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淵沉默片刻,點了點頭,側身讓開一條路。
“還有什麼好說的?該走就走!”
一旁的茅山明背對著他們,頭也不回,語氣冷得像冰。
“明叔,我會好好照顧小寶的,你也要保重身體。”
大寶拉著弟弟的手,一字一句說得認真。
“還有……你要按時吃飯,彆又為了省錢,一天隻吃一頓……還有……我們會想你的……”
小寶咬著嘴唇,努力不讓眼淚掉下來。
茅山明沒有回應,隻是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快走。
兩人依依不舍地看了明叔最後一眼,隨即騰空而起,朝著天際那條流轉著幽光的路徑飛去。
就在他們即將消失之際,秦淵俯身拾起一塊彎月狀的石頭,注入一道靈力,抬手一擲——
石塊劃破長空,輕輕落在大寶與小寶肩頭,留下淡淡印記後墜下,被他穩穩接住。
“嗡——”
一陣波動蕩漾開來,天空中的黃泉之路緩緩合攏,如同從未出現過。
那一刻,即便背對著一切,茅山明也清楚地感覺到——他們走了。
淚水終於決堤,順著臉頰無聲滑落。
“唉,道兄,這也是他們的福分啊。”
九叔輕歎一聲,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茅山明慌忙抹去臉上的淚痕。
“讓道兄見笑了……”
他紅著眼笑了笑,帶著幾分窘迫與釋然。
擦乾淚水後,他忽然正色,看向九叔一行人:
“既然孩子們已經離開,我也沒必要再留在此地了。”
“哦?道兄已有打算?”
九叔略顯驚訝,因為他察覺到,此刻的茅山明,氣息竟隱隱提升了一層境界。
“不錯,這次親眼見識了道兄與秦淵小道友的手段,我茅山明心中豁然開朗。
從今往後,我再不走歪路,隻願遊曆四方,扶危濟困,掃儘世間不平事!
若有違背今日誓言,天雷誅我魂魄。”
茅山明指尖指向蒼穹,語氣堅定,字字如鐵。
此言一出,九叔也不禁動容,神色莊重地抱拳相敬。
“道兄既然心意已決,那便來日再見!”
“保重,道兄!”
茅山明亦拱手還禮,眼中已有幾分釋然。
就在此時,秦淵緩步上前,手中托著一塊形似彎月的石片。
“明叔,這個送你。”
“這是……?”
明叔接過石塊,入手微涼,紋理奇特,不由得仔細端詳。
“好好留著它。
他日若遇大寶小寶轉世之人,自會明白它的意義。”
秦淵話語低沉,卻如晨鐘暮鼓,在明叔心頭蕩開漣漪。
“多謝秦淵道長!多謝!這份情,這份禮,我記下了!”
明叔緊緊攥住那石頭,仿佛握住了過往的遺憾與未來的希望,聲音微微發顫。
“明叔,後會有期!”
“以前的事都過去了,以後有空,記得回任家鎮看看我們啊!”
文才和秋生也連忙作揖相送。
這一戰,讓他們真正看清了這位曾名聲狼藉的道士內心深處的光亮。
“一定回來!諸位,珍重!”
明叔朗笑一聲,轉身離去,背影灑脫而堅決。
這一去,是要洗儘前塵,換一種活法。
數年後,淮河北岸悄然出現一位行蹤不定的道士。
此人精通符籙、善驅邪祟,專治惡霸妖物,百姓交口稱讚,尊稱其為——茅山明叔。
十年光陰流轉,當年意氣風發的浪子已步入知命之年。
一日,他踏進一處僻靜山村,山野無聲,炊煙嫋嫋。
村口老槐樹下,兩個七八歲的雙胞胎正趴在地上描紅習字。
見有人來,齊刷刷抬起頭望向他。
四目相對,竟無半分陌生,反倒像久彆重逢。
更令人動容的是,二人肩頭各有一枚淡淡的月牙印記,宛若初升新月,隱現皮肉之間……
再說任家鎮,自金甲僵屍伏誅後,重歸安寧。
九叔帶著秦淵、文才與秋生租下一隅小院安頓下來,偶爾外出采買桃木、黃紙、朱砂等物,日子過得平淡卻充實。
這幾日,秦淵也將大力徹底修複如初。
雖為此花費兩百大洋向係統購得材料,但他未曾遲疑半分。
那一戰所獲頗豐,不僅修為突飛猛進,境界一舉踏入地師十重天,傀儡師等級亦升至二階十星。
兩次突破,實力翻倍增長。
然而接下來的晉升之路卻讓秦淵眉頭微皺——欲達天師之境,需十萬經驗值;傀儡師晉級更是要一千大洋。
前者非殺伐積累不可得,後者尚可設法籌措。
這般龐大的數字擺在眼前,短時間內再進一步幾無可能。
但秦淵並不焦躁。
“眼下正好趁機沉澱一番,在師父身邊多磨礪些本事,將來行事也能更加從容。”
他心中早有盤算,如今正是全麵提升技藝的好時機。
“係統,調出我的屬性麵板。”
姓名:秦淵