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督行轅書房
燭光下,陸錚合上最後一份關於春耕彙總的文書,指尖揉了揉眉心。
快十年了,從京師到川陝,案牘勞形似乎從未停止。
他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庭院中那棵日漸繁茂的石榴樹,不由得想起天啟七年剛至此世時的惶惑,與如今肩扛一方的重擔,心中感慨萬千。
“三十歲了…”他低聲自語,鏡中鬢角早生的華發便是這近十年殫精竭慮的見證。
他不再是那個僅憑一腔熱血和超前知識橫衝直撞的年輕人,如今每一步決策都關乎數十萬軍民的生死,牽動著大明脆弱的國運。
次日清晨,陸錚召來了史可法與孫應元。三人站在那巨大的川陝沙盤前。
“憲之,春耕已畢,社倉籌建之事需加緊。”陸錚手指劃過沙盤上標注的各縣,“此事關乎民心根基,務必選派清廉乾練之人主持,賬目必須清晰,絕不能讓善政變成貪吏斂財之機。”
“下官明白。”史可法肅然應道,“已從講武堂結業學員中,遴選了一批通曉文墨、品行端正者參與此事。
隻是…陝西傅巡撫那邊,對此事似乎不甚積極。”
陸錚目光微凝:“傅宗龍有他的顧慮,暫且不必強求。先將四川辦好,做出成效,他自然會看到。”
他深知,整合川陝並非一蹴而就,傅宗龍的態度更需要耐心和時間來化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轉向孫應元,陸錚問道:“講武堂三期學員即將畢業,安北軍與忠武軍各部,軍官缺額補充方案可已擬定?”
孫應元呈上一份名錄:“回督師,已初步擬定。優先補充一線作戰部隊哨、隊級軍官。
隻是…這些學員雖經嚴格操練,畢竟缺乏實戰曆練。”
“無妨。雛鷹終須振翅。”陸錚沉聲道,“將他們放到老成將領麾下,以戰代練,慢慢磨礪。
軍官乃軍隊脊梁,此事關乎我軍長遠戰力,不可懈怠。”
……
漢中,密室數日後)
周墨林風塵仆仆地從北京返回,帶來了最新的各方情報。
“督師,京中確認,皇太極已徹底消化朝鮮,遼東諸將判斷,虜酋今冬明春必有異動。
朝廷內部,主和之聲又起,恐難有堅決抵抗之誌。”周墨林語氣凝重。
陸錚並不意外,皇太極絕不會坐視大明有喘息之機。“北虜之患,遲早要來。我軍備戰情況如何?”
“安北軍五萬已按計劃完成輪訓,軍械糧草儲備已達七成。
忠武軍各部駐防要地,隨時可動。隻是…”周墨林略有遲疑,“陝西傅巡撫麾下邊軍,調動協同仍需時日溝通。”
“傅宗龍那邊,我親自寫信與他分說利害。”陸錚道,隨即又問,“流寇方麵有何動向?”
“李自成殘部仍困守商洛,缺糧少械,已派人與張獻忠聯絡,似有合流之意。
張獻忠自上次慘敗後,元氣未複,目前主要在湖廣北部劫掠,暫無西犯跡象,但其動向需密切關注。”
陸錚沉吟片刻,下達指令:“令曹變蛟加強對商洛山的封鎖,可適當放寬招撫條件,分化瓦解。
令賀人龍、周吉遇提高警惕,嚴防張、李二賊鋌而走險。所有情報,務必及時互通。”
……
喜歡大明衛請大家收藏:()大明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