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山親自揮舞長刀,帶著親兵隊如同救火隊,哪裡防線告急就衝向哪裡。
他的鎧甲上沾滿了不知是敵人還是自己的鮮血,手臂因為持續的劈砍而酸麻,但他不敢停下。
從清晨到午後,後金軍發動了不下五次大規模的衝鋒,每一次都投入了更多的精銳,戰鬥的激烈程度不斷攀升。
城牆下的屍體堆積得幾乎與牆垛等高,流淌的鮮血將土地浸染成了暗紅色,空氣中彌漫著令人作嘔的濃重血腥和硝煙混合的氣味。
後金中軍大旗下,皇太極麵無表情地看著前方慘烈的戰場。
他身邊的諸王貝勒,臉色都不太好看。明軍的抵抗之頑強,火器之犀利,遠超他們的預料。
尤其是那種守城時層次分明的火力配置和近乎瘋狂的近戰意誌,讓他們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皇上,兒郎們傷亡……”一位貝勒忍不住開口。
皇太極抬手打斷了他,聲音依舊平穩:“攻城,豈能無傷亡?謝尚政,倒是給朕準備了一份厚禮。”他的目光掃過那座如同吞噬了無數八旗勇士生命的雄關,冷然道,“鳴金,收兵。”
清軍如同退潮般撤了下去,留下了關城下漫山遍野的屍骸和破損的器械。
古北口城頭,劫後餘生的明軍士卒幾乎虛脫。
李崇山拄著刀,大口喘著粗氣,看著緩緩退去的敵軍,心中沒有絲毫喜悅,隻有沉重。
他知道,今天守住了,但代價是巨大的,城牆有多處破損,守城物資消耗驚人,士卒傷亡也不小。
而城下的敵軍屍體,雖然數量遠超己方,但對於擁兵數萬的皇太極來說,恐怕還遠未傷筋動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清點傷亡,搶修城牆,補充器械!”他嘶啞著下令,聲音中充滿了疲憊。
一份沾著血汙和煙塵的報捷或者說報慘勝)文書,從古北口發出。
裡麵詳細記錄了擊退敵軍數次進攻,斃傷虜兵估計超過三千其中真韃子不下千人),但自身也付出了近八百人傷亡,以及大量物資消耗的代價。
當這份戰報通過八百裡加急,分彆送往北京盧象升督師行轅和漢中陸錚行營時,所有人都明白——這僅僅是一場漫長而殘酷消耗戰的開端。
皇太極用鮮血試探出了明軍的防禦強度,而明軍,也用自己的堅韌和犧牲,證明了這支經過整頓的邊軍,絕非可以輕易撼動。
然而,誰的血先流乾,將決定這場國運之戰的最終走向。
硝煙尚未散儘,城牆上下彌漫著濃重的血腥與焦糊氣味。
參將李崇山顧不上包紮自己手臂上被流矢劃開的傷口,沿著垛口巡視。
他看到的,並非想象中殘兵敗將的頹喪,而是一張張混合著疲憊、後怕,卻又隱隱帶著一絲亢奮與自豪的麵孔。
“娘的,這些韃子也沒傳說中那麼邪乎!”一個臉上沾滿黑灰的火銃手一邊用通條清理著熾熱的銃管,一邊咧嘴對同伴說道,“挨了炮子兒,一樣開瓢!中了銃子,照樣躺下!”
“就是!咱們這新換的‘鳥銃’,比老家夥什好使多了!
就是裝填還是慢了點……”另一個銃手附和道,語氣中帶著對更犀利武器的渴望。
在城牆破損處,工兵和輔兵們正在軍官的指揮下,高效地搬運磚石木料進行搶修,秩序井然,並未因剛剛經曆惡戰而混亂。
傷員被迅速且有條不紊地抬下城牆,送往臨時設立的傷兵營——那裡有隨軍的、經過陸錚體係簡單培訓的醫官和足夠的金瘡藥。
雖然條件簡陋,但至少不再是任其自生自滅。
……
喜歡大明衛請大家收藏:()大明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