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升官與升官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他們不都是領到的俸祿變多、地位變高了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這中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究竟有沒有實權!
陳興給他們升官都是怎麼升的呢?
官職高的就給他們加虛職,什麼太子太傅、太子少保之類的,官位和俸祿高的嚇人,但是實際上呢?
現在連太子都沒有呢,太子是誰都不知道呢,那這官位對應的權力還有著落嗎?
沒有著落,就是個虛職,什麼權力也沒有,隻是地位高,聽起來嚇人而已。
那麼在這一場升官當中,受益最多的人是誰呢?
是力挺陳興,在他繼位的過程當中出力最多的那些人。
對待這些人,陳興給他們升官的時候,升官的幅度是最小的,但是無一例外,這些都是實權官員。
不是掌管部分禁軍,就是主管運輸糧草的某個環節,又或者管理一部分財政撥款的分配,總而言之一句話,這些人手裡有權力,掌管著陳國這個國家的命脈。
那為什麼說他們升官幅度最小呢?
因為舊的掌管這些的大臣們還在,陳興沒有直接奪走他們手裡的全部權力,而是奪走了一小部分給自己的人,然後提高這些舊的實權大臣的地位,以此來安撫這些人。
而這個做法最終奏效了,朝中大臣基本沒有反對意見。
畢竟新官上任三把火嘛,現在新皇帝上來了,自己這種老皇帝的臣子被奪走一小部分權力是合情合理的,還能得到一點官位和俸祿上的補償,已經很不錯了。
這一次大規模的封賞之後,陳興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提高禁軍的待遇,提高普通的禁軍侍衛每個月的軍餉。
之後呢,他又把所有的禁軍統領召進宮裡來,告訴他們,你們繼續當好這個禁軍統領就行,我不會換人的。
這一番操作下來,禁軍統領們懸著的心終於是安穩下來了,他們能夠繼續侍奉新的皇帝了,甚至待遇還能高一點,這就很不錯。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陳興的這一番大肆封賞之中,沒有一個人得到爵位。
所有人都是隻有自己本人得到了很高的待遇,但是這個待遇不能往下傳承,不像爵位那樣可以傳給自己的後代。
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激起各地將領的怒火,畢竟隔壁的吳國不就是這麼亂起來的嗎?
所以從這件事裡我們也能看到,陳興這個人很擅長吸取教訓,不止吸取自己國家的教訓,也吸取彆的國家的教訓,以此來幫助自己成長。
再後麵的事情就很簡單了,陳興在往後三年的時間裡,一點一點地把自己父皇的舊臣調離了重要崗位,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一點點剝離了他們的權力。
簡單來講呢,就是用榮養的方式換走了這些人手中的權力,給他們很高的待遇,但是手裡的權力要交出來。
最後呢,這套策略很成功,陳興平穩地接手了整套朝政中樞,有機會實行自己的統治了。
那麼現在,我們來說一下陳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父皇陳安的吧。】
[哈哈哈,這就是傳說中的好鋼用在刀刃上吧?親信攥著兵權和糧草命脈不撒手,舊臣就隻能捧著虛職當吉祥物了。]
[禁軍統領:什麼?新帝上位了不把我換了,甚至還給我漲軍餉?這哪是新帝,這是我的伯樂啊!]
[陳興:爵位?那是啥?能吃嗎?哎呀,個人待遇漲一漲得了,世襲什麼的你們就彆想了!]
[陳安:我殺!我砍!我清洗!
陳興:我賞!我分!我拿捏!
看來性格也不一定會遺傳啊~]
[慢著,我懂了,這是給職場新領導的教科書啊!上任之後不用急著搞大清洗,先給老員工畫大餅,再讓自己人攥緊核心業務,最後慢慢換血就可以了~]
[快來人把他叉出去!我腦海裡有不好的記憶蘇醒了!]
[+1,叉出去五十米大刀伺候!]
[+1]
[+1]
[不要啊,我隻是想開個玩笑而已,不要這樣對我啊嗚嗚嗚~]
[晚了,刀收不住了,下輩子注意一點~]
陳安:啊?
彈幕上這些人在說什麼呢?
一言不合就砍人?
後世的人都是這麼離譜的嗎?
這跟我父皇昏庸程度差不多了啊?!
————
大瀚,建業城皇宮內。
殿內光線偏暗,正中的龍椅上斜坐著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