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錚首先看向史可法與王朗:“憲之,王大人,民政方麵,保寧、潼川等地,新政推行卓有成效,吏治民生皆有起色。然,弊端亦有二。”
“其一,”陸錚的手指敲了敲地圖上保寧府的位置,“工坊主告急,蜀錦等物產外銷受阻,江南封鎖之害,已傷及我工商筋骨。
此非一府一州之事,乃我川陝整體之困。著令布政使司牽頭,即刻組建‘川貨外銷清吏司’,專司此事。
一方麵,加強與林汝元、鄭廣銘聯絡,全力拓展海上及南方非敵對區商路。
另一方麵,鼓勵工坊依北地、西域需求轉型,生產更適銷對路之物,如厚實毛氈、耐用皮具、特色藥材。不能坐以待斃!”
“其二,”陸錚手指移到潼川州,“鹽政增產,本是好事,然灶戶艱辛,利潤分配仍需優化。
著令鹽課提舉司,重新核定‘灶戶分成例’,務必使其勞有所得,高於以往。
同時,嚴查邊市鹽稅,杜絕中間盤剝,確保鹽利能真正反哺產地與邊軍。
民生之基,在於公平。”
史可法與王朗肅然領命,迅速記錄。陸錚的指示清晰具體,直指要害。
接著,陸錚目光轉向孫應元及其他軍將:“軍事方麵,延安邊軍之困,諸位已見。
裝備陳舊,訓練滯後,此非陝西一省之事,關乎我整個川陝防務之完整。”
“孫將軍,”陸錚沉聲道,“之前允諾調撥給延安、榆林的一批軍械,需儘快到位,不得延誤。
此外,從安北軍、忠武軍庫存中,再抽調一批換裝下來的合格舊甲、勁弩,優先補充北線。非常之時,需有全局之量!”
“末將遵命!”孫應元毫不猶豫。他深知邊防穩固的重要性。
“講武堂,”陸錚繼續道,“即刻組建‘邊軍教導隊’,遴選優秀教官與畢業學員,赴延安、榆林協助訓練,重點傳授火器應用與小隊協同戰術。
同時,陝西選派軍官入堂學習之事,需作為要務督辦,傅宗龍那邊,本督親自去信催促。
我們要的,不僅是援助,更是要將陝軍逐步納入我們的訓練與指揮體係,做到如臂使指!”
這一條,直指整合陝西軍事力量的核心,眾人精神一振。
最後,陸錚談及雅州等複雜地區:“川西、滇北等地,土司林立,情況特殊。一味強壓不可取,放任自流更危險。
著令按察使司,選派精乾、通曉地方情弊之官員,充任‘撫夷專員’,常駐關鍵地區。
其職責非是乾涉內務,而是傳達政令、調解糾紛、推廣如新茶法、新醫方等切實能改善其民生的技藝,並以官方邊市籠絡其心。
恩威並施,方是長久之道。所需錢糧、物資,由總督府專項撥付。”
一條條指令,從民生、經濟到軍事、民族政策,針對巡視中發現的具體問題,提出了詳儘且可操作的整改方案。
沒有空話套話,隻有務實的策略與明確的責任。
“諸位,”陸錚總結道,聲音沉穩而有力,“川陝之地,乃我等心血所係,亦是天下希望所在。
此次巡視,如同醫者望聞問切,已查明病灶。接下來,便是對症下藥,刮骨療毒!
各司其職,不得懈怠。三月之後,本督要親眼看到成效!”
“謹遵督師令!”眾人齊聲應諾,聲音在議事廳內回蕩,帶著一股破舊立新的決心。
會議散去,陸錚獨自留在廳中,再次望向地圖。上麵的批注,如同一個個需要攻克的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