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孤膽英雄_大明第一戰神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4章 孤膽英雄(1 / 2)

長江,這條承載了千年興衰、萬裡悲歡的母親河,此刻卻如一條沉睡的黑色巨龍,橫亙在曆史的咽喉。江風,不再是溫柔的拂麵,而是帶著刺骨的寒意,卷著水汽的腥鹹與一絲若有若無的血腥,如泣如訴地刮過朱元璋軍營的每一寸土地。風聲穿過營帳的縫隙,發出嗚咽般的聲響,仿佛是無數亡魂在低聲哀鳴,又像是這片古老土地在為即將到來的又一場浩劫而悲鳴。

對岸,元軍的營火連綿不絕,從西邊的地平線一直延伸到東邊的天際,彙成一片燃燒的海洋。那不是人間燈火,而是巨獸匍匐在黑暗中睜開的無邊眼眸。每一簇火光下,都映照著冰冷的鐵甲、鋒利的刀槍和一張張寫滿了傲慢與殘忍的臉。戰船密布,首尾相連,粗大的鐵索在江麵上橫亙,如同一道道無法逾越的死亡枷鎖,將朱元璋麾下十萬雄師死死地鎖在了江北這片狹小而絕望的土地上。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令人窒息的壓抑。士兵們蜷縮在各自的營帳裡,沉默地磨礪著兵器,或是呆呆地望著對岸那片象征著絕對力量的火海。他們眼中,有恐懼,有迷茫,但更多的是對主公朱元璋的信任,以及對未來那一線渺茫希望的期盼。這十萬人的呼吸,彙聚成一股沉重而龐大的氣流,壓得整個江北都喘不過氣來。

中軍大帳內,燈火通明,卻比外麵的夜色更加凝重。巨大的沙盤占據了帳篷中央,上麵插滿了紅藍兩色的小旗。代表元軍的紅旗,如同一道銅牆鐵壁,將代表明軍的藍旗擠壓在江邊一個狹小的弧形區域內,仿佛隨時都能將這抹藍色徹底吞噬。燈油在燈盞裡不安地跳躍,偶爾爆出一兩聲“劈啪”的輕響,在這死寂的帳內,卻如同驚雷般刺耳。

朱元璋端坐在主位上,身形依舊挺拔如鬆,但緊鎖的眉頭和緊握的拳頭,卻暴露了他內心翻江倒海般的波瀾。他是一代雄主,是能從乞丐到元帥的傳奇,但此刻,他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麵對的,不僅僅是一支強大的軍隊,更是一道看似無法破解的困局。時間,是他最大的敵人。元朝的援兵,或許正在星夜兼程地趕來,一旦他們完成合圍,這十萬將士,連同他朱元璋自己,都將萬劫不複,他苦心經營多年的反元大業,也將就此煙消雲散。

“強攻,傷亡必重,且未必能破。”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將,撫著花白的胡須,聲音沉重得如同腳下的土地。他一生戎馬,見過太多血與火的場麵,深知在如此堅固的防線麵前,人命不過是填充溝壑的稻草。“元軍戰船高大,我軍小船衝上去,無異於以卵擊石。就算能衝到岸邊,在鐵索和滾石礌木的夾擊下,能登岸的十不足一。”

“坐等,則是坐以待斃!”一位年輕的將領猛地站起,眼中布滿血絲,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將軍!元軍援兵旦夕可至,我軍糧草日漸不濟,士氣低落。再等下去,不等元軍來攻,我軍自己就會崩潰!與其坐困愁城,不如拚死一搏!”

“拚?怎麼拚?拿將士們的命去拚嗎?”老將反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痛心。

帳內的爭論聲漸漸平息,化作一片更加沉寂的死默。所有人都知道,兩位將軍說的都有道理。強攻是找死,固守是等死。這是一個無解的死局。最終,所有的目光,都帶著一種近乎絕望的期盼,彙聚到了主位上那個沉默的身影——朱元璋。

他緩緩抬起頭,目光掃過一張張或焦慮、或悲壯、或茫然的臉。這些是他最信任的兄弟,是他打天下的左膀右臂。他不能讓他們失望,更不能讓那十萬將士寒心。然而,出路究竟在何方?他的大腦在飛速運轉,將所有的可能性、所有的戰術、所有的地理因素都反複推演,但每一次推演的終點,都是一片令人心灰意冷的黑暗。

就在這令人絕望的僵局中,一個沉穩如山、堅毅如鐵的聲音,如同一道劃破夜空的閃電,驟然響起。

“末將,願請一戰!”

這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間壓過了帳內所有的雜音。眾人循聲望去,隻見常遇春不知何時已昂首挺胸地站在了帳中。他身形魁梧如山嶽,麵容剛毅似刀削,一身黑色的勁裝更襯托出他如鷹隼般銳利的氣質。最讓人心悸的,是他那雙眼睛。在搖曳的燈火下,那雙虎目中仿佛燃燒著兩團永不熄滅的火焰,那火焰裡,沒有絲毫的畏懼與猶豫,隻有一種破釜沉舟的決心,一種對勝利近乎偏執的渴望,還有一種……洞悉一切的冷靜。

朱元璋的眸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有欣慰,為有這樣敢於擔當的部下;有擔憂,為他即將提出的、必然是凶險萬分的計劃;但更多的,是一種可以將身家性命、乃至整個大業的未來都托付出去的、沉甸甸的信任。他看著常遇春,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伯仁常遇春字),你有何計?”

