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陝陸督師那邊,不是號稱‘府庫充盈’嗎?何以坐擁強兵,卻不願多解餉銀以紓國難?
莫非真要坐視北疆將士饑寒交迫,讓天下人恥笑朝廷無能?”
他巧妙地將矛頭引向了陸錚,暗示陸錚擁兵自重,不肯出力。
兵部尚書王洽忍不住插言:“北疆局勢危如累卵,楊老帥獨木難支!若無錢糧,將士如何用命?
難道要等到虜騎叩破居庸關,兵臨北京城下嗎?”
“朝廷自有法度!”另一位江南籍官員高聲道,“賦稅征收,當循舊例,體恤民力!
豈能因邊事緊急,便行竭澤而漁之事?若逼反了江南,則天下傾覆,隻在頃刻之間!”
“舊例?舊例若能保北疆安寧,何至於今日!”支持楊嶽的官員怒斥。
朝堂之上,頓時吵作一團。支持加強北疆防務的官員與強調江南困難、指責陸錚的官員各執一詞,互相攻訐。
鹹熙帝看著下方亂象,臉色越來越青。他感到一陣劇烈的頭痛,這些大臣們,個個引經據典,口若懸河,卻拿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夠了!”鹹熙帝猛地一拍禦案,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怒火和疲憊。
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情緒,目光掃過楊嗣昌和錢士升:“爭,有何用?能爭出錢糧來嗎?”
他看向楊嗣昌:“戶部,擬個章程出來!南直隸、兩淮的欠稅,必須限期補足大部!朕不管你們用什麼法子!”
他又看向錢士升等人:“江南諸臣,需體諒朝廷艱難!若北疆不守,江南安能獨善其身?朕不希望再聽到任何推諉之詞!”
最後,他沉吟片刻,帶著一絲無奈道:“至於川陝……再發一道中旨給陸錚,陳明北疆危急,朝廷艱難,望其……酌情增派協餉,或……以其他方式,助楊卿穩固防線。”
這最後一道命令,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既無法強迫江南立刻掏出錢來,也無法命令陸錚全力北上,隻能寄希望於各方的“體諒”和“酌情”。
朝會在一片沉悶壓抑的氣氛中結束。大臣們魚貫而出,個個麵色凝重。他們知道,皇帝的命令能否執行,大打折扣。
江南的稅銀能否順利收繳?陸錚會作何反應?北疆的將士能否等到這批遲來的補給?一切都是未知數。
鹹熙帝獨自坐在空曠的大殿裡,感到一陣刺骨的寒冷。
這大明的天下,仿佛一個四處漏水的破船,他坐在船中央,看著臣子們為了如何舀水而爭吵不休,卻無人能真正堵住那些致命的漏洞。
帝國的財政,就像一根越繃越緊的弦,不知何時,就會徹底斷裂。
而殿外呼嘯的北風,仿佛正預示著那場即將席卷而來的風暴。
……
喜歡大明衛請大家收藏:()大明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