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並非摯友,卻因國事而暫時結盟的臣子,在這一刻達成了默契。
江南的反應
林汝元出京的消息,以比驛道快馬更快的速度傳遍江南。徐允爵等人的反應先是驚愕,隨即是冷笑。
“林汝元?那個不通人情的倔老頭?以為憑他一人一劍,就能撬動我江南?”
“也好!讓他來!正好讓他看看,這江南的天,是誰家的天!地,是誰家的地!”
“吩咐下去,各地賬目做得‘漂亮’點,該藏的藏,該毀的毀。
漕運嘛,給他找點麻煩。我倒要看看,他林汝元是能點石成金,還是碰得頭破血流!”
江南官場和商幫迅速行動起來,織成一張無形的大網,準備迎接這位來自北方的“欽差”。
軟抵抗、陽奉陰違、製造事端、甚至更陰險的陷阱,都在醞釀之中。
運河風雲
林汝元的船隊沿運河南下,尚未進入南直隸核心區域,便已感受到重重阻力。沿途州縣接待冷淡,提供的補給品質量低劣。
漕運河道上,莫名出現了幾次小小的“堵塞”和“沉船事故”,延誤行程。
一些所謂的“鄉紳耆老”攔船遞上“萬民狀”,訴苦說朝廷新政指北方試行的一些政策)如何“擾民”,希望欽差大人能“體恤民情”。
林汝元對此一概冷處理。他不接受任何私下宴請,不理會任何無關的訴狀,隻是催促船隊加速前進。
同時,他帶來的隨員和暗中配合的錦衣衛已經開始著手調查沿途漕運關卡和糧倉的賬目。
在山東與南直隸交界處的一個漕運水次倉,林汝元突然下令停船,親自帶人突擊核查倉廩。
當地官員措手不及,賬目混亂,庫存與賬冊嚴重不符的弊案瞬間暴露。
林汝元當即以“瀆職貪墨”之罪,將主管官員拿下,押解進京,並雷厲風行地任命了隨行官員暫管。
此舉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巨石,震動了整個運河沿線。
江南勢力意識到,這位林欽差,絕非易與之輩,他是真的要動真格的了。
消息傳回北京,陸錚微微頷首。林汝元的強硬,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知道,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當林汝元觸及鹽稅、織造等核心利益時,江南的反撲將會更加瘋狂。
而陸錚自己,在支持林汝元的同時,也必須加快北方的步伐。
皮島方向的貿易必須儘快見到更大成效,忠武軍的擴充和訓練不能有絲毫鬆懈,對朝中反對勢力的監視和壓製也需進一步加強。
大明的未來,仿佛係於南北兩條並行的鋼索之上。林汝元在南方的每一步,都牽動著陸錚在北方的布局。
一場關乎財政命脈的南北大博弈,就此拉開了慘烈的序幕。
……
喜歡大明衛請大家收藏:()大明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