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能力與根基:他能在京城,在官府的追捕下活動自如,除了自身本領高強,更因為他擁有一個龐大而沉默的支持網絡——那些受過太子恩惠、以及被他“劫富濟貧”行為惠及的底層百姓。這種擁護,某種程度上超越了普通民眾對盜匪的態度,帶有一絲對“落難王孫”的隱秘同情與忠誠。
4.行為矛盾:他解救李致賢,可以解釋為不希望一個看似在認真查案、可能觸及真相的“清官”輕易死掉,或者不願意因為一個官員的死導致舊城區遭到毀滅性打擊,影響他的藏身和活動。他對官府的挑釁,既是對自身能力的自信展示,也可能是一種試探,試探李致賢的立場與能力。
5.陳望之死:滅口陳望的勢力,正是當年構陷太子的元凶或其殘餘,他們絕不允許任何可能指向太子血脈存世的線索被發現。這從反麵印證了茂兒爺身份的特殊性與敏感性。
一環扣一環。
這個推論,完美地將玉佩的神秘、茂兒爺的異常、舊案的冤屈,串聯成了一條清晰的邏輯鏈。
李致賢放下筆,後背已被冷汗浸濕。他被自己這個大膽的推斷震撼得無以複加。這已遠超普通的刑名案件,這是足以動搖國本、引發朝堂地震的驚天秘辛!
如果這個推論成立,那麼他李致賢現在所做的,就不再是簡單的緝拿盜匪,而是在卷入一場涉及皇位繼承、血統正朔、以及十幾年前一樁巨大冤案的巨大政治漩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該如何自處?
是繼續恪守臣子本分,將這位可能的“龍孫”作為欽犯緝拿歸案,維護現有的律法與秩序?即便這秩序是建立在昔日冤獄的基礎之上?
還是……應該設法接觸,驗證其身份,若其為真,則輔佐其平反冤獄,撥亂反正,恢複皇室正統?
前者,是身為中樞令的職責,看似穩妥,卻可能讓沉冤永埋,讓正義不彰,甚至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當真相無法再被掩蓋時,自己將因“迫害皇嗣”而萬劫不複。
後者,是巨大的政治冒險,是與現有朝堂中那股強大而陰暗的勢力為敵,一旦失敗,便是粉身碎骨,萬劫不複。但若成功……便是匡扶社稷,青史留名!
風險與機遇,都大到無法估量。
窗外的天色,不知不覺間已由黃昏轉入深沉的黑夜。更鼓聲遠遠傳來,提醒著他,三更將至,荒塚坡之約已近。
這封突如其來的信,在此刻顯得意義非凡。它可能來自茂兒爺陣營的試探,也可能來自敵對勢力的陷阱。但無論如何,這都將是他驗證推論、做出抉擇的關鍵一步。
他必須去。
不僅要赴約,還要做好萬全的準備。他喚來趙乾,低聲吩咐:“挑選絕對可靠的得力人手,十人,分批秘密出城,潛往城南荒塚坡附近埋伏。沒有我的信號,絕不可輕舉妄動。你隨我同行,見機行事。”
“大人,此行凶險……”趙乾麵露憂色。
“凶險亦需一行。”李致賢目光堅定,“或許,這是我們離真相最近的一次。也是……決定我們未來道路的一次。”
他最後看了一眼書案上那張寫滿推論與疑問的宣紙,然後將其湊到燭火前。橘紅色的火苗舔舐著紙張邊緣,迅速蔓延,很快便將那驚世駭俗的“龍孫”二字,以及其周圍所有的線索與推斷,吞噬殆儘,化為一片灰燼。
有些念頭,隻能存在於心,不能見之於紙。
真相的重量,此刻完全壓在了他的肩上。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恢複了平日的沉穩與冷靜,仿佛剛才那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從未發生過。但隻有他自己知道,內心深處,某種決心已經悄然下定。
今夜荒塚坡,無論來者是友是敵,他都要親眼見一見,親口問一問。
那個藏身於舊城區陰影深處,攪動京城風雲的茂兒爺,究竟是不是那位本該承繼大統、卻流落江湖的……
龍孫?
懸念,如同荒塚坡上即將升起的夜霧,濃鬱而迷離。而李致賢,正一步步走向這片迷霧的核心。
喜歡白衣盜請大家收藏:()白衣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