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錚看著那孩子的背影消失在人群裡,臉上沒什麼表情,心裡卻莫名鬆動了一下。
這點微不足道的善意,與他平日所行的那些殺伐決斷相比,渺小得可笑,卻讓他感到一種奇異的平靜。
夜深人靜時,陸錚偶爾會獨自一人待在書房,不點燈,隻是看著窗外清冷的月色。
他會想起白日在衙門處理的那些關於各地災荒、流民、糧價的公文;
想起周墨林告假時那點小小的期盼;想起市集上那個小乞兒驚喜的眼神;也會想起詔獄深處的血腥和朝堂之上的機鋒。
巨大的割裂感時常包裹著他。他一手製造著恐懼和死亡,另一手卻又下意識地渴望抓住一點點人間的溫暖和正常。
陸錚守護著這個帝國,卻又比任何人都更清晰地看到它的千瘡百孔和沉屙積弊。
這種矛盾無法與人言說,隻能深埋心底。唯有在蘇婉清無聲的陪伴中,在部下偶爾流露的依賴裡,在市井煙火氣的偶然觸碰下。
他才能短暫地確認,自己並非完全淪為一個隻知權謀與殺戮的冰冷工具。
……
紫禁城,皇極殿常朝
寅時剛過,天色仍是青灰色。皇極殿內,文武百官按班次肅立,空氣中彌漫著莊嚴肅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卻也帶著一絲夏日清晨特有的黏膩倦意,崇禎皇帝朱由檢端坐禦座,年輕的麵龐上已刻上了憂勞的痕跡。
戶部尚書畢自嚴正手持玉笏,聲音洪亮卻難掩疲憊地奏報著各地夏稅收繳情況。
“…陛下,北直隸、山東、河南等地夏稅已陸續起運,然因去歲至今,多地時有旱蝗,收成不及往年,百姓完稅艱難,州縣催征不力,至今仍有近三成未能解送京師…”
“…江南漕糧,雖已開征,然運河沿線時有阻滯,漕幫亦反映運費高昂,請求朝廷酌情補貼…”
“…九邊軍鎮,催餉文書一日緊似一日,宣府、大同尤甚,言士卒已有怨言…”
每一句話都像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皇帝和每一位朝臣的心頭。
錢糧,永遠是帝國最棘手的問題。朝堂之上,無人能提出立竿見影的妙策,唯有聽著畢自嚴一條條陳述困難,氣氛沉悶。
輪到禮部尚書進言,話題轉向了即將在八月舉行的秋闈鄉試。
“順天、應天及各布政使司鄉試,一應籌備皆已就緒。
唯請陛下敦促各省巡按、提學官,嚴防科場舞弊,務必選拔真才,以慰天下士子之心…”
科舉乃國之掄才大典,關乎朝廷未來的根基。皇帝神色稍霽,叮囑了幾句“務必公允”的套話。堂下不少官員,尤其是那些有子侄或門生即將應試的,都豎起了耳朵。
陸錚身著麒麟服,站在武官班列中,垂眸靜聽。稅收的艱難、科舉的籌備,這些看似與他這錦衣衛頭子關係不大,但他卻聽得仔細。
賦稅能否收繳,關係到邊疆能否穩固、流民能否安撫;科舉是否公允,則影響著未來朝堂的格局和風氣。這些都是帝國運行的脈搏。
……
喜歡大明衛請大家收藏:()大明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