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內部的整合與改革,其艱難程度不亞於對外作戰。
但唯有將自身錘煉得堅如磐石,方能應對未來的一切驚濤駭浪。
初夏的陽光透過窗欞照入,映在他堅定而沉毅的臉上,前方的道路,在這一次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中,正變得愈發清晰。
……
龍安府的夏日,比漢中更為悶熱。巨大的水輪帶動著鍛錘,發出沉悶的轟鳴,匠坊內爐火熊熊,熱浪灼人。
陸錚兌現了他巡視時的承諾,將大量資源向龍安傾斜,但隨之而來的是更緊迫的壓力和更複雜的問題。
匠作大使陪著陸錚,穿行在嘈雜的工棚間。在新組建的“燧發銃專造坊”內,幾名從格物學堂調來的年輕學員,正與一群經驗豐富的老匠人激烈爭論。
桌上攤開著繪有複雜機括的圖紙,地上散落著試製失敗的零件。
“李老,您看這擊砧的角度,按圖紙需再調整兩分,否則燧石發力不正,極易啞火!”一個年輕學員指著圖紙,語氣急切。
被稱為李老的老匠人眉頭緊鎖,布滿老繭的手指捏著一個零件:“小子,你說得輕巧!
這角度一變,整個卡槽都要重做,費工費料!依俺看,不如加厚燧石夾片更實在!”
“可那樣會增加重量,影響士兵操射速度……”另一名學員插嘴。
陸錚沒有打擾,默默旁觀。他知道,這是新舊觀念、理論與經驗的碰撞,是軍工革新必然經曆的陣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注意到旁邊一個沉默寡言的中年匠人,正獨自在角落用一套自製的卡尺仔細測量著每一個零件的尺寸,並在一個本子上記錄。
“那人是誰?”陸錚問匠作大使。
“回督師,他叫趙三鐵,是個悶葫蘆,但手藝極精,做事一絲不苟。他不太合群,就愛自己琢磨。”
陸錚走過去,拿起趙三鐵記錄的本子看了看,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不同批次零件的尺寸誤差、使用材料以及組裝後的測試結果。雖然字跡歪斜,但數據詳實。
“你覺得,問題出在哪裡?”陸錚溫和地問道。
趙三鐵沒想到督師會直接問他,有些緊張地搓著手,結結巴巴地說:“回…回督師…小的覺得,光…光吵沒用。
得…得定下規矩。啥樣的料,出啥樣的尺寸,差一絲都不行。
裝好了,也得按一樣的法子試,十次裡啞火超過一次,就得…就得拆了重查,是料的問題,還是工的問題,得弄清楚……”
他的話簡單,卻直指核心——標準化與質量管控。陸錚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陸錚轉身對爭執的眾人和匠作大使說道:“都聽到了嗎?從今日起,成立‘質測所’,由趙三鐵負責,獨立於各作坊之外。
所有軍工部件,需按新製定的《龍安軍工則例》生產,由質測所統一查驗。不合格者,一律退回,工匠扣罰工錢,管事連帶受罰!
同樣,整銃組裝測試,亦需遵循定規,記錄在案。”
此舉等於賦予了趙三鐵極大的權力,也打破了以往老師傅憑感覺、小學徒摸不著頭腦的舊有生產模式。
李老等老師傅麵色微變,但督師令下,無人敢違。陸錚知道這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和權威,但軍工質量關乎將士性命,容不得半點馬虎。
……
喜歡大明衛請大家收藏:()大明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