他讓人打開城門,自己則帶著手下人往船上搬東西,嘴裡還哼著小曲,琢磨著“等上了船,就把船劃走,看王僧辯能奈我何”。

可他剛踏上船板,就聽見城上傳來一陣鼓聲——壞了,上當了!原來王僧辯早就安排好了:杜龕帶著一千精銳,趁著城門打開,偷偷爬上了城牆,接管了城防;水軍主宋遙則帶著樓船,把宋子仙的船隊圍了個水泄不通。

宋子仙這下慌了,拔出刀想抵抗,可他的人早就沒了鬥誌,有的跳河想逃,有的乾脆扔下刀投降。這時候,周鐵虎帶著一隊人衝了過來,周鐵虎是出了名的“大力士”,一把就把宋子仙按在地上,像提小雞似的把他捆了起來。丁和也想跑,結果被人一腳絆倒,摔了個狗啃泥,同樣成了俘虜。

後來,宋子仙和丁和被送到江陵,湘東王蕭繹看著這兩個俘虜,氣不打一處來,下令把他們斬了——至此,侯景留在郢城的勢力,算是徹底被清除了。

司馬光說

《資治通鑒》記荀朗截擊、宋子仙被擒,一顯“兵貴出奇”,一顯“兵不厭詐”。荀朗察侯景之弊,潛師截後,以寡敵眾而破之,是知“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王僧辯識宋子仙之詐,偽許其降,設伏待之而擒之,是知“兵者,詭道也”。蕭大器臨危不逃,雖未能救社稷,然其“不忍棄主”之心,亦存臣子之節。觀此數事,可知亂世之中,或憑謀取勝,或憑節立身,皆非偶然也。

作者說

這場戰事裡,藏著兩種很有意思的“生存智慧”:荀朗的“撿漏”不是瞎貓碰上死耗子,而是他看透了“對手的軟肋往往在身後”——就像現在做事情,很多人總盯著正麵的困難,卻忘了從側麵、後麵找突破口,其實有時候“繞個彎”比“硬衝”更有效。而宋子仙的“假投降”之所以失敗,不是他的計策不高明,而是他低估了對手的“防騙意識”,這就跟現在有些人想靠“小聰明”蒙混過關一樣,最後往往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更讓人在意的是蕭大器的選擇,他明明有機會逃跑,卻選擇留下,這份“不拋棄、不放棄”的執念,雖然沒能改變結局,卻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的光”。有時候,“堅持”不一定能帶來成功,但放棄卻一定會留下遺憾——這或許就是蕭大器這個人物,在曆史長河裡留下的一點溫度。

本章金句

出奇者可破強敵,識詐者能擒頑寇,守節者雖敗猶榮。

互動時刻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若是荀朗,除了在濡須口截擊侯景後軍,你還會選擇哪個地方設伏,能更有效地打擊侯景?若是蕭大器,心腹勸你北逃時,你會堅持留下,還是另有彆的計劃?來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吧!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盜墓筆記:青銅門後的終極 大梁第一言官 大清鹽霜 重生明末再造華夏 終墜 高武:我以凡軀,叩開神門 與絕色姐姐合租,美女愛上我 漁獵東北:從街溜子到山海王 抗日:我是狙擊手 本心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