常遇春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大步走到沙盤前。他的步伐沉穩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眾人的心跳上。他伸出那隻布滿老繭、曾握過無數兵器、也斬下過無數敵首的大手,重重地按在元軍防線的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的角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是一處江段,在沙盤上隻是一個小小的凹陷。常遇春的手指,就按在那裡。

“主公,諸位將軍請看。”他的聲音洪亮而清晰,回蕩在帳內,“元軍恃險而驕,布陣看似天衣無縫,實則並非無懈可擊。他們倚仗戰船高大,鐵索橫江,將主力都布在了江麵寬闊、水流平緩的中段。但他們忽略了一點——天時與地利。”

他的手指沿著那處凹陷劃過,繼續說道:“此處,名為‘龍回灣’。因其地形複雜,水下暗礁密布,水流異常湍急,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區。元軍的大船吃水深,船體笨重,根本不敢駛入此域,唯恐觸礁沉沒。因此,他們的防守,隻能依靠一些輕便的小艇進行巡邏。而且,正因為此處凶險,他們反而會認為我軍絕不可能從此處進攻,防守心態上,必然鬆懈。”

他抬起頭,目光如炬,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就是他們的弱點,也是我軍唯一的生機!”

帳中眾將聞言,紛紛湊近沙盤,仔細觀察起來。一些老將眼中露出了思索之色,而年輕將領們則開始興奮地交頭接耳。

常遇春的聲音陡然拔高,如金石擲地,鏗鏘有力:“若能以奇兵,趁夜色,或待天降大霧之際,從此處撕開一道口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摧毀敵軍的巡邏艇,強行登岸!彼時,我等三十人,便是三十把尖刀,直插敵人心臟!燒其糧草,斬其將旗,亂其陣腳!”

他的眼中爆發出驚人的光彩,仿佛已經看到了那幅驚天動地的畫麵:“隻要敵陣大亂,軍心浮動,主公再親率大軍從正麵全線強攻!內外夾擊,首尾不能相顧!彼時,這道看似堅不可摧的防線,必將土崩瓦解!何愁大業不成!何愁江南不平!”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隨即又陷入了一片更大的死寂。

這哪裡是計策?這分明是一場豪賭!一場以三十條性命,去賭十萬人生死的豪賭!那不是進攻,那是九死一生的送死!

“不可!將軍此去,無異於飛蛾撲火,九死一生!”最先反對的,還是那位老將。他看著常遇春,眼中滿是痛惜,“伯仁,你是國之棟梁,主公的臂膀,豈能如此輕率地涉險!”

“末將願同往!”帳下幾名血氣方剛的年輕將領卻被常遇春那石破天驚的豪氣所深深感染,他們“噌”地一聲站出,抱拳請戰,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願追隨常將軍,馬革裹屍,在所不辭!”

常遇春環視眾人,目光在那些或擔憂、或激動的臉上一一掃過。他看到了兄弟們的情誼,也看到了他們對自己這份決心的不解。最終,他的目光落回了朱元璋的臉上,那眼神,平靜而堅定,仿佛在說:主公,這是唯一的路。

他沉聲道,聲音不高,卻字字千鈞:“主公,諸位將軍。末將深知此行凶險,九死一生。但末將不求做那萬夫不當之敵,隻求為大軍,為這十萬兄弟,為天下蒼生,開出一條生路!”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深沉,帶著一種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坦然:“末將不需大軍,隻需一艘最快的梭形船,二十九名最敢死的兄弟。成敗,在此一舉。若我等……不幸戰死,身首異處,望主公善待我等家小,他日踏平江南,恢複漢家河山,請在我等墳前,灑一杯烈酒,告慰我等在天之靈,為我等報此血仇!”

他的話語中,沒有絲毫悲壯的煽情,沒有一句豪言壯語的空談,隻有一種樸實到極致,也沉重到極致的承諾。那是一種超越了個人生死的家國情懷,一種將一腔熱血都獻給理想與信念的純粹情操。這番話,比任何慷慨激昂的演說都更能打動人心。

朱元璋看著這位追隨自己多年,從一個普通士兵成長為獨當一麵的大將的兄弟。他看到了常遇春眼中的光芒,那是一種不容置疑的、燃燒生命的光芒。他知道,這不僅僅是常遇春一個人的決定,這代表了明軍中最精銳、最勇猛的那部分力量的意誌。他也知道,這確實是眼下唯一的機會,也是唯一的選擇。


最新小说: 最後的一位將軍 大明:我朱老三,解鎖呂布模版! 這就是你的宿命 秦朝曆險記 網遊:女神升級我變強 絕世之暗夜至尊 戰神潛龍歸來 開局賣家業?反手打造最強軍工 重生:舔狗的終極進化之路 攤牌了,不舔了,我爹是人族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