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剛放下茶杯,院門外就傳來一陣輕快而富有節奏感的腳步聲,伴隨著一個清亮的女聲:“爺爺!我回來啦!咦?有客人?”
話音未落,一個身影利落地閃進院門。那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紮著利落的馬尾辮,穿著一身素淨的練功服,額角還帶著細微的汗珠,眼神明亮,渾身透著一股蓬勃的朝氣。她看到李信,腳步頓了一下,大方地點頭笑了笑,隨即目光就落在丁凱身上,嘴角揚起一絲狡黠的弧度。
“喲,大頭哥也在家啊?正好,我剛練完拳,手癢得很,來陪我過過招!”少女說著,也不等丁凱回答,就將肩上裝著拳套的小包往石桌上一放,擺開了架勢。
烏央是跟著少女的,它歡快地搖著尾巴撲來撲去,並繞著她打轉,親昵得不得了。
丁凱一臉無奈,似乎習以為常:“丁玲!有客人在呢,彆鬨!”他嘴上這麼說,身體卻也不自覺地微微調整了重心。
被叫做丁玲的少女這才仿佛剛想起李信似的,衝他抱拳一笑,動作自然而帶著古風:“不好意思啊同學,我叫丁玲,是這家夥的堂妹。稍等片刻,我先把這懶蟲收拾一頓再說!”
老人端著茶,笑嗬嗬地看著,絲毫沒有阻攔的意思,反而對李信說:“小孩子家玩鬨,讓小同學見笑了。”
李信連忙回禮:“不會,丁玲同學……很活潑。”他的目光卻帶著一絲好奇落在丁玲身上。她站姿沉穩,氣息悠長,雖然動作活潑,但核心極穩,顯然是有真功夫在身的,這引起了他的注意。
丁凱被堂妹將了一軍,麵子有點掛不住,尤其是當著李信的麵,隻好硬著頭皮上前:“怕你不成?來來來,老規矩,不準打臉!”
兩人就在小院中央的空地上切磋起來。沒有電影裡那種眼花繚亂的飛簷走壁,更多的是步伐的移動、手臂的格擋與精準的出擊。
丁玲的拳法明顯更有章法,動作圓融流暢,發力短促而沉凝,帶著一股內斂的勁道。而丁凱則更像是野路子,仗著身高力大和一股靈活勁在周旋,但他的反應速度極快,往往能在刻不容緩之際躲開丁玲刁鑽的攻擊。
李信的精神力如今遠超常人,他的雙眼能清晰地捕捉到兩人動作的細微之處。他注意到,丁玲的招式之間,似乎有一種無形的“氣”在流轉,讓她的動作更具威脅。而更讓他驚訝的是丁凱!
在一次丁玲一記迅猛的劈拳直搗丁凱中宮時,丁凱看似已經來不及格擋或躲閃。但就在那一瞬間,李信清晰地“感覺”到,丁凱周身似乎產生了一種極其微弱的、類似“生發器”啟動時的空間漣漪,非常非常輕微,
幾乎難以察覺。丁玲那誌在必得的一拳仿佛擦著什麼滑膩的東西偏了一下,力道泄了大半,讓丁凱堪堪用手臂架住,隻是踉蹌了一步,並未被擊中要害。
“咦?”丁玲收拳,狐疑地看了看自己的手,又看了看丁凱,“大頭哥,你剛才……用了什麼巧勁?”
丁凱所表現的是前所未有的,難怪丁玲吃驚。
這位堂哥哥,從小就不習武,家人對他實在無語。
好在他喜歡生性活潑大方的丁玲,倆人脾氣相投,丁凱自然對她有求必應。
這樣一來二去,被喜歡武術的丁玲每年來此住的時間段裡,天天找他打鬥,所以才有今天這等打鬥的架勢。
丁凱自己也有些莫名其妙,甩了甩發麻的手臂:“啥巧勁?差點沒擋住!你下手能不能輕點!”
隻有旁觀的李信和一直淡然喝茶的丁爺爺眼中閃過一絲了然。
李信心中劇震!原來如此!丁凱說他使用原型機“越發有感覺”,並不僅僅是熟悉設備操作那麼簡單!他本身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因為長期接觸和使用能引發空間漣漪的裝置,加上他全心投入製造時的高度專注和精神凝聚,已經開始自發地引動類似的力量,正在覺醒精神力的邊緣!雖然還極其微弱且不受控製,但這無疑解釋了他為何對原型機如此有共鳴,以及剛才那神奇的一下格擋。
這時,丁爺爺緩緩開口,點破了玄機:“凱凱,你最近是不是覺得自己反應更快了?有時候不用眼睛看,也能模糊感覺到身後的東西?或者,專注做某件事時,周圍會特彆安靜?”
丁凱愣住了,撓撓頭:“好……好像是有點……爺爺您怎麼知道?”
丁玲也好奇地看向爺爺。
老人微微一笑,目光掃過李信,最後落在孫子身上:“看來,那東西不僅幫你們做了事,也在反過來影響你啊。形意拳講究‘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練到深處,精神自然凝聚敏銳。你雖未正經練過內家拳,但歪打正著,走了另一條路,觸摸到了‘神’的門檻。雖然還隻是皮毛中的皮毛。”
“形意拳——內家形意拳。”李信的頭腦中翻滾起來:有見過這書名,是一位同學的地攤貨,當時說是拳術,便沒在意!而現在,看到丁玲身上的那氣息,加上丁爺爺所說的意思,難道也是和混元真氣一般無二?更何況,身手還敏捷的很,單打獨鬥也占優勢,看樣子找個機會請教老爺子比較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丁凱張大了嘴巴,完全沒明白爺爺在說什麼“神”啊“門檻”的。
但李信徹底明白了!丁凱正在覺醒,而這位丁爺爺,絕對是一位真正懂得“內在修行”的高人!他不僅看出了李信的不尋常,更一眼點破了丁凱身上正在發生的微妙變化。
李信看向丁凱,眼神變得完全不同了。原來,他並不是孤身一人走在一條未知的路上。他最鐵的兄弟,竟然以這種方式,即將與他同行。
丁玲看看爺爺,又看看一臉懵的堂哥,最後目光落在若有所悟的李信身上,大眼睛裡充滿了好奇:“爺爺,你們到底在打什麼啞謎啊?還有,大頭哥他怎麼了?”
老人笑而不語,隻是對李信說:“吃飯還早,讓凱凱帶你去書房看看吧,靠東牆書架最下麵那層,有幾本講些奇巧玩意和民間異聞的舊書,或許對你們有點啟發。”
李信強壓下心中的激動和萬千思緒,恭敬地點頭:“謝謝丁爺爺!”
他知道,老人是在給他和丁凱單獨交流的空間,同時也給出了更明確的指引。
去書房的路上,丁凱還在嘀咕:“我摸到什麼門檻了?神?啥意思啊信哥?”
李信看著他,笑了起來。
這一次,笑容裡充滿了輕鬆。
李信模仿著丁爺爺的口氣說:“意思就是,小凱,你們的‘科研’之路,可能要比想象中,有趣得多,也精彩得多了。”
喜歡錯位法則請大家收藏:()錯位法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