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古代帝王界的“奇葩天花板”,北齊後主高緯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這位主兒把“敗家”當主業,把“治國”當副業,最後用一場堪稱鬨劇的平陽之戰,親手給北齊王朝畫上了句號。今天咱們就扒一扒這位“無愁天子”的荒唐事,保證讓你笑到拍腿,又忍不住歎氣——這哪是當皇帝,分明是來“渡劫”的,渡北齊的亡國劫!
先說說高緯的“日常操作”。這位後主,天生就不是當皇帝的料。史書說他“言語遲鈍,不喜歡見朝士”,簡單講就是嘴笨,見了大臣就犯怵,連句完整的朝堂套話都說不利索。性格還懦弱,彆人一瞪眼睛他就怕,這樣的人坐在龍椅上,簡直是把北齊的江山當兒戲。
可他偏偏繼承了祖上的奢靡之風,還覺得“帝王就該這樣”。後宮的妃嬪們,穿的是綾羅綢緞,戴的是珠翠寶玉,一頓飯的開銷能抵得上普通百姓幾年的生活費。有個妃子的裙子,光是繡工就花了萬匹綢緞的人工,這哪是穿裙子,分明是披著一座“綢緞山”。他還特彆喜歡折騰宮苑,今天覺得這座宮殿不好看,拆了重建;明天覺得那座花園不氣派,推平了再修,手下的工匠天天累得直哭,老百姓的賦稅卻被榨得一乾二淨,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要說高緯最出圈的“才藝”,當屬彈琵琶。他自己譜了首曲子叫《無愁》,天天抱著琵琶彈唱,身邊的太監、宮女們跟著起哄,場麵搞得跟演唱會似的。民間老百姓看不下去,給他起了個外號——“無愁天子”,意思是“國家都快亡了,你倒好,天天沒心沒肺地唱歌,真是沒救了!”
可這位“無愁天子”的荒唐遠不止於此。他在華林園裡建了個“貧兒村”,自己穿得破破爛爛,拿著破碗在村裡行乞,還跟宮女太監們扮演的“乞丐”討價還價,玩得不亦樂乎。你說你一個皇帝,體驗生活也不是這麼體驗的吧?更離譜的是,他還模擬西部邊境的城池,讓士兵們扮演敵軍攻打,自己則帶著一群妃嬪“守城”,箭雨紛飛的場麵嚇得妃嬪們尖叫,他卻看得津津有味,仿佛在看一場大戲。可他忘了,真實的邊境上,士兵們正在浴血奮戰,老百姓正在流離失所。
除此之外,高緯還寵信陸令萱、穆提婆這對“奸夫淫婦”。陸令萱是他的奶媽,仗著皇帝的信任,在宮裡橫著走,連皇後都得讓她三分;穆提婆是陸令萱的兒子,更是個貪得無厭的家夥,賣官鬻爵,收受賄賂,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那時候的北齊,“官由財進,獄以賄成”,隻要你有錢,就能當大官;隻要你送禮,就能免罪。老百姓活不下去,隻能紛紛逃亡,北齊的江山就像一座搖搖欲墜的大廈,隨時都可能倒塌。
就在北齊內部亂成一鍋粥的時候,北周武帝宇文邕瞅準了機會,派軍隊攻打北齊。而真正讓北齊走向滅亡的,是那場堪稱“史上最荒唐”的平陽之戰。
起初,北齊軍隊主動攻打北周的平陽城。北齊士兵們雖然平時被折騰得夠嗆,但真打起來還是有點戰鬥力的,攻勢猛烈得很。城樓被打得起火,城牆也塌了好幾個口子,周軍眼看就要扛不住了。可周軍主將梁士彥是個硬骨頭,他鎮定自若地指揮將士們反擊,還動員城裡的老百姓一起上陣,連夜搶修城牆。老百姓們也知道,城破了就是家破人亡,所以個個都拚了命,一夜之間就把城牆修好了。
北齊軍隊見強攻不行,就想了個陰招——挖地道。他們在城牆下偷偷挖了條地道,城牆一下子塌了個大缺口,齊軍士兵們歡呼雀躍,正要衝進城去,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北齊後主高緯卻突然下令:“暫停進攻!”為啥呢?因為他想讓自己的寵妃馮淑妃過來,一起欣賞這“城破的壯觀景象”。馮淑妃是個愛打扮的主兒,當時正在梳妝打扮,磨磨蹭蹭了半天才來。就這一會兒的功夫,周軍趁機用木頭堵住了缺口,北齊的大好機會就這麼白白錯過了。
後來,周武帝宇文邕親自率領大軍來救援平陽,齊軍和周軍在城外對峙起來。高緯這下慌了,不知道該打還是該撤。他問大將軍高阿那肱,高阿那肱說:“周軍士氣正盛,咱們不宜出戰,還是堅守為妙。”可另一個將領安吐根卻不服氣,說:“咱們人多勢眾,怕他們乾啥?趕緊打!”旁邊的太監、妃嬪們也跟著起哄,說:“陛下英明神武,肯定能打敗周軍!”高緯本來就沒主見,被這麼一忽悠,當場拍板:“打!”
他下令讓士兵們填平城外的長塹,主動進攻周軍。戰鬥一開始,北齊軍隊還挺勇猛,可沒過多久,東翼的士兵稍微退了一下。這本來是戰場上很正常的調整,可馮淑妃一看,當場就尖叫起來:“不好啦!咱們兵敗啦!”穆提婆也在旁邊煽風點火:“陛下,快跑吧,再不跑就來不及了!”高緯嚇得魂飛魄散,二話不說,轉身就帶著幾個親信逃跑了。
皇帝都跑了,北齊軍隊瞬間軍心大亂,士兵們紛紛扔下武器,四散奔逃。周軍趁機發起猛攻,一路追擊,把北齊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最後,高緯在逃跑的路上被周軍俘虜,北齊王朝就這麼滅亡了。真是應了那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而高緯,就是那個“豬隊友中的戰鬥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司馬光說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評價:“北齊之亡,非周之能亡之,乃高緯自亡之也。帝荒於酒色,昵近小人,濫殺無辜,窮奢極欲,以致民不聊生,眾叛親離。平陽一戰,臨陣脫逃,軍心瓦解,亡國之禍,固其所宜也。”意思是說,北齊的滅亡,不是北周能把它滅亡,而是高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這位皇帝沉迷酒色,親近小人,濫殺無辜,窮奢極欲,導致老百姓活不下去,眾叛親離。平陽之戰中,他臨陣脫逃,導致軍心瓦解,亡國的災禍,是他應得的。
作者說
高緯的荒唐,簡直是把“帝王責任”當成了“過家家”。他的悲劇,不僅在於自己的愚蠢和懦弱,更在於他把權力當成了滿足私欲的工具。最諷刺的是,他在華林園扮演乞丐,卻不知道真實世界裡的老百姓正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他模擬邊境戰爭取樂,卻在真實的戰場上臨陣脫逃。其實,權力是把雙刃劍,既能造福百姓,也能毀滅自己。高緯的例子告訴我們,不管身處何種位置,都不能忘記自己的責任,否則,再強大的王朝,也會毀在自己手裡。而平陽之戰中,馮淑妃的一聲尖叫,看似是壓垮北齊的最後一根稻草,實則是北齊長期腐敗的必然結果。
本章金句
權力若淪為私欲的玩物,再輝煌的王朝,也終將在荒唐中崩塌。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高緯,在平陽之戰的關鍵時刻,你會選擇聽從馮淑妃的慫恿逃跑,還是堅守戰場指揮作戰呢?快來說說你的想法吧!
喜歡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請大家收藏:()人間清醒:資治通鑒智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